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

2016-12-06 01:45廖声武罗以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学设置课程

■ 廖声武 罗以澄



中国新闻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

■ 廖声武 罗以澄

中国新闻学教育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历史风云的变幻,贯穿于漫长中国新闻教育旅途中的课程设置,应该包含着中国新闻教育的精髓。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设置的考察发现,中国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保留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具有开放性;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务结合、教学与实践并重;重视新闻人才规格与能力的养成;课程兼顾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新闻教育;课程设置;历史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教育问题涉及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一系列内容。而课程的设置是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承载物和呈现者,是教学的核心。从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中国新闻学教育从那时开始抽萼吐蕊,到今天枝繁叶茂、花团锦簇,快有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一百年的教学课程有些什么内容上的变化?这些课程是否起到了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作用?本文试图深入到教学内部,做一个历时性的比较,深描各时期重点新闻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实际,探究新闻教学的内容是如何演进变更的,以期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对课程的设置有所借鉴。

二、各时期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

1.新闻教育初始阶段的课程设置(从1918年至1930年代)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第一期入会最后获得证书的人员有55人。研究会研习的内容,除系统介绍各国新闻社、报社的组织、规模以外,还系统学习组稿、采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等一系列报纸出版的具体业务流程,研究会注重新闻学理研习,讲解的内容包括报纸的任务、新闻的定义、新闻之精彩、新闻之价值等。此外,研究会还组织讲演、参观、练习、办刊物等。①

北京的平民大学新闻学系1926年的课程表是一份比较完整系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表,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可分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和外语。②(见表1)。

表1 1926年平民大学新闻学系课程表

复旦大学新闻系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就其性质分为几类:(1)基本工具:如本国文学、英文、第二外国语、心理学、统计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2)专门知识:包括专业理论与实际两方面,例如:报学概论、报馆组织、管理、采访、编辑、广告、发行、照相绘画、印刷等;(3)新闻专业辅助知识: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历史、地理、外交等知识;(4)评论练习、通讯写作、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③

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24年建立。其新闻学专业1934—1935年间开设的主辅修课程有:新闻学导言、新闻学史、比较新闻学、实用宣传学、报章文字、新闻之采访与编辑、社论、通讯练习、特载文字(非新闻非社论之类的文章,如趣闻,书评、剧评、小说和关于音乐的文字)、出版须知、报纸参考材料、报纸图画、广告原理、营业及印刷法。④

综观这一时期的新闻学课程设置,它有以下几个特征:(1)由于新闻学专业的教师大多是留学归国者,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沿袭了国外的新闻教育体系;(2)专业课所占比重不大,专业课之外,设置大量的与新闻有关的文史法律政治经济外交知识的课程,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3)课程中外语课程贯穿大学4年,新闻学专业非常重视学生对外语能力的学习;(4)印刷术作为当时的新媒体技术受到重视;(5)实习占据重要地位,说明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时予以充分保障。

2.20世纪40年代的课程设置

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是国民党官方创办的,1943年恢复招生,其宗旨是培植现代新闻记者,使之能笃信“三民主义”、服膺职业道德,提高新闻事业水准。其1946年开设的课程,一年级:国文、英文、“三民主义”、新闻英语、政治学、经济学、中国通史、哲学概论;二年级:国文、英文、新闻英语、新闻写作、新闻学、国际贸易与汇兑、西洋近代文化史、刑法、体育、第二外语或方言(德法日俄藏蒙任选一);三年级:新闻英语、新闻会话、亚洲近代史、西洋外交史、各国政府与政治、国际公法、新闻学、新闻文学、第二外语或方言(法日蒙任选一);四年级:新闻事业史、报业管理、评论作法、新闻英语、新闻文学、现代政治思想、国际关系及组织、日文、毕业论文、专题演讲等。⑤

国立复旦大学新闻系1947年的课程,一年级:国文、中作文、英文、英作文、中国通史、新闻学概论、哲学概论、“三民主义”;二年级:新闻中文选、新闻英文选、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实习、伦理学、中国近代史、修辞学;三年级:新闻编辑、各国新闻事业史、西洋近世史、英文新闻翻译、中文新闻写作、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印刷研究、军事新闻、副刊研究、速记学(中文);四年级:英文新闻写作、英文新闻会话、评论练习、图书馆学、时事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⑥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新闻教育中,1939年4月由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香港创办的中国新闻学院比较具有代表性。中国新闻学院从1939年至1948年共办了五届,另加一个函授班和一届函授学院。各届学习3个月至半年时间不等,课程稍有不同,主要课程为: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法、评论写作、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中国报业发展史、中国现代史、政治学、世界政治地理、新闻文艺、广告学、报馆经营法、电讯翻译、资料管理、印刷常识等。⑦

