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荣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现状,提出怎样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习兴趣,以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为语文学科教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有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笔者认为,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的,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彻底改变语文课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教师为分析的切入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所谓被动学习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我学”的状态,这种心态指导下的学习信念是不坚定的,也是低效率的。因此要努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我要学”的信念来对待语文课堂的学习。而且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静下心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主动发展自己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并寻找到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高中语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汲取经验,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并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传统的语文课堂基本上是语文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教师是课堂舞台的中心角色,而学生只能成为舞台下的观众或听众。这种教学模式长时间就会造成学生慵懒的学习态度,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和质疑的主动性。在缺乏主动思索的情况下,学习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应付。我们必须要将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中心,让学生主动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并及时作出正面的评价和总结。如此一来,能够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锻炼。
二、课堂穿插激发兴趣
1.课前导入对兴趣的激发
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学生经过下课十分钟的休息,精神得到了调整,但是注意力也随之分散。如果马上进入课堂学习,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这么快得到集中,而导入阶段的开场白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充满期待。事实已经证明,因为有人演讲,大部分学生的期待心理会让他们马上安静下来,眼神盯着讲台,等到学生走上前,他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等学生演讲结束,学生的心已经安静下来。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演讲内容找到进入课本的切合点,那么课堂的效率无疑会得到大大提高。课前五分钟演讲让学生学会未雨绸缪。毕竟是面对众多学生,没有一个学生会随便走上讲台的,因为怕出丑。从选材到撰稿到演讲,都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课前五分钟演讲已经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思考原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些不是老师能教会的,没有五分钟的演讲实践,学生可能意识不到这一问题。
2.情境的创设使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教师通过情境的设计,把语文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包括文学修养的提高和陶冶串联起来,让学生被创设的情境所感染,并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分析的能力。笔者认为音乐可以作为情境创设的手段,例如,在上《孔雀东南飞》一课时,笔者使用了脍炙人口的梁祝作为创设情境的音乐,在课堂上,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和思考,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走进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首先,音乐是首选手段,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我选用了梁祝的主题曲。如果没有这种音乐作引导,这堂课是无法做到生动、有效的。又如在《鸿门宴》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来饰演文中提到的各种角色,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人物的心理,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组织阅览室阅读活动
学校阅览室的作用,已经被很多高中校语文教师所认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览室的功能,把教学的场所——课堂延伸到阅览室和图书室等,从一味在课堂上研究教材的知识,到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给学生充分的在阅览室进行自由和有针对性的阅读。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众多的读物中遴选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目的、不同需要的书刊,运用不同的读书方法,解决浩瀚的书报资源与有限的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是丰富而多变的,这需要高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逐渐被调动起来,语文课堂效率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冒建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10(11).
[2]张卫东.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活”起来[J].课外语文(初中),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