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教学实录
◇张齐华
(出示问题)
王大伯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如果22根木条要全部用完,而且不能折断,你觉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就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与探索,下面请大家先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思考,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各自的方法和结论。如果出现不同的见解,可以尝试进行讨论、协商,实在说服不了对方的,待会儿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收集典型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
师:通过课前的研究,王大伯的任务能完成吗?
生:不能。
生:能。
师:看来,在能与不能上,大家还存在分歧。这样,觉得王大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带着作品和思考上来展示和汇报。
生:我觉得王大伯能完成任务。我帮他设计的是长方形,长5米、宽4米,剩下的4米可以放在一边。
(结合交流,他还展示了自己画的示意图。如图1)
图1
师:还有别的思路,也同样能帮助王大伯完成这一任务的吗?
生: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发现都不行。后来我仔细研究了题目,发现里面并没有说不能靠墙。所以,我决定让这个长方形花圃一面靠墙,这样,它的长可以是20米,宽是1米,正好用去22根木条,而面积也正好是20平方米。
(结合交流,他也展示了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如图2)
图2
生:我的方法和他们都不一样。我觉得围一个花圃,四周至少需要1根木条竖在那儿作支撑,这样一来,22根木条只剩下18根。而18根木条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面积正好是20平方米。(出示图3)
图3
师:看得出来,3个同学都特别想帮助王大伯解决这一问题。面对这3种方法,能否给出你们的评价?
生:我不太同意第一位同学的方法。因为题目中说得很清楚,22根木条都要用掉,不能有剩余。但他围成长方形后,还剩下4根木条,所以他的方法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生:第二种方法,我也不赞成。因为题目中并没有说允许靠墙,而是说,就用22根木条围一个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所以,一边靠墙是不合适的。
生:我也觉得不行。如果允许一边靠墙的话,那么,方法就不只是这一种,比如长10米、宽2米也能围出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
生:如果允许靠墙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靠两面墙、三面墙,这样的讨论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所以,我还是觉得,题目没有提示有没有墙,其实就是默认我们不能靠墙。
师:看来,大家对于第二位同学的方法,基本也是持否定的观点。那么,第三种方法呢?
生:我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有点儿像脑筋急转弯。我们都在思考,怎么用木条围一个长方形,他竟然让木条竖了起来。
生:我觉得他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意,但有一个问题,既然可以在4个角落里各竖1根木条,那我们也可以在别的地方继续竖一些。这样,符合要求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就失去讨论的意义了。所以,我还是不太赞成让木条竖起来。
师:不管怎么说,这三个同学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王大伯解决问题。只是解决问题时,有些方式不太被大家接受。这样,如果我们将问题表述得更清楚:就用22根木条平着围一个长方形花圃,不能剩余、不许折断,也不借助其他任何条件,能够围出面积是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吗?
生:不能!
师:我们都知道,22根木条可以围出多种不同的长方形,为什么你们觉得不能?能否展示出你们的研究和思考过程?特别提醒一下,接下来的时间里,每一位同学展示完毕后,台下的同学可以就着他的作品和思考,给出你的评价和建议。
生:我试了一下,如果长是7米,那么宽就得4米,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不符合问题的要求。所以我觉得王大伯的要求不可能实现。(如图4)
图4
生:我反对。虽然我也觉得这个任务不能实现,但你只举了一个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周长22米的长方形有好几种,万一另外有一种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20平方米呢?
师: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
生:我先用22除以2,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11米。然后,我想办法把11分成两个数的和,发现只有这样5种分法,但这5种分法,得出的长方形面积都不是20平方米。所以,我认为王大伯的任务没法实现。(如图 5)
图5
生:我的方法和他的很相似,只不过我是列表的(如图6)。通过列表,我也发现周长是22米的长方形有5种情况,但每一种长方形的面积都不是20平方米。所以,我也觉得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图6
师:两种方法看似不同,但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相似之处?
生:我发现他们举例时都很有顺序,比如长方形的宽,从1一直列举到5,一个比一个大,而长方形的长从10一直列举到6,一个比一个小。
生:我觉得按这样的顺序列举,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遗漏。如果不按顺序列举,弄不好就会漏掉某一种情况。
师:说得真好!看来,列举时,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不过,我有一个疑惑,干吗非要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列举两三种情况,不就能说明问题了吗?