此一时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课程加进了政党学说和政治色彩;(2)为服务战争需要开设有军事新闻;(3)由于国内的复杂情势和对外传播的需要,民族语言和外语受到同等重视。

3.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课程设置

新中国建立之后,新闻专业的课程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复旦大学新闻系1950年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学年:中国语文(一年)、外国语文(一年)、新民主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通史、新闻学概论、政治学或经济学、体育;第二学年:世界通史、中国近世史、文艺理论、修辞学、新闻采访、政治经济学、选修、体育;第三学年:新闻写作、新闻编辑、西洋近世史、实习、选修、体育。第四学年:评论写作、时事研究、报业管理、毕业论文、选修、体育。

分组辅修:(1)政治法律组辅修课程:政治学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组织、政策法令、行政组织及管理、地方行政。(2)财贸经济组辅修课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货币与信用、财政学、生产经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与汇兑。(3)文化教育组辅修课程:文艺学、文教政策法令、中国文学史、现代戏剧、民间文艺、文学批评。(4)国际宣传组辅修课程:近代世界外交史、报刊文字编译、英文报刊文字写作与编辑、国际政治与经济。

此外,分组选修课程还有:新闻文选(中文)、新闻文选(英文)、英文新闻写作、英文新闻翻译、速记学、新闻资料、编辑讨论、期刊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各国新闻事业史、新文字学。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7年的课程如下——

必修课程: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艺学引论、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语法修养、外语、体育与军训、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批判、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报纸编辑、报纸评论、中外报刊史、新闻摄影、新闻工作专题讲授与讨论。

选修课程:国际关系史、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美学、政治经济地理、国家现行法规、其他经济系决定之课程、劳动锻炼、实习(共分三次)。⑨

经过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分为基础课、必修课或选修课、业务课。

基础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现代革命史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语法修辞、文艺学引论、外国文学史、中国通史、逻辑学、外语(俄、世界语、英、日、法语任选一种)、国家与法权基础、世界地理、国际关系史、国家现行法规、基础写作等;业务课程为:中国报刊史、外国报刊史、新闻学概论、新闻摄影、报纸评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批判、新闻工作专题讲座与讨论等。⑩

这一时期课程新特点表现为:(1)课程设置朝厚基础、重能力方向发展,设置了主辅修课程;(2)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占比重较大;(3)课程中出现了大量文学和文艺的内容。

4.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设置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新闻人才有新需求,本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新闻工作的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对课程方案进行了新的设置:(1)必修课共23门: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形势与任务(不计入学时)、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报纸评论写作、写作基础、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摄影、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逻辑学、外国语、体育。(2)选修课共25门:中国通史、世界古、近代史、文学概论、修辞学、美术概论、政策与宣传、新闻业务专题、新闻史专题、中外名记者研究、中外政论家研究、大众传播学专题、广播电视宣传、报业经营管理、广告学、彩色摄影、摄影表现手法、摄影流派介绍、专业外语、法律学专题、经济地理、心理学专题、伦理学专题、社会学概论、国际关系史、自然科学知识讲座。其中,中国通史和世界古近代史为指定选修课,一年级学生从中任选一门,计140学时。学生总共选修518学时即可。中外名记者研究、大众传播学、报业经营管理、广告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打破思想禁锢、根据新的形势而开设的。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1982年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运史、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评论工作、新闻摄影、报纸群众工作、外国新闻事业、外语、基础写作、逻辑、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古代散文选、体育、校刊实习、省市报纸实习、毕业论文、形势任务教育;选修课:马列新闻理论与实践、中国近代新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中国近代思想史、西方新闻学介绍、新闻作品研究、名记者及其作品、杂文与杂文写作、报告文学研究、新闻摄影专题、彩色摄影、广播、电视、速记、中国文学名著选读、外国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史、美学、文艺评论、法学、国际关系专题、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专题、英文新闻翻译、英文新闻写作。

