◇谢玉娓 林俊峰
把握学情 丰富感知 适度抽象
——“认识角”教学思考
◇谢玉娓 林俊峰
近期,在北师大版教材的回访与培训活动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认识角”一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角的概念。角作为一个抽象图形,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生活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平面上的角。如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感知“角”呢?笔者进行了尝试,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部分老师预想的学情。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数学上的“角”已经知道了什么?老师又是怎么预想的呢?我访谈了部分老师。
教师甲(刚走上讲台不到1年的新教师):这个内容太简单了,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角的组成和各部分名称,我觉得10分钟就能上完新课。
教师乙(工作2年半):去年我也执教了这节课,当时我把“比较角的大小”放在了同一课时,不然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太少了。
教师丙(工作4年半):北师大第三版的教材是将“角的大小比较”与“认识角”放在同一课时的,新版教材将“角的大小比较”后移到了第二课时,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什么呢?我能否将这一内容也放在第一课时上呢?
从老师的想法中不难发现:他们觉得学生学习角的难度不大。虽然是三位入职时间不长老师的看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部分老师的想法。
(二)意想不到的学情。
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前测与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对角的认识存在以下4个误区:
1.学生头脑中有着墙角、桌角这样的“实物角”,这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往往用“生活角”的眼光感知和描述“数学角”。
2.学生对角的认识常常停留在“点”的状态,甚至个别高年级的学生还会指着长方体上的某个顶点说“这是一个角”。
3.学生难以将“角”从封闭的平面图形中剥离出来,角的图形表象远远少于封闭平面图形的表象。如,请他们找到生活中的角,有的学生会描出电脑屏幕的面的形状(长方形)或三角板的形状(三角形),而不是其中的一个角。
4.学生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模糊不清,这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表现更为明显。甚至在第三学段探讨角的对称性时,有的学生会认为“角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角的两边好像不一样长”。
学生对“角”的认识误区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不可回避,也不能回避。首先,要消除学生生活经验中关于角是“一个点”或“一个封闭平面图形”的错误表象。其次,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完成对角的直观认识过程。再次,通过大量的材料感知,经历辨析比较的过程,从而适度抽象出角的本质属性。其中,学习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学习难点是“完成角的抽象认识过程”。
(一)丰富感知,为抽象奠基。
教学片段一:初识角。
1.说角,充分暴露学生的已有认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说说看,关于数学上的角,你知道什么?
生:(拿出一把三角尺)我知道,这上面有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一个角吗?
生:(分别点着三角尺上的三个顶点)这是一个角……一共有三个角。
师:你找到了三个角,我把你指的这三个角画在黑板上吧。(教师将三角尺按在黑板上,分别将三个点描在黑板上)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摇头反对)这不是角,这只是三个点。
师:同学们说你找到的不是三个角,是三个点,你觉得呢?
生:(面露思考状)嗯,是三个点。
师:那角在哪儿呢?
生:我知道!(用手比画了整个三角尺的形状)这是一个角。
师:(将三角尺的形状描在黑板上)这是一个角吗?
生:(摇头)不对,这是一个三角形。
师:三角形上确实有三个角,但角究竟在哪儿呢?
生:(边说边比画出三角尺上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角在这儿。
生:是。
师:是的,这就是数学上的角,大家把它的样子用手比画出来。
(教师带着学生比画,从点出发,分别描出两条直直的线)
2.找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1)课件呈现教材中的三幅实物图:剪刀、钟表、红领巾。
问题:你能从每幅图中找到角吗?
学生通过用“剪刀手”模仿剪刀工作时两片刀刃的张合,很快能比画出两片刀刃组成的图形。
(2)结合学生交流,课件动态描出角,如下图。教师指出:剪刀的两片刀刃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张口可变化,抽象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这样一个角,红领巾上也有这样的角(课件演示,分别描出角并从实物中剥离,留下角的图形)。
(3)师:这些图形,它们的位置不同、开口方向也不尽相同,那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和表达,如有两条直直的线,有一个尖尖的地方;也有的学生用手势表达等)
(4)师小结:是的,就像大家所说的,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数学上,把像这样的图形叫作“角”。(揭示课题)
3.指角,直观认识角。
师:找一找,在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角?找到后,用手比画一下它的样子。
4.师引导小结:这些都是角,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生:都有一个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正式学习角之前,学生心目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慢慢消除生活经验中角是一个点或一个封闭图形的错误认知。随后利用课件动态描出角的图形,并呈现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张口方向的角,鼓励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异中求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样子,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角,为后续进一步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奠基。
(二)适度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教学片段二:再识角。
1.自由画角,初步感受角的组成。
(1)画一画:学生自由画角。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角,能不能用上你手边的东西,想办法把角请到纸上呢?
