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研究

2016-11-26 11:08:24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群落德育工作

黄 璇

(武昌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研究

黄 璇

(武昌工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生态学视角下的德育研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明确高校德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完善和创新教育方法以及德育主体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生态化研究。

生态学;民办高校;德育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战略性目标是我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要秉承的原则和理念。整个德育生态结构包括,德育内部问题及困境的自我调节机制,德育内外部环境的互构互动,德育外部养料补给途径及扬弃过程。

1 民办高校德育现状:困境及现行对策

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随着社会的转型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主流具有“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特点,然而“在一些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指出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淡化、协作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①。

困境一:德育工作与民办高校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模糊。

德育工作在大学生从学生阶段到社会人的转换角色阶段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高校管理人员除了德育工作人员之外,还有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它们有的和德育工作相关,有的和德育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当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出现交叉和重叠的时候,民办高校管理者的态度可以直接映射出该校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态度一,德育工作占主导地位,其它工作围绕德育工作开展。在其它工作与德育工作出现干涉时,让位于德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世纪工程”,是高校育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态度二,德育工作归口于高校所有工作中的某一项,在其他工作与德育工作发生矛盾时,协商解决,应急需要。当前,由于民办高校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得到大力的财政支持。因此,“求生存、谋发展、找资金、跑项目、挣生源、挖人才、搞批文、迎评估,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②

态度三,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单纯的教学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困境二:德育过程逐渐弱化、简化,效果退化。

在民办高校的德育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往往会忽视师生间的主体间关系,“使得德育变成了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教与学的活动,师生之间也就达不成对道德理解的共识”。③

针对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困境,各大民办高校主要的现行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德育内容具体化。民办高校的德育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特点增添现实性内容,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增添针对性内容,力求德育内容有实效,有营养。

第二,德育过程互动化。“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通过与学生的真诚的交往与对话,给学生以真诚的帮助,可引导学生理解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④

第三,德育工作生活化。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大量的日常生活调查,从学生的日常观念、日常消费和日常交往等方面进行研究。

2 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划分及一般运行图式

从生态学层次分析理论基础上,德育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个体生存、群体生存和系统生存三个层次。这种层次的划分是具有理论性和客观性的。将生态学理念注入道德教育的研究中,能够从理论上促进德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个体生存、群落生存和系统生存的层次性研究,旨在促进三者之间互动共存,和谐发展。

2.1 德育在个体生存中的指令性图式

个体生存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小单位。德育在个体生存中的指令性图式包括四个方面:个体生存在德育指令过程中的存在感诉求,个体生存在指令与被指令过程中的角色交替,个体生存在德育指令中的成就感体验,以及个体生存成为德育指令过程中的主体。

2.2 德育在群落生存中的指导性图式,主要运行过程。

群落生存是个人生存在德育过程中形成主体后的一种高级存在方式。我们可以将群落生存从指导性意义上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群落角色定位,群落心理冲突调适,群落群体冲突调适,群落舆论导向掌控。

2.3 系统生存在德育中的机制性图式

系统生存中实现德育影响的机制性图式,主要表现在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四个方面。

3 德育生态系统的外部供给、营造和渗透。

3.1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供给

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心理出现严重问题,想要依靠自我调适去解决严重心理疾病是不现实的。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专业老师、辅导员与相关同学组成的应急小组能够有效的解决突发的心理问题。

3.2 情商及感恩教育的添加剂作用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他们更需要情商教育和感恩教育。“高校德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通过情感互动,以情感交流、渗透为教育手段,触发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唤起受教育者感恩、回报等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遵循情感规律,发挥情感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培养目标。”

3.3 成功学和创造学的催化剂作用

成功学和创造学是大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愿意涉足的领域。创业成功人士的演讲,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参与,创业实践的经验分享都能够成为大学生通往成功路上的心灵鸡汤和行动指南。

德育生态学的研究是基于教育整体性的思维上,增强德育工作系统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整体论和系统观能够指导我们对于教育生态各层次进行细致观测和深刻研究。在整个德育系统出现问题或者失衡的时候,我们能够有章可循,有路可走,有计可施,迅速调整状态,以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

注释:

① 王南山,徐红梅.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诸种关系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1)

② 王南山,徐红梅.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诸种关系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1)

③ 李亚娟. 三大衔接破解民办高校德育困境[J]. 新西部. 2014(15)

④ 李亚娟. 三大衔接破解民办高校德育困境[J]. 新西部. 2014(15)

[1] 蒋成凤,李德.理性、互动与渗透——浅析情感在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9)

[2] 王南山,徐红梅.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诸种关系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1)

G641

A

1672-5832(2016)11-0224-01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群落德育工作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8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