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报典型报道源考*

2016-12-06 01:45熊国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解放日报模范

■ 熊国荣



中共党报典型报道源考*

■ 熊国荣

目前学界关于中共党报典型报道源头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通过全面细致地考察改版前的延安《解放日报》、《新中华报》(旧版和新版)和《红色中华》,发现了许多典型报道,证明中共党报典型报道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红色中华》,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改版后延安《解放日报》对吴满有的报道。这些典型报道产生的根源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文明程度不发达。

典型报道;吴满有;《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

检视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将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关于吴满有的报道看成是中共党报的首篇典型报道。需要反思的是,这个共识是否以严格的历史考察作为基础?吴满有报道之前是否存在典型报道?这些疑问如果能够求证于史实,不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全面地厘清中共党报典型报道的历史源流关系,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所启发。

吴满有如何被认定为是第一个典型人物的?实际上,由于吴满有被认定有叛变情节,解放后发表的文章连吴满有的名字都很少提到。通过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在文中提到“吴满有”的文章,最早是《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夏衍同志在报告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夏衍在谈到选择报告文学写作对象标准的时候,从反面意义上提到了吴满有,但是没有认定吴为第一个典型人物。①最早提到作为典型人物吴满有的,是郑远(《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安岗的笔名)1982年发表的《论典型宣传》,该文认为:“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在毛泽东同志的启发和倡导下,把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登上了头版头条,开创了我国报纸把普通劳动者的事迹登上头版头条的先例。”②由于安岗本人较大的学术影响力,这个相对比较谨慎而准确的提法得到了广泛认可,不过它后来却被演变成为“吴满有报道是中国首篇典型报道”之类的观点。例如,张威教授在《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一文中明确提到:“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有关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的首篇典型报道。”③

根据以上梳理,可以确定,认为吴满有报道是中共党报首篇典型报道的观点不是建立在严格的史料考察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追溯中共党报典型报道的源头,一定要系统考察吴满有报道之前的中共党报。中共党报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改组的《新青年》,此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它随着国际国内、党内党外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曲折发展,逐步构建起一个庞杂的体系。既有“不完全党报”,也有“完全党报”;既有苏区、边区、解放区的党报,也有国统区、租界甚至海外的党报。即使是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经历了《向导》周报(1922.9)、《红旗》(1928.11)、《红旗日报》(1930.8)、《红旗周报》(1931.3)、《红色中华》(1931.12)、《红星》(创刊于1931年12月,在长征途中代替《红色中华》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1937.1)、《解放日报》(1941.5)和《人民日报》(1948.6)这九个发展阶段。④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吴满有报道之前的所有报纸逐一进行考察,只能考察其中影响最大、同处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

为了增强说服力,本文必须先交代一下典型报道的判定标准。关于典型报道的界定,有许多说法,比较受公认的是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上的说法:“典型报道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该辞典对此进行了具体解释:“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中最先进的事物,也包含一些转变型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当时上级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有的是由于某些事物备受青睐,引起各新闻机构共同注意而形成的。”⑤这三个关键词其实就是判定典型报道的三个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普遍意义”通常指的是合乎主流意识形态诉求的意义,因此它暗含了典型报道的宣传性目的和动机,意味着它的驱动力量主要不是来自媒体自身,而是来自上级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才在同类事物中选择典型的事例”⑥。第二个标准往往表现在“突出”报道机构赋予报道对象的荣誉称号上,例如“模范”“楷模”“英雄”“榜样”等等,这也是识别典型报道的重要标记。第三个标准往往表现在“强化”典型报道的标题字号、所占版面面积、所在版面位置、是否配图、是否配评论等指标上,如果是重大典型,各报往往还上下联动,统一口径,长时间、大规模加以报道。依据这三个标准,就能对一个报道是否是典型报道进行准确判断。

一、吴满有报道之前《解放日报》的典型报道

首先来看吴满有报道之前的《解放日报》。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在吴满有报道之前已经发行347期,共发表典型报道约40篇,篇数占总期数的12%。表1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目。

表1 吴满有报道之前《解放日报》代表性的典型报道

用上述典型报道的判定标准进行衡量。首先,它们对于落实陕甘宁边区党政重要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其次,报道对象都是同类人物或集体中的先进代表,因而具有“突出性”;第三,报道所占的版面面积都比较大,有些还配发评论、有些还连载,因而属于“强化”报道,所以,上表所列篇目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典型报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道之所以大部分都位于第四版,乃是因为《解放日报》改版前有固定的“重外轻内”的版面编排模式。

