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之
趣谈汉字的演变艺术
◎李承之
纵观世界文明,从未有一种文字能像中国的方块字这样富有魅力,富有想象空间,不但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字面意义还能引人无限遐想。自仓颉始创文字,万千汉字无不以它们各自特有的形象诉说着自己演变的故事和艺术。
与字母文字的寥寥几十个字母相比,汉字种类繁多,且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无穷无尽,不一而足。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等象形文字;到如今不断经过改造和简化的通用简体汉字;其几千年的变化发展历程足以做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先祖们在早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摸索产生了象形文字,记录当时采集农业的“采”字,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采”字的象形文“”,由一只手和树枝顶端凸出的果实形状构成,直白地表现了一只手摘取果实的形状。虽经千年演变,时至今日,采字依然保留着“爪”在“木”上的本意。
汉字字形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每一笔每一画皆有章法,每一横每一竖都有由来。只要稍稍发挥想像力,你总能找到汉字背后独特的故事与历史。故事太多,就从我们的“年度汉字”说起吧。从2006年始,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新浪网主办,选出国内与国际两个汉字,籍此来表现该年世态和人们的感受、扩大汉语影响、推进汉语传播、彰显汉语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2年中国年度汉字为“梦”。甲骨文时代,“梦”还是“”。它简单直白地表现了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情景。一个忙碌了一天的人,在夜晚彻底放松身心时,脑海中会闪现出什么样瑰丽绚烂的图景呢?那些人在床上想象出的浪漫美好情景便是“梦”的起源。到魏晋风流名士创造的行书中,“梦”具有了今日的雏形,也更添几分寄情山水的浪漫意味。斜依林间,看夕阳西下倦鸟知还的场景,是不是颇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想与还。”的闲适呢?这样富有浪漫气息的“梦”,大约只有魏晋风骨能做得出罢!
2013年中国年度汉字为“房”。房,这个人人都不能缺少的所在,在远古时期,被先祖们形象地表达为“”。一个人站在能遮风蔽雨的屋檐下——这是房子最基本、最现实的作用,保护人们免遭风雨和各种野兽的侵害。经过演变,人形逐渐被拉直为“方”字,并为“房”的读音提供了依据,但上方的“户”依然被保留。建筑虽历千百年变迁,但其基本的作用不曾变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2015年中国年度汉字为“变”。在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字被重视并不令人惊奇。而在远古时期,变的象形文由省略的“”和“”组成。前者表示驯化宠物,后者则表示“打击、惩罚”,即训罚野生动物使其改变本性能为人所用。后引申为“改变”之意。“变”字体现的是先民们在早期生产生活中驯养家畜的过程,可称作上古农业生活的见证。有意思的是,此字如今推演为上“亦”下“又”,都表示重复之意,反与字意大不相同,或许这便是所谓“负负得正”吧。其实正是经过不断地重复驯化,才使野生兽类变成人类的家畜,正体现了“变”的不易。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那么现代的我们只要向着好的方向努力“变”,坚持依“法”治国方略,那么居者有其“房”的中国“梦”,就不难实现!以上仅从近几年的中国年度汉字中,我们便可看出汉字构造所蕴藏的内涵之丰富,构思之巧妙,艺术之精湛。若我们能静下心来钻研汉字的演变,其中的艺术之妙只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哩!
