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一题一课”,发挥考题教学功能——以2016年河北省中考卷第26题为例

2016-11-24 10:06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中学吴礼红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考题一题双曲线

☉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中学 吴礼红

预设“一题一课”,发挥考题教学功能——以2016年河北省中考卷第26题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中学吴礼红

一、写在前面

中考把关题都是命题组精心预设、苦心经营的优秀题目,如何发挥这些考题的教学功能是解题教学前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以2016年河北省中考卷第26题(全卷最后一题)为例,先给出该题的思路破解,再跟进设计“一题一课”,□砖引玉,提供研讨.

二、考题解析与回顾

图1

(1)求k的值;

(2)当t=1时,求AB的长,并求直线MP与L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3)把L在直线MP左侧部分的图像(含与直线MP的交点)记为G,用t表示图像G的最高点的坐标;

(4)设L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0,且满足4≤x0≤6,通过L位置随t变化的过程,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1.思路突破

(1)想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k的值,通常需要找到一个明确的点的坐标,从图1中看,点P的坐标如果能获取就可以了,但是由于抛物线的解析式含参数t,所以点P也是一个动点.所以可以转向分析条件“OA· MP=12”,根据M为OA的中点容易得出OM·MP=6,而这就是点P的横、纵坐标的乘积,也就是k的值为6!

图2

图3

图4

图5

2.解后反思

第一,易错点有哪些?

第二,主要难点是什么?

主要难点是第(3)、(4)问,其中第(3)问需要分类讨论;第(4)问需要数形结合地分析t的两个区间,这里画出图4、图5就很关键.

第三,积累哪些解题经验?

熟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以转化为xy=k,并对应到双曲线上一个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的关系;抛物线解析式的一般式、交点式、顶点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也有助于问题思路的获取;抛物线与双曲线交点需要考查不同的“极限”位置,并能准确地画出图形,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方程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微设计

活动一:热身练习

①当t=1时,直接写出A、B点的坐标;

②求证:AB的长为定值;

③用含t的式子表示抛物线L的对称轴方程;

④有同学经过演算后发现,抛物线L与直线y=3没有交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活动二:引入双曲线开展有效探究

①求k的值;

②当中点M的坐标为(4,0)时,求P点坐标;

设计意图:通过4个小问将抛物线L与双曲线综合起来思考一些初始问题,为后续探究较难的问题奠基.

活动三:破解难题

给出考题(见上文,这里主要呈现第(3)(4)问)

对第(3)问预设启发式问题、系列追问:

提问1:抛物线L的对称轴方程是什么?直线MP的方程是什么?这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吗?

提问2:抛物线L的顶点一定是图形G的最高点吗?为什么?你能否举出一个反例?

提问3:分几种情况讨论G的最高点?对应的t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对第(4)问预设启发式问题、系列追问:

提问1:抛物线最高点的纵坐标是什么?

提问2:若双曲线上有一点C(4,c),D(6,d),求出c,d的值;

提问3:抛物线L平移过程中,与曲线交于点(6,1)时,有几种可能的位置状态?你能否求出此时t的值?

活动四:变式再练

变式题:题干信息同考题.

(1)求证:AB=4;

(2)当t=2时,求点P的坐标;

(3)当t=4时,判断直线MP与L对称轴的位置关系;

(4)设L与y轴交于N(0,n),求n的最大值;

(5)设L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0,且满足5≤x0≤6,通过L位置随t变化的过程,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题干信息不变是让学生迅速进入问题设问,巩固他们对考题的思考和理解,并且从不同角度设问,使得学生对考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入.

四、总结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应有充分的预设.郑毓信教授提出数学教师要有三个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和善于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考题的教学功能,讲解考题时要充分预设问题,铺设台阶,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打造高效课堂.笔者发现不少同行在复习课选题时,往往是对一些中考试题采用“拿来主义”,没有对入选的试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预设,教师就题论题,出现“满堂灌“的现象,结果导致基础一般的同学跟不上,好的同学囫囵吞枣,同学们疲于应付,只能是简单记录的低效学习.上面的“一题一课”教学微设计,从“热身练习”到“引入双曲线开展有效探究”预设了8个问题,由易到难,思维层次不断递进,及时帮助学生扫除障碍,为后续探究较难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一题一课”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活动一中的4个热身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带有梯度的预设内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当然预设不能过分精细,也不能把教师心里预定的答案作为标准答案,教师应有海纳百川的教育情怀,不能“一言堂”.另外,在提问中不能言之无物,不能把学生问得“一头雾水”,有效的提问应该是要让学生“够一够”就能得到结果,要尽量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各种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总之,我们在进行“一题一课”教学时,需用心做好预设及提问,充分发挥考题教学功能,努力打造出高效课堂.

1.钟启泉.“教会提问”的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4(9).

2.郑毓信.善于举例[J].人民教育,2008(18).

3.郑毓信.善于提问[J].人民教育,2008(19).

4.郑毓信.善于优化[J].人民教育,2008(20).

5.刘东升.对时育物,有效追问——浅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追问艺术[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2012(4).H

猜你喜欢
考题一题双曲线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