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哲学的论域下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几次转向
——评《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2016-02-13 17:19王憬晶
中国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论域新闻学范式

□文│王憬晶



在科学哲学的论域下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几次转向
——评《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文│王憬晶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历史不过百年。但是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历史顺应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的需要,经历了几次转向。这些研究的转向,可以视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理论基础、学术立场、研究方法、价值观念的变迁。对此天津师范大学的李秀云教授称之为“范式的转换”,并在其所著的《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学习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一书中,引入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这一概念和理论,在科学哲学的论域中具体分析了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几种理论样态,对中国当代新闻学发展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理路进行了梳理,在不同范式的讨论中概括了新闻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代表了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李秀云教授在书中力图通过归纳1949~2011年期间中国新闻学学术传统的沿袭和转变,将不同的学术传统连同其各自的概念系统、研究思路和知识体系,依次定性为“党报之学”“新闻事业之学”“新闻之学”等范式,分析不同研究范式的特征与内涵,在回顾范式转换和研究转向的过程中,在反思以政治为纲、到以学科发展为本再到以学术研究为基的过程中,审视新闻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当代新闻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总体规律,透视新闻学研究的未来路向。

本书在理论支撑上兼备科学哲学与新闻学的学理基础。除在新闻学的学术范畴讨论中国当代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之外,作者还以范式这个科学哲学的论域和概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观的代表,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式的思辨,也可以在科学哲学的范畴内,将其理解为以哲学的视角看待科学活动、科学理论的本质、逻辑、结构,涵盖了科学研究的传统习惯和主要成就,总结了不同的科学共同体所呈现的不同学术特点,预示了科学研究的未来,因此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含义。作者以“范式”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归纳新闻学的研究话语和研究方法,集中体现了学术界在研究中国当代新闻学的不同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下所使用的概念系统和技术规定,列举了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几次理论转向。在具体的范式研究和动态的范式转换中对中国当代新闻学学术研究的演化进行了常态的分析,从而实现了其研究从科学哲学理论转向实证科学理论、新闻学理论的理性发展。

本书在研究思路上实现了中国当代新闻学学术史研究与学科史研究的统一。作者在梳理中国当代新闻学发展理路的同时,也对国内新闻学研究的学术活动进行了追溯,对新闻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新闻学的理论架构和知识体系进行了厘清,充分展现了新闻学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对中国当代新闻学所开展的系统的学术史研究。书中同样彰显了新闻学在当代中国作为一门学科的成长历程。从1949年开始,对新闻学的学术环境、学术条件、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等各方面因素开展细致的考量,通过综合研究范式和范式转换,概括研究理念和研究转向,从一个层面透视了中国当代新闻学的学科变迁和演进的基本规律,从理论的单一到多元,从研究模式的全盘照搬到自主创新,从价值取向的政治色彩到回归学术,逐步再现了这门学科在我国的承继、恢复、兴起的学科历史。

纵观全书,李秀云对新闻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探索,契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闻学学术发展中理论形态的几次转型和学术理念的几次转向,以范式转换为线索,不失为当前新闻学学术思路的大胆尝试和积极创新。而书中对促进中国当代新闻学的完善所作出的思考,对其发展路向所作出的探索,对于当前推动新闻学的健康、理性、长远发展无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猜你喜欢
论域新闻学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着舰指挥官非对称变论域模糊引导技术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Taylor逼近型内模PID算法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大众文化视域下流行音乐的论域、对象与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