不难发现,在上述11篇报道中,《把酒话春耕》和《问稼于老农》两篇报道与吴满有报道极为相似,报道对象都是春耕中的劳动英雄,报道背景都是春耕运动,证据就是《解放日报》1942年2月16日的报道《边区政府公布 从今天起到五月底止春耕运动是中心工作》,这也促成了三篇报道共同的宣传意图。另外,《把酒话春耕》的作者莫艾,也正是首先报道吴满有的记者,而且这两篇报道都配发了评论。当然,吴满有报道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所在版面位置是头版头条,但是,能出现在头版头条位置的典型报道数量是很少的。例如吴满有报道之后两个月(1942年5、6月),典型报道约有30篇,上了头版的只有3篇,占10%。

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被许多人认为是吴满有报道之后才树立起来的典型——南区合作社、南泥湾、狼牙山烈士其实早就有多篇报道。南区合作社的报道见上表,据这篇报道称:“高副主席(高岗)曾经指出:‘像南区合作社这样的例子是值得发扬的,全边区的合作社应该向它学习,向它看!’”,这充分显示了报道对象的“典型”意义。

二、《新中华报》的典型报道

我们再来看《新中华报》的报道。《新中华报》分旧版和新版,旧版是《红色中华》的延伸,而新版与改版前的《解放日报》极为相似,因此二者在办报理念、报道内容上都有很大不同,应该分别加以考察。

新版《新中华报》从1939年2月7日开始出版,至1941年5月15日停刊,共出版230期,共发表典型报道约43篇,篇数占总期数的19%。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目(如表2)。

旧版《新中华报》出版时间是从1937年1月27日至1938年12月25日,共出版150期。它基本上是沿着《红色中华》的脉络发展的,不但沿用原《红色中华》的期号,而且最初的主要内容和版面安排也与之保持了连续性,只是为了国共合作的需要而更改了名称而已。⑦该报的典型报道虽然篇幅不大、代表性篇目不多(见表3),但是总体数目很可观,共约98篇,篇数占总期数的65%,远远超过新版《新中华报》。

表2 《新中华报》(新版)代表性的典型报道

表3 《新中华报》(旧版)代表性的典型报道

三、《红色中华》的典型报道

最后我们来看《红色中华》。该报1931年12月2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1937年1月25日终刊,共出版324期,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

《红色中华》共刊登典型报道约210篇,篇数与总期数之比为65%,这个比例与旧版《新中华报》一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色中华》与旧版《新中华报》的高度相似性。其中刊登在头版的共65篇,占所有典型报道的31%;作为头版头条的共19篇,用头版整版进行报道的共3篇,两项合计22篇,占所有典型报道的10%。上述指标显示《红色中华》非常重视典型报道。表4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目。

从表4可知,典型集体是该报典型报道的主要对象。正如建国后“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一样,在扩红、节省、春耕等运动中,兴国、瑞金等模范县成了其它县学习模仿的榜样。典型个人虽然也经常被报道,但是所占的版面位置没有这么强势,更没有出现在头版头条的情况。因此,安岗说吴满有报道开创了普通人上头版头条的先例,这是准确的。

《红色中华》对典型报道的重视程度,除了直接表现在上述指标外,还间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辟《红板》、《红匾》等激励性专栏。第46期刊登《紧急战争动员中的“红板”名单》称:“红板是革命竞赛上用的一种鼓励方法,譬如在一个竞赛中,哪些同志的成绩最好,在一个红板上就把这些同志的姓名登出来。”《红板》、《红匾》专栏共出现约30次,每次刊登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名单,数额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这种激励手段的效果从一个事例可以看出来。第125期第3版刊登《关于登载红匾答瑞金县委及经济战线上的战士们》,述及由于需要登载的名单太长,《红色中华》提高了刊登标准,仅仅“个别特殊的光荣例子”才刊登,绝大部分名单未能上报,引起已经退还公债人的不满,“说要把公债退还给他们”。可见,《红板》、《红匾》这些专栏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第二,采用新闻集纳的形式,围绕一个报道主题,将关于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新闻简讯集纳到一起,增强报道声势。每篇报道单独来看,因其报道强度不够,够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典型报道,但是已相当近似。例如236期第6版在《光荣例子广播台》这个总标题下,报道了《兴国东村区的英雄们》、《兴国是慰劳新战士的模范县》、《耐心说服的好例子》等六则简讯。这种新闻集纳共出现二十多次,其中多次所占的篇幅为整版或接近整版。

表4 《红色中华》代表性的典型报道

第三,大量使用“模范”“英雄”“光荣例子”“优胜者”等激励性词语。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模范”,例如模范战士、模范连、模范营、模范团、模范师、模范赤少队,模范乡、模范区、模范县,模范合作社、模范互助社等等,仅仅出现在标题上的“模范”一词就不少于208个,还有许多出现在正文中。我们知道,“模范”与“典型”的词义几乎是相同的,因此,“模范”一词的高频出现,充分体现了《红色中华》进行典型报道的冲动。

第四,组织竞赛以树立模范。例如,第74期第三版提出竞赛口号“三天激增近千元,大家来竞赛,看哪一个先突破二万元,哪一个便是一等拿麽温(第一名)”,第114期第二版报道《本报举行模范县选举运动 看谁是扩大红军第一县》。

