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研究现状探析

2016-11-19 08:41李雅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翻转课堂

李雅丽

摘 要 为了了解和分析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发现,现在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力量集中在“设计”和“应用”这种翻转模式的比较多,“反思”和“评价”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关键词 翻转课堂;内容分析;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12-04

1 引言

翻转课堂近年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它最初的构想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Woodland Park)的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这两位化学教师[1]。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与之相关的研究与日俱增。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实现三种翻转:教学结构翻转,即由传统的“课堂讲课—课外作业”翻转为“课外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它的本质就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教学方式翻转,即翻转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课堂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模式;师生角色翻转,即学生成为整个过程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2]。

在这种形势下,关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已经变成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如何?翻转课堂在各个期刊的发文量如何?第一作者的地域分布情况是怎样的?第一作者所属的机构情况?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范畴主要有哪些?为了解国内翻转课堂应用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情况,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与文献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翻转课堂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对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我国教师翻转课堂应用能力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情况。具体目标细分为翻转课堂应用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研究的学科领域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是针对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文献研究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阅读和分析,以形成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本文结合两种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力求研究的结果更加真实全面。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 2013。

3 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内容分析类目的确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研究的内容 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来源。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择“期刊”“高级检索”,篇名为“翻转课堂”,勾选核心期刊,时间截至2015年4月15日,共检索文章129篇。剔除3篇重复,将剩余的126篇相关的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笔者对126篇文章按照不同的类目表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可得到下文几个图表。

翻转课堂应用研究的发展概况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是在2000年[2];2004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为了方便给远方的表妹补课而选择录制教学视频然后传到网上,让表妹观看学习,并且效果不错;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在我国实行翻转课堂取得效果比较好的是重庆聚奎中学和山西运城的新绛中学。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4年,我国研究翻转课堂的人数在极速增长,可见我国的专家学者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关注度在增强。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期刊发文量 如图1所示,其中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发文量大于3篇的期刊有10个,其中发文最高的是《中国电化教育》,其次是《电化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研究》等。在这些期刊中教育类期刊占绝大多数,因此可以认为翻转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翻转课堂的推动主要是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的,而教育技术领域主要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想要借信息技术的趋势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可见文献集中在教育期刊上也是合理的。

按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地域分析 从图2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的研究者的分布面是比较广的,但是地域分布是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这三个省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为42篇,其比例高达33.3%;其次是河南、广东、四川和浙江等地区,俨然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并且拥有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和电教馆,同时也是教育发达、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的地区,当然在这些地区也能很好地对外交流,从而吸收新思想和新理念,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

第一作者所属的机构多于1篇 如图3所示,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居于榜首的是西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教育学在2012年《中国大学评价》最强高校排行名列第三名;华东师范大学就是教育技术的“名牌院校”,发文量也仅有4篇,说明对这种翻转课堂的模式研究还不是很多,只有少部分专家学者在关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其次是北京联合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各发文3篇,其他的各个机构只有一到两篇。就目前的状况可以看出,我国专家学者研究翻转课堂遍布于全国各大学校,说明从国外引进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横向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虽然我国研究翻转课堂的总数量在近几年内增长很快,但具体到某一机构,只是停留在知道这种模式的存在,而对这种模式的具体应用以及它在我国适应度等一系列问题,都只是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力量深入研究。

依据学科分类 如图4所示,在统计这些文献时,笔者发现有一些文章不是针对一门学科来研究,而是就其定义、意义或者是一些思考和反思,是对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否应该全盘接受,适合应用于哪些学科,适合在哪个教育阶段进行翻转等一些列问题的思考。所以在统计时,笔者没有把这些文章包含在内。

由图4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科,应用于计算机学科和语言学科的比较多,都占总体的24.5%。查看相关文献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现在的研究发现,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适合于操作类的课程,又由于教育技术领域主要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出现新的模式就大胆尝试,恰好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中操作类的课程也比较多,这种新模式正好符合这个学科的需求,所以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中应用这种模式比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语言学科方面,英语学科应用得最多。这是因为英语学科要求听、说、读和写各方面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由于课时有限,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提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就大胆尝试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

笔者查阅文献也发现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也有应用。其中在教育学科中应用比较多的是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如Flash,还有一些实验操作课等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而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和数学都是教育技术的传统优势学科,运用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就相对比较容易,而且这些优势学科的资源非常丰富,这样就会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进一步促进这种教学模式在这些学科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研究主题的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这就确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可以说翻转课堂既顺应了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令人乐观的教学效果。也正基于此,它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吸引专家学者的关注。

如图5所示,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研究主题的类目标中,理论研究主要是侧重于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特点、意义以及翻转课堂的本质。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主要核心还是课下学生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主要是微视频),课上先自己探究;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的流程来阐释翻转课堂。当然也有部分专家学者的阐释与之有些不同,但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不变的,就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

从图5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研究翻转课堂设计的占到整个研究的28%。关于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种翻转模式与某门具体的学科相结合。其中,大部分在介绍以及试图探索一种普遍的模式,杰姬·格斯丁(Gerstein,2011)构建了一个环形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张金磊等提出“反转”教学图示[5];钟晓流等人提出“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等等[1,3]。笔者认为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因为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面对的是不同的学习者,他们存在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视情况、场合、学习者等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翻转课堂应用的研究占39%,他们主要是探索翻转课堂这种模式如何很好地应用于某门学科。有的专家学者采用等组实验来探讨翻转课堂模式是否适用于这门课,如果在最后的测试中,实验班的成绩高于控制班,就说明翻转课堂这种模式适用于这门课。更多的一些专家学者是先提出翻转课堂的一些优点或者先介绍传统课堂的不足,然后介绍翻转课堂运用于某门具体的学科,最后通过一些评价、测试或访谈来调查这种模式的效果。还有一些是介绍翻转课堂这种模式与一些方法相结合,如翻转模式与导学案相结合等。在应用这一模块最多的落笔点还是探索翻转课堂这种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

在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有少量的笔墨在写翻转课堂的评价体系,强调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完整,应改进,做到尽可能全面的评价[6]。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评价阶段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考量,从中可以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下一步教学做参考。还有少量文章在探究翻转课堂这种从国外引进的模式是否真正适合我国的教学,能否实现本土化等问题,提出一些想法。笔者认为就这种翻转模式不能全盘吸收,教学中的诸因素都需要考虑,不能想当然地为了追热而在教学中随意采取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所以实施者在实施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4 研究结论

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阅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国内近三年研究翻转课堂的专家学者的人数以及发文量在增长,其在核心期刊中发文最高的是《中国电化教育》,其次是《电化教育研究》《现代中小学研究》《教学与管理》这些期刊。

2)从论文第一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到,论文的发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这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且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的地区。

3)在学科方面应用翻转课堂比较多的是计算机学科和语言学科,这与教育技术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4)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应用与设计方面,评价和反思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在应用这一方面,大部分在阐述应用翻转课堂到某具体的学科,试图在说明这种模式应用到该学科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设计方面主要是阐述一些或列一些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相应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无论是在某门学科中应用这种模式,还是依据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这些敢于尝试的勇气和魄力是值得肯定的。

在我国,由于经济、文化、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不尽相同,翻转课堂还处于“试水”阶段[6]。因此不能盲目跟从,而要遵循我国教育的发展规律,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尤其是在教育这个领域更应该慎重抉择,更何况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来证明的。如果盲目改革,不但影响个人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地选择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本土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

[2]钟晓流.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1-62.

[3]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9):59-64.

[5]朱宏洁.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3.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翻转课堂
南乐《目连戏》文献研究综述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