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2016-11-29 11:47周海明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物理

周海明

【关键词】初中物理 力学知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106-01

力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是构成物理学科基础的重要内容。力学知识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力学知识的教学,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联系现实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力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一、灵活引入教学内容,激发探究兴趣

初中物理涉及的一些力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教师在教学力学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充分活跃学生的大脑,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力学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灵活地引入学习内容,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直观的信息展示,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为学习力学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对生活中摩擦力的例子比较熟悉,于是,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就进行了一个假设:“同学们,通过前面科学课的学习,我们对摩擦力已经有一定了解,假想一下没有了摩擦力好不好呢?大家讨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的认为没有摩擦力不好,因为没有了摩擦力,车子就不能向前行驶了,人走路都会摔倒,人也不能端起水杯喝水;有的认为没有摩擦力好,比如自行车轴与轴承之间没有摩擦力就可以不停地转动,人在拉动重物时就可以更省力……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之后,教师适当地点评:“摩擦力有利有弊。为了更好的趋利避害,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并了解摩擦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摩擦力的知识。”通过这样引入,学生们对学习摩擦力的知识充满了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探究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认真指导学习过程,训练学习方法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促使学生牢固快速地掌握物理力学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注重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创造学习应用物理知识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探究认识浮力,掌握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初步撰写了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需要的仪器物品,清晰地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提出假设。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要把“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组分开测量记录。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利用弹簧测力计,根据浮力=重力-拉力,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在接下来探索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时,学生们发现就不需要进行重复测量了。通过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指导,学生既掌握了实验的技能,主动探索了浮力的知识,而且也学习了一些物理实验的设计技巧,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综合评价学习效果,引导反思提升

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也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在组织学生学习力学知识时,教师应创新应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发现力学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促使学生有效地完善物理力学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观念方面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采取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密度的知识,知道通过天平和量筒可以测量物质的密度,现在没有天平,只有弹簧秤和量筒,怎么测量物质的密度呢?请联系我们刚学习过的浮力知识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积极地思考,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弹簧秤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然后求出物体的质量,再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用质量除以体积计算出物质的密度。有的学生还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分别设计了物质密度大于水、小于水的不同情况下,利用浮力来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通过这些实验方案,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浮力、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训练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为依据,加强力学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力学知识,优化初中物理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物理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