总之,通过这个长时段的梳理,我们可以确认,典型报道从原苏联传入中国,不是始于延安《解放日报》,更不是始于吴满有报道,而是至迟不晚于《红色中华》。

四、典型报道产生的根源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决于经济基础,典型报道作为宣传方式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探讨典型报道产生的根本原因,最终还是要考量特定时空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些经济因素制约下人们的文化、思想水平。正如陈力丹指出,无论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报道,还是列宁复兴的典型报道,或我国传统的典型报道,都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⑧的确,《红色中华》、《新中华报》、延安《解放日报》等报纸所在的革命根据地,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文明指标不高的地区。

那么,社会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会产生典型报道呢?因为此时的社会主义者为了完成肩负的革命任务,不但在主观上有着宣传需要,而且在客观上拥有宣传条件,一旦主客观条件同时具备,典型报道就必然产生;而如果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典型报道就不可能产生。如果简单回顾一下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就能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现于16世纪,在此后长达三百年的过程中,他们虽然也有宣传自己主张的主观需要,但是由于当时没有产生大众媒介或他们没有掌握大众媒介,因而不可能推行典型报道。直到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及其追随者出现之后,典型报道才产生。圣西门主义者办起了合作社,傅里叶主义者开辟了名为“法伦斯泰尔”的共产主义移民区,欧文创办了新型工厂“新拉纳克”,与此同时,他们掌握的报刊大量地、连续地报道这些试验点的经验和做法。⑨这些报道的目的是希望让这些试验点成为其它地区的榜样,正如欧文所希望的那样,“即将建立的第一个团结合作的新村,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所有其他新村的典范”,无疑这些报道都是名副其实的典型报道。

一旦宣传条件具备,典型报道能否产生主要取决于宣传需要,正如有人指出,“新闻典型之所以有一天能成为典型,是因为党的政治宣传需要这种典型”。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建立、发展和巩固的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中,无论是出于红色政权自救图存的目的,还是出于拯救国家民族的愿望,中国共产党都必须借助积极的政治宣传和动员。因而,在从《红色中华》到延安《解放日报》的发展过程中,典型报道都始终存在。当时局严峻危及红色政权生存的时候,政治动员的需要显得特别迫切,典型报道产生的必要性也显得特别大。例如,在《红色中华》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在革命根据地成功建立红色政权,但是在面临着扩大红军、发展生产、建设和巩固政权的重任,在外面临着国民党越来越凶猛的“围剿”,非常迫切地需要激发根据地人们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党政工团在《红色中华》第49期联署发表一个《特别通知》,明确提出:“为适应目前日益开展的革命战争的需要,为着加紧对全国苏维埃运动的指导,尤其是在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与大举进攻的紧急动员中,为着更扩大与深入政治动员,我们认为健全我们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是极端必要的。”健全的方式之一,就是大量报道典型集体和个人,以激励动员其他集体和个人。

当然,特定的宣传需要之所以会选择典型报道方式,和这个宣传方式本身的特性也有关。宣传方式天然不是典型报道,但典型报道天然是宣传方式,因为典型报道通过“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具有无可辩驳的劝服力量。费尔巴哈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律法的作用不如模范,“律法只对理智讲话,它直接跟私欲相对抗;与此相反,模范却顺应强烈的感性欲望,顺应不由自主的模仿欲…模范有着魔术般的力量”。模范(或者说典型)的这种威力是很容易感知到的,党报既然意在提升普通民众的思想认识水平,那么选择典型报道方式也是自然而然的。

五、结语

傅斯年倡扬的“史学便是史料学”往往被认为过于偏激,但是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是无论哪一个研究者都予以承认的,即便是在治史观念上与傅斯年存在很深分歧的钱穆先生,也明确提出“治史先重事实”,因为“事实可以范围理论,而理论不足以改变事实”。本文是对上述治史理念的一次实践。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中国红色政权建立之前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其它重要报纸,如《红星》报(1931.1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晋察冀日报》(1937.12,自1938年8月成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等。当然,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报也应该加以考察。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有可能对典型报道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源流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有可能对典型报道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内在机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注释:

① 朱宝蓁、吴培华:《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夏衍同志在报告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新闻业务》,1963年第Z1期。

② 郑远:《论典型宣传》,《新闻战线》,1982年第3期。

③ 张威:《典型报道:渊源与命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卢文斌:《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沿革》,《新闻战线》,2008年第1期。

⑤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⑥ 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⑦ 熊国荣:《版面安排及调整:从<红色中华>到延安<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期。

⑧⑨ 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158页。

(作者系赣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的源流研究”(项目编号:15KF06)、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共党报源流关系研究:从《红色中华》到延安《解放日报》”(项目编号:12XW0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解放日报模范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舒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
红中社全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