汉字除“字形”外,其包含的意蕴也别有一番趣味。一字千金的古诗词中尤其注重“炼字”。有时仅仅一个字的变动就会让整个作品的水平和意境大大改变。
说起“炼字”,大约有两个故事最为著名。其一便是“推敲”的故事。传说贾岛作《题李凝幽居》诗时,因无法确定用“僧推月下门”还是用“僧敲月下门”?他琢磨到出神,意外地冲撞了韩愈的车队。韩愈得知原因后并未怪罪,反而与贾岛一起琢磨推敲,最后得出“僧敲月下门”更佳的结论。这段佳话一传千多年,“推敲”一词也由此诞生。其二是苏小妹与苏轼、黄庭坚论诗之事。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为“腰”,何“字”最好?“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与“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先后败下阵来,最终还是苏小妹的“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被视为最妙。
这两个故事都仅一字之差,但若仔细品味,其中意境确是大有不同。“僧推月下门”描绘的是一幅万籁俱寂的静画面,而读到“僧敲月下门”时,仿佛真有“笃、笃”的叩门声透过夜晚荒野破纸而出,悠悠然叩响了千年的静寂。只一字的变动,我却仿佛真能听到空谷中响起的古韵,让整个画面鲜活起来。至于第二个故事,“摇”与“映”都有用力过大,失了“轻风”,“淡月”的本意自不必说。“舞”、“隐”二字虽使柳枝动感更加形象,月光更加皎洁;却终欠了一丝意味,及至“隐”、“失”两字,弱柳扶风,淡月失花才将“轻风、弱柳、淡月”的特点完全点出。其意境淡雅悠远,甚至“轻风扶细柳”让我恍若看见林妹妹似的娇弱美人在淡月下拈花轻嗅。
自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所炼之字孰优孰劣或许有不同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时仅一字之差便可令诗词意境大相径庭。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在“炼字”时体味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人之所以沉醉于咬文嚼字,推敲琢磨,其皆出于此乎?
对汉字的推敲品味不只是文人的专利。在民间、通过对联,猜字谜等活动体现汉字之妙的例子不胜枚举。
汉字对联以拆字联居多。有的拆解字的偏旁,譬如“烟锁池塘柳。”乍一看平平无奇,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五个字的部首竟将“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凑了个齐整。这就使得应对的难度大大提高。所幸民间自有高手,我以为对仗最工整的当属“炉铭汉地松”一句。这一联不仅对仗工整,连部首顺序都分毫不差。类似的还有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引用的“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肝肠。”一联。这一联对部首的拆解和构思精妙之处,想来不必多言。还有对联注重对整个字的拆解和重新组合。此类型的经典案例当属郑板桥的“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一联。“此”“木”合为“柴”字,木柴出自于山;“因”被“火”化为青烟;夕阳西下时自各家屋檐上飘散而出。上下两联四句各拆解了一个会意字及一个叠字,下联又恰似对上联的发散应答。我读此联,仿佛真能看到农家上山伐木,傍晚回家炊烟袅袅的生活图景。我以为此联对汉字拆解已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如此绝妙想是妙手偶得,却着实体现了汉字的精妙。
若说对对子更多仍是流行于文人之间,灯谜却是寻常百姓过节玩乐时必不可少的项目。先人何其聪慧,根据汉字种类的不同创造出了数种字谜。汉字由其构造不同可分为形声字,独体字,象形字,会意字等,字谜便也自然而然地分化出了拆字谜,会意字谜,象形字谜等种类。
拆字式字谜,例如:“一家十一口”,此谜谜底为“吉”字。谜面是将“吉”字拆为“一、十、一、口”几部分并组成一句话。象形式字谜,自然是根据谜底形状,如“一钩残月伴三星”,你不妨将它画出,看起来像什么?没错,正是“心”。会意式字谜,则不能光看谜面,而要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含意,会意造字。如“格外大方”,这谜面瞧着像是赞美人的话,会意看却是一个大些的“口”套着一个小些的“口”,谜底自然就是“回”字。
字形各具特色,字义各有来历,字史各有不同。汉字几百万,上千万种不同字形的组合,为人们提供了求索、研究、推敲文字艺术的乐趣,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汉字艺术的精妙赋予了它强大的活力。我相信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汉字将更加受到重视和珍惜!
“一风汉字千年魅,百味华文万里香。”仓颉造字那日,应有电闪雷鸣或百鸟朝凤或祥云缭绕的种种异象存在,自然当也调动它所有的能量庆贺这一伟大发明——汉字的诞生。美哉华文,妙哉汉字!
(作者系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文科班学生)
责任编辑:胡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