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大学生众包翻译实践研究

2016-12-06 12:07:51刘雪梅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翻译者译员文学

刘雪梅 卫 娜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众包翻译实践研究

刘雪梅 卫 娜

众包翻译模式是伴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本文探索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众包翻译的实践形式及其具体应用,剖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众包翻译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众包翻译 网络 大学生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众包翻译发展的时代必然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传统的翻译模式让业余者没有进入的机会。众包翻译的产生为业余爱好译员和职业译员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互联网思维也契合了众包翻译模式。众包翻译的参与者大多属于“业余者”的范畴。虽然在某些领域还是需要专业翻译者,但越来越多的众包翻译者却呈现出较强的业余色彩。过去翻译的主要场所在物理空间,当今众包翻译的场所却在网络虚拟世界。在线上的翻译活动中,技术可以帮助翻译者进行频繁而有效的互动,而不受制于物理空间的束缚,翻译者之间的地理空间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翻译者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的即时交流。加上部分翻译者本身即是读者的身份,因而更能使翻译靠近普通读者的知识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接受能力。众包翻译即是挖掘大众中“业余者”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在翻译方面的潜力或价值,并对其加以开发利用,一方面给予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条件,进而实现翻译和创业的共赢。

二、众包翻译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应用

(一)影视剧作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大量的外国优秀影片经常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影院里。电影译制事业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其作用和地位不能低估。电影翻译小众化特征亟待大众翻译主体的参与。在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语境中的普通观众要想欣赏、接受电影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就必须依靠翻译工作者的帮助来跨越语言的鸿沟。如何在提高翻译作品的数量与质量的同时,又能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便成为核心问题之一。在此情况下,仅凭影视公司内部数量有限的翻译人员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即使是打包给专业的翻译公司也存在较大的难度。“众包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思路。首先电影翻译实施“众包翻译模式”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人才数量大幅度增加,由此构建起数量庞大、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具有良好外语基础的潜在翻译人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在电影剧做翻译方面进行创新创业,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广泛招募翻译人才,与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们分享交流自己的资源以及一些字幕制作的经验,从而组成更为团结稳定的团队。众包翻译的工作任务均可以由大学生承担,制定翻译团队的一套翻译制作标准,强调翻译语言的准确性与贴合性,从而制度化、个性化进而全面化。大学生通过与各大视频网站合作,给这种新型的众包翻译模式为语言服务行业注入新生力量,同时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二)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

众包翻译模式最初只是运用于应用文体中,即非文学翻译,主要涉猎法律、新闻、广告等应用型的文本。近来,众包翻译模式开始应用于文学翻译中,比如一些小说、散文的翻译。众所周知,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两者截然不同,消费者对这两种不同翻译文本的质量要求也自然不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主要在于信息的传达,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注重文本信息的传递和读者的理解。文学翻译就是对文学文本进行的翻译。文学文本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而文学翻译除了说明要传达出“思想内容”外,还要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以及艺术美感,也着重强调了译文的风格特色以及审美艺术,否则翻译是毫无意义的。可见,与非文学翻译相比,文学翻译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众包翻译模式中,对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显然比文学翻译更为广泛。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主要还是以应用文体为主,所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非文学翻译的具体实践还是要多于文学翻译。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行业知识,并根据客户的级别需求开展服务。文学翻译还要求大学生众包译员拥有更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通过互联网的交流与沟通,众包翻译应该对译员规约不同文本的翻译规范和标准以适应众包模式下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要求。而从当前的众包翻译模式发展的现状来看,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在网络众包翻译中的涉足可谓是一个发展空间较大、发展态势较好的新的尝试。

三、结语

众包借助互联网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同时“众包”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众包”的开放式创新也将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众包翻译模式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翻译模式,促进了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满足了人们对翻译效率的诉求,为许多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众包翻译模式为翻译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创一条保证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8.

[2]陆艳.众包翻译模式研究[J].上海翻译,2012(3):74~78.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

本文系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众包翻译实践研究”阶段成果;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语言服务行业的众包翻译研究”阶段成果。

刘雪梅,女,学生;卫娜(1981-),女,汉族,吉林集安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比较文化。

猜你喜欢
翻译者译员文学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学教育(2018年15期)2018-11-29 03:51:33
翻译家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1:02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7年3期)2017-05-18 13:12:05
口译中的“陷阱”
英语学习(2017年3期)2017-04-10 23:21:37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外文研究(2016年3期)2016-03-17 12:41:05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天中学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