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智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导入教学,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以课堂导入为开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气氛。
关键词:兴趣;课堂导入;时政;问题;歌曲
在思想品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概念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课堂很枯燥,甚至有学生认为思想品德里学到的知识都没有用,有的还很文字化。对于学生这种错误的看法和学习态度,教师不能强制性地去改变,而要凭借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思想品德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和生活贴近,对自己成长有很大帮助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导入教学,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课堂伊始就投入课堂学习,从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初中思品教学的课堂导入方式。
一、时政导入
透过时事政治我们可以看到所学习的思想品德知识,所以说在初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政治进行导入教学。一方面时事政治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学生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讲,一定会很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时事政治可以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也为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指明了方向,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探究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一些社会上刚发生的事件举例让学生用当堂所学知识来讨论并告诉学生法律是不可侵犯的,一旦触犯了法律就要被依法处理。时事政治是在某个阶段学生和老师都很感兴趣的事情。利用时事政治引出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探索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二、问题导入
问题是学生思考的源泉和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学生对这一堂课产生兴趣。在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和学生生活、成长有关的东西,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问题,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珍惜无价的自尊》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不好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为什么会不懂装懂呢?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也许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学生就会对答案很好奇。而且在学习中不懂装懂是学生一种错误看待自尊心的表现,在引入的時候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下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由此可见,在进行问题导入的时候教师设计的问题很重要,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其次就是要让问题变得有发散性、值得深究,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学习。
三、歌曲导入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听歌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方式,在他们看来歌曲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引起共鸣,体会某种情感。表面看起来音乐和思想品德教学是毫无关系的,但是细细研究起来,其实很多流行音乐的歌词也包含着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为坚强喝彩》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张韶涵的《淋雨一直走》这首歌,其中“淋雨一直走,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痛”等歌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坚强,即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坚强面对。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很多歌曲都可以告诉学生一些人生道理和体验,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好好挑选,选出适合做引子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引导学生学习。在上课的时候用歌词的方式引入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另外歌词在某些方面能带给初中生更大的说服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节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认真、投入地学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学生的爱好,还应尝试着从学生喜欢的音乐中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样去感受才能在教学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其中的精髓,为学生引入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才会跟随教师的思路体会思想道德带来的知识熏陶和学习体验。
有效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导入、展开等环节,良好的导入教学会提高这节课的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高效的课堂学习。思想品德和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联系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导入,让学生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强大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全方面地提升自身素质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善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课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张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