这一时期课程的特点表现为:(1)政治课占比重较大;(2)文学课比重大的特点仍然沿袭下来;(3)广播电视的普及,教学中增列了相关课程;(4)传播学被列入课程,西方新闻学受到重视,这是改革开放在课程设置上的体现。

5.进入21世纪后的课程设置

进入新千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必须学习全院性的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媒介经营管理、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此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还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基于此致力于培养知识面较宽、表达能力强、业务功底好的学生。该专业规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有: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新闻传播史、新闻摄影、数字传播技术应用、音频视频内容制作、媒介管理与经营等。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2010年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文理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1学分(含教学实习6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有必修课(43个学分):新闻摄影、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新闻编辑与评论、深度报道、外国新闻传播史、对外报道、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媒介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史、网络传播基础、新闻传播前沿讲座、媒介经营管理、教学小实习、教学大实习、毕业论文;另加18个学分的选修课程(每门课程2个学分):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舆论学、整合营销传播、大众传媒与文化、体育和娱乐报道、摄影专题、财经报道、杂志研究、英文报刊选读、公共事务报道、视觉传播、融合报道、多媒体制作、政治传播、出版学导论、营销传播策划、外国新闻法制、中国报纸和中国社会。

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的显著特征表现为:(1)在课程设置中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识课程之外,相关专业课程也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2)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课程中增加了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网络传播、多媒体制作、媒介融合概论等。

三、基于各历史时期课程设置状况的解读

纵观过去近百年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状况,尽管随着时代变迁,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给课程设置打下了鲜明的、深深的烙印,如果再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发现许多个观察点。

第一,中国的新闻教育十分清楚新闻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始人谢六逸在一篇文章中认为:“一国的新闻事业是否发达,就应该看她的新闻教育是否发达。”新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得如何与新闻发达与否是有相关性的。戈公振在《新闻教育之目的》中详细介绍了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京新闻学院、法国天主教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瑞士Bern大学、伦敦大学等高校新闻科的课程设置情况,认为从这些课程看,新闻教育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美国式、德国式和英国式。美国的新闻教育注重职业训练;德国的注重职业教育;英国的是想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这些不同是缘于他们不同的教育目的。中国的新闻教育要培养的记者“将来要能看重国家利益比个人或一个集团的利益还要重要,为国家利益起见,防止报纸不负责任和发生危险的影响”。“所以,新闻教育应该包括这几种:(1)理想的政治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法律、国民经济及统计学和外国语。(2)理想的商业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国民经济及统计学、私人经济、地理、重要法律和英语。(3)理想的省报或地方报的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历史、地理、国际公法、国民经济及统计学和特殊法律。(4)理想的文艺记者,应该研究的,是哲学、历史和本国文学。”从各个时期的课程设置看,新闻教育工作者都是非常重视新闻课程设计的。

谢六逸在《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一文中认为:“普通的学校设有新闻学课程,至少有以下几种益处:(1)写作能力的养成。(2)新闻阅览的研究。(3)新闻好坏的鉴别。(4)职业教育的预备。(5)有报纸上的记载,受到活鲜鲜的教育”。

第二,中国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具有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则,以国外新闻教育为借鉴或直接应用。中国早期从事新闻教育的人员中,大部分是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他们在国外学习的课程被移植进了课程表中,另外,教会大学的报学系、新闻系,从教师到教材基本上都是外国的,课程的设置上也就与国外相同。二则,课程设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革新。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与国内外形势相向而行,使学生所学知识能与时代同步。

第三,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务结合、教学与实践并重。我国最早进行新闻教育的机构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在早期新闻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中有两方面经验始终为新闻教育界所推崇并沿袭:其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学习新闻理论的同时,重视结合中国报界实际,并吸收优秀报人的经验;其二,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讲授与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活动与实践、参观相结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作为新闻团体,它的教学不像正规大学那样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实践操作诸方面有板有眼,但它的探索,为我国日后新闻教育方针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此后的普通大学新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有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

