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性学习资源比基于知识的结果性学习资源更便于知识的传播和构建。微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是一种在线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而且正在颠覆传统课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活动。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不仅为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微课程持续、大规模开发提供一种实践模式,能够促进微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66-03
An Exploration of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FU Kuiliang
Abstract A procedural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olving problem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a resulting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construction. Micro cours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the course is not only a kind of high-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resources complement, but also is upending tradi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 mode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 is not only to inject new vitality for high quality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t can provide a practical mode for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 continuously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icro course
解决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矛盾,需要一种发展的观点。教育资源从开发供给到应用的过程,使用者会不断提出需求,开发者也应不断去满足需求。数字化资源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数字化资源建设从无到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共享目的,从初期的硬件共享,到中期的软件共享,发展到目前智力型、过程性知识共享。现阶段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参与性、过程化、视频化、微型化、解决问题为主等特征。
1 微课程是一种优质数字化资源
优质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组织和编排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的,供学习者学习的多媒体信息资源。
学习者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一般可以概括为5种形式:1)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为呈现方式的静态资源;2)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内容的在线优秀教师资源;3)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互式教育信息资源;4)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的寓教于游戏形式的信息资源;5)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师生自主生成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
以上几类资源中,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本文与数字化教育资源不加区别讨论)?这是一个值得磋商的概念。中央电教馆王珠珠在《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一文中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一个教育产品,它包含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和作者(教师)的教育理念[1]。所谓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与学习者紧密结合,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的资源。同时在教与学过程中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能,才会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从微课到微课程 微课与微课程相比虽然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2]。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微课只有与学习任务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则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是一种过程性、故事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微课开发与制作是微课程开发与作用的必经阶段。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微课程是以若干节微课组成的专题式或主题式相对完整的体系,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优质数字化资源的特征可知,微课程属于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它要求突破传统知识型的静态化资源,是将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仅是一种特色资源建设途径,还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变革,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手段。
具体来说,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件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可以解决的问题。
2)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因为微课程内容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3)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以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传播。
4)视频形式,不易侵权。微课程最终都是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现代各项技术的发展使用视频类资源制作、存储、传播更方便,同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视频类学习资源处于戴尔“经验之塔”的中下部,提供的是直观具体的学习经验,此类学习资源更易于学习者接受、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视频类资源在传播共享的过程中易于保留原创者的知识特征,更易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5)方便共建,易于共享。微课程作为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有着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些优势: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时间短、任务小、易传播,微视频深受学生欢迎。微课程的开发易于被教师掌握和认可。
2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模式实践探索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从平台资源、空间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共建共享探索。较成功并值得推广的共建共享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内校级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区域范围内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相同水平、易于组织管理、便于沟通协调等特征。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属于“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种教育”“一校两制、一校两牌”的办学格局和模式。随着电大的发展,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电大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学员的学习需求。仅靠中央电大统一建设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省级电大体系下各区电大现实的需求。而高职教育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尤其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已得到优先发展。这两种办学体系的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通过共建共享达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与课程这两种途径实现资源深度共享。
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笔者同时是这两个教学体系的课程负责人,担负着两种教育模式相同专业相同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任课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测评等任务。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校级重点课题指引下,建设的任务包括平台建设、学习空间建设、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其中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是以应用为导向,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高度融合,微课程资源建设突出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指导思想来源于课堂和工作实际,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打破资源静态、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措施,通过全区师生共同参与、共建资源、不断积累和优化、共享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资源的滚动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程是重要载体,改革实践中着力体现职业性,资源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课程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主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大任务小步骤的教学活动设计、“牵着走—讲步骤、扶着走—讲思路、看着走—讲要求”三步实验教学法改革、“会做、知错、改错”三层职业能力培养[3]。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筑牢学生的职业根,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同时也是建立在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框架下展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此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和电大学生开设目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也不尽相同,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教学相互融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教学中进行反思——总结最有价值的经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8年至今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有:大任务小步骤——将复杂的操作任务切分为较小的步骤向学生操作演示指导,讲练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以便于学生掌握;录制短视频教学——验证性的、常规性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通过录屏工具录制下来,学生观看视频后会很快掌握要领,提高课堂效率;典型错误广播演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软件参数设置、软件环境等原因引起操作上的障碍和困难,个别错误进行单个指导解决,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全班演示指导解决问题。
电大教育与高职教学虽然是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但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得出不同的实践经验:电大教学采用的是面授与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学员在学校实训室学习没有障碍和困难很小,但在家由于各自学计算机和软件平台及网络等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操作和学习比较困难,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又因学员统一面授学习时间有限,就在网络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多引导学生提交和交流学习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步骤与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会计信息系统此课程在两种不同教学体系下有着一个共同点:学习者最需要的不是验证型的学习指导资源,而是解决问题型学习经验资源。
2)将经验总结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与方法。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某种情况下比知识型学习资源还重要。可将其分为设计型学习资源和非设计型学习资源。所谓设计型,就是指导教师根据经验对易出错的业务操作步骤不直接讲给学生,而是留给学生进行正常操作,当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给予指导解答。根据指导经验直接强调操作要领,学生也不会特别重视,因为学生没有“错误的经验”,在实践操作时仍然出错,出错时还要再演示解答和解决问题。而非设计型就是一种更真实的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对这类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是不能设计、也不便于设计的,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听起来会更加认真,因为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实际、更有用。
3)对成果进行共建共享式微课程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形成微课程。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微课程开发,就是对往年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整体设计、统一管理、系统开发、使用中评价、进一步优化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这些第一使用者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建设促进学习,通过共享提高效率。学生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培训活动改革经验。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难得多,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完全讲,也必须要先做一遍再去讲,这样就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对培训活动安排加以调整,教会学生思路与解题方法,学生分工操作并把操作步骤和过程进行录屏,然后集体互相广播展示共享;学生做不出来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录制,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目的。
教师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电大开放专业教师教研活动和高职教育教师课堂经验总结。随着微课程在国内的兴起和实践,教师参加相关微课程培训之后,有着共同的需求目标,就是急需开发一列解决问题型的短教学视频,应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校级资源建设项目“会计信息系统常见问题与解决”微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引导下,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任务的安排,微课程开发不仅作为一个开发项目,而且作为教研活动,统一规划微课程开发,课题任务、分工、网上讨论、搜集数据按照微课程开发流程进行系列化开发。
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只有先共建然后才能共享。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教师和学生从使用者、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转变。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记录与总结,是开发微课程的第一手数据。学生参与微课程开发的实践,可分为记录学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录制解决问题的过程三个层次。最后在网上教学活动讨论区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学习经验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使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操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进行解决,是微课程录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主要任务有设计并解决问题、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分工协助录制高质量系列微课程。
3 总结与展望
微课程是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特征的新型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使用者更好、更广地使用这一资源,除了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资源外,还要考虑微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活动改革,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平台的建设,先后经历自建阶段、付费购买阶段、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微课程的生命力在于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来源于课堂实际,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使用者才会主动去使用。在开发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一门课、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教师按照项目开发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建共享。
微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需要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静态资源为基础,以动态生成性资源为建设重点。这不仅是微课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助推器。优质信息资源应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改革先行,以建促改,以改促优,边建边用,滚动发展,让微课程从竞赛型、展示型应用转变到常规型、课堂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
2005(5A).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付奎亮.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三段式”动态实训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