学生自由画角,有的描出三角板上的角,有的用自己的“剪刀手”描出角,有的用尺子画出角……
(2)捕捉学生资源,展示不同作品,进行交流反馈与纠错。
2.教师示范画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组成。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画出了自己心目中角的样子,数学上的角该怎么画呢?
师:(示范)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出发向这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条线可以画得短一些,也可以画很长;接着还从这个点出发,向另一个方向再画一条笔直的线。
接着,学生说,教师示范,画两个张口方向不同、大小也不同的角。
3.再次比较,抽象角的本质特征。
师:老师刚才画了三个角。这三个图形,位置不同,张口方向不同,张口大小也不同,可它们都是角。可见,这些角肯定有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生:它们都有一个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对角的抽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概念本质属性的剥离和抽取过程,逐步实现对角的抽象。
在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画角,真实反映学生对角的认识,经历将“角”从实物中剥离的过程,而后老师示范画角,借助这一活动体会角的组成。在示范画角的活动中,教师独具匠心地画了三个位置、方向、张口大小各不相同的角,让学生“寻找不同中的相同”,从而把对角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向理性认识。
教学片段三:角的特征。
1.认一认,突出角的特征。
(1)自学,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每个角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这个点和这两条线分别叫作角的什么呢?(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第62页,看懂了说给同桌听)
(2)认一认:指着黑板上其他角,让学生说、认、指。
(3)除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你从书上还看懂了什么?(角的符号)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示范:在两条线之间画一条圆弧,标上“1”,读作角“1”,记作∠1。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2.想象与画角,强化角的表象。
(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角。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想象角的大小、位置等。
(2)请把你刚才想好的这个角,用尺子画在练习本上。
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符号,由学生自学而得,同时渗透用简洁的符号来表示角的符号化思想。在认角各部分名称时,不断强化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即使闭上眼睛,学生也能想象出各种大小不同、位置不同、张口方向不一的角的表象。这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角的概念的体会,培养其空间观念。
教学片段四:进一步认识角。
标一标,明晰角的内涵。
在下面的图中各找出三个角,标一标(如下图)。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纠错。在交流中,学生能清晰地根据角的特征,找出每个图形中的角,逐步明晰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比较有争议的是上面左数第四幅图中学生标出的两个角,如下图所示。有的认为是角,因为它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有的认为不能说是角,虽然一条边是直的,可是另外一条是弯的。在讨论交流中,学生逐步明晰角的两条边必须是直的,这两个不是角。
“标一标”是在变化的图形中识别角。虽然学生已建立了角的表象,但在封闭的平面图形中剥离出“角”这一元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对角的内涵较高水平的辨别。通过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其中的反例更好地突出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的”这一特点。
教学片段五:慧眼识角。
(课件动态呈现荡秋千图)
师:荡秋千的过程中,也有今天认识的角,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边模仿动作边找角,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演示出绳子由起始状态绕着点慢慢旋转,形成一个角的过程。随着摇摆幅度的变化,明确角有大小之分,为下节课做铺垫。(如下图)
结合观察动态秋千图,引导学生认识动态变化中的角。这里,一是动态演示了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而成的角,为四年级的“角的再认识”做铺垫;二是渗透了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为下节课“角的大小”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磨课过程中,前面提及的三位老师的想法也逐渐改变,他们感悟到只有对学情有了较准确的把握和清晰的认识,才能准确拿捏“从生活到数学,从感性到理性”的“度”。他们认为北师大版教材将“角的大小比较”后移到第二课时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样才能腾出时间与空间,把儿童已有的对角的粗糙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慢慢抽象,引导学生建立对角的正确表象,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