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钦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蒋 钦
【摘 要】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同时过多的复杂信息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遇到的现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的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提供了一些创新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一)网络信息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的挑战
网络信息的开放化和大容量化是现代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但是大容量的网络信息中隐含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信息[1]。因此给大学生成长、完善自身修养上造成了障碍,也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例如,一些网络信息对于西方国家“自由,民主”的美化。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力,甚至怀疑自己的信仰,走上思想道德上的歧路,给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网络虚拟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目前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不仅仅来源于课本,书刊,更多的来源来快捷方便的网络渠道,但网络提供知识给学生时,虚拟的网络环境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QQ。作为一个交流工具,QQ带给人们很多方便之处,但同时也让很多的大学生有了思想依赖,将消极的情绪及思想进行信息的传播,影响了很多人的健康成长。比如说网络游戏的发展,让很多的大学生无法自拔,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减弱,在游戏中给自己精神上的一种自我陶醉,逃避现实。
(三)网络的多渠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通过网络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挑战。网络信息在传递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为一些负面内容提供了隐蔽的传输渠道,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信息的传递快,容量大,信息多元化,是现代大学生所喜好的,也是传统思想教育无法比拟的。
(一)创建网络平台,营造思想教育新阵地
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交流,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高校应该自加强校园内网络社区建设,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信息资源,及管理服务进行糅合,打造出一个满足大学生各方面需求的校园网络社区。
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资源,建造校外资源平台。鼓励教师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传递。例如,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建立官方账号,QQ交流群等多种信息交流手段,进行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于学生的思想看法进行了解,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拓宽参与度
在网络环境下,为了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高校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动进行创新[2]。例如,思想道德教育的线上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网络生活规律为基础,集中资源,开展思想教育品牌活动,通过网络互动等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重大的活动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正确对待,拉动学生积极参性。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是信息资源的传播载体。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中,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平台,并且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利用平台开展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区别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思想教育意识,抵制中低俗,违法信息的不良影响。
(四)创新网络思想教育主题,提高网络引导能力
1、网络党建平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的深化党的建设工作,建立网络党建平台,设建虚拟网络党校,一方面以便于加强党建工作,另一方面有利用于对党的先进理论的宣传,增强了党员的自尊心。同时通过网络,实现党员的跨地域交流,并且辅助党建日常工作的进行。
2、利用网络平台
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公开化,扩大在主题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仅有评优活动,充分利用应网络民意表达,投票等方式对优秀人才进行宣传。
(五)打造网络环境下高素质的教育队伍
高校辅导员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重要组成,新时代的辅导员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具有高素质,高水准,同时还需要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特点。对于学生的动态进行了解,梳理,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同时也要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行提高。此外,高校要建立网络文化工作室,以便于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督和分析、判断。
综合上述所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利用网络特征,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的正确筛选,对现代网络信息及网络新技术进行正确的运用。同时,高校要结合网络特点,打造校园内外网络平台,为校园网络思想道德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此外,还要打造优秀的教育团队,为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健康成长进行领航。
参考文献:
[1]彭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2]赵扬.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106~109.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蒋钦(1983-),女,湖南岳阳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