生:不行。因为题目问:王大伯的任务能实现吗?既然你要说明不能完成,你就得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并且一个一个验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明王大伯的任务不能完成。如果你漏掉一个,万一这种情况正好是符合要求的,那就麻烦了。
师:看来,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在列举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得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出来,这在数学上就叫一一列举。(板书:有序、一一列举)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需要展示的?
生:我也是一一列举的,但我是根据面积来列举的。我发现,面积是20平方米的长方形,只有3种情况(如图7)。而通过计算,我发现它们的周长都不可能是22米,所以,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图7
生:我先对他的作品提一点儿建议。我觉得他在列举时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所以有点儿乱,如果把长20米的长方形放在第一个,这样看起来更清楚。另外,我也是从面积角度思考的,只是我没有列表,而是直接画图的。(如图8)通过画图,我也发现面积是20平方米的长方形,周长不可能是22米,所以,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完成。
图8
师:看来,同样是一一列举,列表、画图和列算式都是可以的。老师这儿也带来了一个同学列举的情况(如图9),但结果和你们略有不同。谁来评价一下?
图9
生:我觉得他列举时重复了。比如这里的③号和④号长方形,一个长5米、宽4米,另一个长4米、宽5米,其实这两个长方形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不同而已。所以,我觉得他列举的前面3种可以去掉,只留后面3种就可以了。
师:通过他的列举,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列举时不仅要有序、不遗漏,同时也要做到不重复。
生:也就是说,一一列举时,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长方形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地一一列举出来,这才是最好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时一种有效的策略。正是借助一一列举的策略,我们发现王大伯的这一任务是没法完成的。不过,仔细看一下同学们解决问题时所列的表格(如图6和图7),一个是周长确定、面积在变化,另一个是面积确定、周长在变化。仔细观察表格中长、宽、周长和面积的变化,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和宽离得越远,面积越小;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比如图6中,从前往后,长和宽的距离越来越接近,而它们的面积就越来越大。反过来看,也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发现,列举有序时,我们还很容易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生:我发现,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时,长和宽的大小越接近,周长就越小;长和宽的大小相差越远,周长就越大。
师:不过,这两条规律适用于所有的长方形吗?如果让你继续来研究,你会怎么研究?
生:我会继续找一些长方形,让它们周长相等,然后看看它们的面积会怎么变;再找一些长方形,让它们面积相等,看看它们的周长又会怎样变化。
师:下面的时间,就请大家自己确定数据,验证一下这一规律是否也适用于别的长方形。
(学生小组内进行研究与验证,汇报略)
师:这儿还有两个问题,你能尝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策略进行思考吗?
出示问题如下:
1.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分,投中中圈得8分,投中外圈得6分。小林投中了2次,他可能得多少分?(如图10)
图10
2.两枚硬币同时抛起,落地后,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随后全班交流对话)
师:通过研究,你觉得小林最终的总分可能有几种情况?
生:一共有10种情况(如图11),2次都投中的有6种,只投中1次的有3种,2次都没投中的有 1 种,6+3+1=10(种)。
图11
生:我觉得不对,题目中明明说了投中2次,所以,后面的4种根本不需要讨论。如果把“小林投中了2次”改为“小林投了2次”,那么答案就是10种。
生:我觉得也不应该是6种,而是5种。大家看,10+6=16,8+8=16,两次的总分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看作是同一种结果。
师:看来,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一方面,我们要审清题意,不能粗心大意;另一方面,在进行一一列举时,我们还要根据问题的要求,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生: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一共有3种情况,分别是正正、反反和一正一反。
生:我反对,我觉得应该有4种情况,分别是正正、反反、正反和反正。
面对究竟是3种情况还是4种情况,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教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建议1:给两枚硬币分别标上号码,一枚是1号硬币,另一枚是2号硬币。
建议2:试着用两枚硬币实际抛一抛,看看最终出现的到底是几种情况。
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一正一反应该包含两种情况。我们给硬币标上号码后,发现实际上会出现这样4种情况:1号正面和2号正面、1号正面和2号反面、1号反面和2号正面、1号反面和2号反面。没有标号码时,我们还以为一正一反就是一种情况。一标上号码,我们才发现原来它们是不一样的。
师:以后在一一列举时,如果出现问题,有时,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它可以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清晰、更准确。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