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强
【摘 要】目前,以微视频为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要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让课前预习更有效;二是让教学重、难点不再难;三是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四是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把握了上述要点,才能使微课教学不流于形式,不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轻松,而且还能实现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 视频 微课教学
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的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时间是5~8分钟。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要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一、微课让课前预习更有效
根据学生已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点,教师设计、制作好课前预习用的微课。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先观看此微课,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一单元第一课《不平静的世界》时,由于教材涉及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的一些情况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害,要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以及法西斯入侵给被侵略国人民带来的罪恶,从而催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以及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由于世界大战的历史情况距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并且历史内容的理解又相对较为复杂,很难让学生在情感上达到真正的共鸣。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选取二战方面的书籍《安妮的日记》为蓝本,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跟随主人公安妮的视角来了解这段历史,这样的微课为学生课前预习做补充,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反复学习,实现与这段历史的衔接,从而迈开走进历史的第一步,使课前预习更有效。
二、微课让教学重、难点不再难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或者理解的难点,教师制作成微课,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播放学习,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诚信真可贵》这课时,有一活动环节是“送出诚实之星”:让学生亲自制作一颗“诚实之星”,写上心里认为做人诚实的同学,然后把这颗星送给这位同学,并夸夸他(她)诚实的言行。课上如果教师统一教学生怎么折“诚实之星”的话,学生有可能因动手能力的强弱,掌握程度各有不同,这会导致后面活动的失败。重复教又会浪费时间。所以,根据这一任务的要求,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把操作和讲解的过程制作成微课。课堂上利用微课进行展示,配以鼠标点击提示,标注文字提醒或圈圈点点,再加上语音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反复观看学习,轻松地掌握折纸的步骤和细节,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难点,学生就能迅速学会制作“诚实之星”,这样就为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后面的教学环节。
三、微课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尽量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上都能获得各自的发展。这时教师可以先将知识点按不同的程度加以归类整理,分出不同的层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去挑战不同程度的学习内容,以便按需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第四单元的《节日大观》一课时,在“春节的民风民俗”环节中有根据当地民风民俗设置让学生掌握“福”字的贴法及理解这样贴的内涵,会读春联及理解春联的意思并试着写春联的目标。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制作三档不同的微课:A档以会读春联、会贴“福”字为主,让学生明白读春联的方法和不同地方的“福”字怎么贴;B档是在A档的基础上增加说出不同地方贴“福”字的含义,以及能说出春联的意思;而C档则在前两档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难度,尝试写春联,能书写出有一定含义的春联,并赠送给他人。三个层次不同水平的微课,适合于程度不同的学生学习,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微课,不需要都从最简单的练习开始,教师也不会由于个别学生的学习起点低,而放弃对这些学生的教学指导。不同级别的微课就像不同的教师,同时指导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解决分层学习的问题。
四、微课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
一个人能独立自主学习、能独自获得新知识,这样的基本能力,我们称之为“自学能力”。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微课的出现,让教师在进行品德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再通过微课学习和提示,自己尝试解决学习困难。如此一来,学生在品德课程的学习上,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变成主动的建构。
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三单元《天有不测风云》第一课时,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去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自然灾害分类时,要了解自然灾害可以分为基本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四类。但是学生在学习每一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灾害时,往往会出现把地质灾害中的泥石流分到气象灾害中,把气象灾害中的台风分到海洋灾害中去的分类混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制作专门的四类灾害分类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区分和巩固。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推理,更重要的是在微课中也可以提问,提示学生暂停并进行思考与尝试分类,从而实现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这样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学习,很快就能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加以解决,其自学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微课教学都是一次思想变革。微课教学促成一种自学模式,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高效课堂的目标。利用微课在品德课堂中进行教学,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不仅适合学生在学校学习,还适合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微课,也最终让教师从平时的教学习惯和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 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