第四,把通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新闻人才规格与能力的养成。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不是能够胜任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各学校都非常清楚通识教育对学生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有较为明确的安排。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办学时注重借鉴美国新闻学院的教学教育经验,主张新闻系应培养“今日中国报界所缺乏的……有远见、有魄力、有主张……能负重大责任、有创见及改革能力的领袖人才”。为达此目标,“主修新闻学之学生,不仅专习新闻学科,文学研究、历史沿革、及其他一切普通科学学识,均须同时培养。新闻学科之主修时间,仅占全大学课程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任学生选读其他与新闻事业有关之学科。务使学生,与其毕业后之社会环境相适应”。其他各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能力的养成作出了课程设置。

第五,对新闻传播技术的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新闻传播离不开技术,技术的传授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重点。在早期新闻工作中,制版、印刷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也安排了捡字排版印刷的内容。今天,传播技术早已超越了印刷术的时代,数字传播技术应用、音频视频内容制作、媒介融合概论等被排进了课程表中。

第六,核心课程百年未变。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必须了解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过程,明了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经验教训,新闻史的课程便成了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新闻传播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内容的生产,内容生产靠的是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课程讲授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这些相关课程在新闻专业教育中的名称基本上没有变化,这种安排是对新闻教育规律的尊重,也保证了对学生的新闻事实的采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七,课程兼顾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有些课程表面上与新闻无关,但实质上却对新闻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相关课程的安排,说明教育者始终怀有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想象力。例如,一开始就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外语的,体质健康的要求也始终没有变化,一开始就设置广告课程,报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都被制度化地安排进课程表,成为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

四、对中国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

中国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百年来有其传统继承性,也有其追逐时代发展的前瞻性。这种尊重传统与自我更新的秉性使得中国新闻教育能够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满足媒体实践对人才的需求。

但是,中国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不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课程设置是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的。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来,媒体传播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后,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

其一,课程设置内容上有重复之处。仅就单一课程而言,问题不是很明显,但是,几门课程放在一起来考察,问题就出来了。例如,在必修课中,新闻理论类、新闻写作类、新闻史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单门课程看,每一门都是必要的,如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写作、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新闻史等等。但如果从整体上来考察,就可看出这些课程内容覆盖面存在互相重复与交叉的地方。

其二,通识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实践证明,通识教育是新闻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就现代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学校都强调通识教育,但并没有真正开展通识教育,只是强调文学、历史和政治而已。而一些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面的课程所占比例却不大。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培养创新性新闻人才的。这就需要新闻教育不能仅仅拘泥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现代汉语、逻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法律、外交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类的课程,都不容忽视。

除了知识面的拓展外,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应包含思维的训练。新闻教育应当把学生的观察社会、认识事物的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培养,让学生具有批判思维。这需要在知识之外,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其三,融合媒体技术教育应予以极大重视。媒介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已成趋势,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等受到媒体的重视。今后媒体从业人员不是简单的文字匠和单一的摄像师,而需要从业者掌握多种传播技术和手段,以适应融合媒介传播的需要。一个会网站技术、又懂得摄像技术,同时知道如何在网络上处理新闻稿件内容的人,毫无疑问会受到时下新闻媒体的青睐。

五、结语

中国新闻教育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间,中国新闻教育虽然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但新闻教育为社会培养守望理想、针砭时弊、引导舆论的人才的初心始终如一,在课程设置上,也贯穿着厚基础、重能力的培养宗旨,核心课程一以贯之。

在这一百年间,媒体经历了报纸的繁盛、广播的普及、电视的兴起、互联网传播的如火如荼。为应对广播电视的冲击,新闻教育发展了它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中增列了相关课程,使人才培养适应了新的媒介需求,课程体系呈现出包容开放的面貌。

而如今,面对互联网传播的新环境,面对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教育仍然从容应对。就课程设置而言,在一如既往保持学科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适应传播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需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使课程体系既体现学科特色、保留优秀传统,又能适应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要求。

注释:

① 陆彬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4辑。

②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43页。

③④ 《新闻教育机关概况》,载龙伟、任羽中、王晓安、何林、吴浩 主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100-101页。

⑤⑥ 施志刚:《论中国新闻教育》,载龙伟、任羽中、王晓安、何林、吴浩 主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230、231页。

⑦ 钟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1辑(总第35辑)。

(作者廖声武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以澄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 俊】

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

*本文系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万人计划) 自设项目“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闻学设置课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在科学哲学的论域下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几次转向
——评《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