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探讨

2016-12-06 12:07:51崔淑波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时代教材传统

崔淑波

新时期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探讨

崔淑波

本文将从分析问题的角度提出对新时期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一些想法,给当前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从而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课堂中的发展,弘扬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在居住在中华领土上的各个民族各自形成发展的文化,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从衣食住行乐等各个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了诗词歌赋,陶瓷青瓷,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今剧烈变动的时代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延续和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二、现代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陈旧

一些学校和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学生只要学好需要考试的几门科目,传统文化的传授只是语文英语数学等重点科目所具备的功能,而未将传统文化全面的覆盖到更多的方面,削减了获取知识的范围,也削减了获取教育的能力。

(二)教材编写

传统沿用的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摄入了不少诗词歌赋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不断地更新删改后,加入了一些时代的因素后却降低了传统文化的比例,虽是随着时代变化加入了一些潮流的因素,但是应有的优秀却是必不可少;同时存在的问题还有教材的编写,排版的布局,纸张的合适,以及涉及到的文化内容的传播,过于片面化的介绍等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师资不足

教师资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是传播经典的重要桥梁。然而中小学教育存在着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偏远山区,学生能接受教育的机会难能可贵,经常是一个村子只有一处学校,而一个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教育不同领域的知识。而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中部地区,很多专科毕业甚至并没有读过专科的人担当着小学教育的职责,本身文化素养的不高,传统文化了解得不多,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

(四)趣不浓

文化的传播手段单一,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大部分小学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是要求将经典背诵后便无后话,其目的是为了应付应试考试,提高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兴趣的重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缺乏对经典文化兴趣,甚至不知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的孔孟之道不感兴趣,对经典的尊师爱友也缺乏了解,孩子的兴趣被抹杀在萌芽时期,经典的传播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加强和改进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精选教材

撰写发行更多更适用于现代发展的教材,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编写不同的教材,加大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加入传统音乐,书画,剪纸等更多更优秀的文化历史,从天人合一、孝道、尊师、古诗词、传统书法等方面切入,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的途径。

(二)多学科渗透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含了书法诗词剪纸音乐美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发展新型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多方面协同进步,提高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经典文化的积极性,从兴趣入手,更新观念,创新形式。通过各学科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规范,融合,最终内化,达到知行统一。

(三)强化师资

教师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改变当今传统文化不景气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增强教师的文化素养。短期内,可以通过教师任职资格考试教师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等方式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知识,长期中,要引导全社会人民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真正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真正全方位落实素质教育,创新和完善教育发展体系。

(四)创新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说,学生记”,这样既不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经典知识的透彻接受。新型的文化传播,要加强师生交流,结合时代进步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时代化因素,找寻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师生都从紧张繁复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开心学习,和睦交流的同时完成对优秀文化的接受与吸收。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文化软实力对一国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基于时代的变化,现代中小学的教育模式也要应时而变,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发现并改变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因素用创新的方式方法解决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弘扬经典,传承优秀。

[1]杨智敏.论新时期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问题[J].学术探索,2005(06).

[2]如何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J].安徽青年报,2015.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水集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时代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