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胶东
摘 要 在了解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影响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原因,并对提高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19-03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LIANG Jiaod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vocational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and studie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信息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对听障学生也不例外。培养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他们共享社会进步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有利于他们提高语言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他们提高自主创新和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并自食其力。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出信息素养的定义,即: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信息素养的概念也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1]。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现代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信息素养包括一个人对信息的基本认知,对自身信息需求的正确判断,对所需信息的获取、组织、评价和利用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支撑信息行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等。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首先要有信息意识,知信息需求,能信息定位,懂信息意义,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性;其次,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获取、评价、组织以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第三,能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伦理和法规等。
2 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2009年,国办发〔2009〕4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展与残疾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课程,在教学中要普遍运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化技术[2]。多数特殊教育学校都根据文件精神,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中高职院校的听障学生通过参加学习,能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与传统教育相比,听障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与他人的交往更加方便了,然而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意识淡薄,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动性 信息意识是信息在人脑中的集中反映,是个体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个体感知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对信息价值的有效判断等。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只有有了信息意识,才有可能去获取信息、利用信息。通过对听障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中高职听障学生上网比较方便,上网频率也比较高,但是在对“上网干什么”这一问题的反馈中,多数学生会选择交友聊天、打游戏、随机浏览网页等,极少学生具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缺乏自觉收集信息的能动性,更没有养成主动利用信息的习惯。
文化基础不高,信息知识薄弱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知识是良好信息素养养成的基础。要想成为一个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首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然后才有可能将信息知识转化为信息能力。大多数听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信息知识,调查发现,半数听障学生不会使用WinRAR等常用工具,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查找、安装自己所需要的应用软件,会安装计算机系统的人数更少之又少。多数听障学生对知识产权、计算机安全、信息污染等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极少学生会主动学习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在网络功能方面,多数学生会聊天、打游戏、浏览网页,但极少学生了解教育网站、学习资源等[3]。
信息能力较差,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能力是一个能力集群,包括发现、获取、评价、管理、利用信息的能力集合。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大多数听障学生都感觉无所适从,因此选择避而远之。他们不知道这些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了解查找信息的方法,不能批判地评价信息,不能有效地加工信息,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在调查中发现,当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影响之后,绝大多数听障学生渴望了解信息知识,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并希望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信息道德缺失,安全防范意识有待增强 信息道德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调查发现,大多数听障学生不了解信息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拿来”主义普遍存在,剽窃、盗取他人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生虽对网络信息如网络购物表现出不完全信任的态度,但对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免疫力,安全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3 影响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原因
听障学生自身的特点影响信息素养的养成 中国有句古话叫“十聋九哑”,听障学生由于听力受损阻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大多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听障学生虽行为表现外露,好奇心强,但是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不能有效驾驭新知识、新事物,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不高,自卑情绪严重,自信心不足。信息技术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听障学生缺乏抗挫折、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利于信息素养的养成。
学校教育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存在偏差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人员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存在偏差,要么把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位到文献检索[4],要么把信息素养归类于计算机操作水平,忽视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大多数教师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少、时间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局限于计算机的简单操作等,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教育对教师要求的最好比喻。目前,各中高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传统教育的半成品,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正是信息素养缺失的教育,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加上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入职之后,缺乏必要的学习压力和动力,参加在岗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他们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能力不高,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严重阻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外部信息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义务,更需要家庭、社会外部信息环境的支撑。部分听障学生家庭困难,缺乏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条件;部分听障学生的家长信息素养薄弱,把信息素养等同于计算机操作,把计算机操作等同于不务正业。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唾手可得的信息技术环境还不够完善;受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成员信息素养的提高。
4 提高中高职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5]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确定符合听障学生特点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起着引领、调控和评价的作用。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要结合听障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信息意识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勇于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挑战,帮助他们建立乐于获取信息的意愿,指导他们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信息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理论知识,了解信息源和各种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信息能力方面,不仅要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并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完成康复训练、学会与他人交流、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会学习,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信息伦理方面,自觉遵守信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懂得尊重和关怀他人,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优化信息素养培养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发展新技术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举足轻重”[5]。教师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高职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和信息素养的终极目标,教师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投身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主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从转变观念开始,系统掌握特殊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知识,紧密结合学科知识,强化教学能力,想方设法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
2)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把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听障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为信息技术课程分配足够的学时,重新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信息素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充分了解各种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学习,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解决学科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积极探索,加强研究,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在遵循一般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认真研究听障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寻求适合听障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由于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信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6]的方法。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鼓励他们自主探究,为他们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采用程序教学的方法,小步子、多步骤,及时强化和反馈。此外,根据听障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用直观、可视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取代抽象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也可以通过模拟职场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就业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促进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有利于提高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中高职听障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是提高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保障。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规划、统筹发展,加大投入,逐步推进,重视信息环境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其次,重视教师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自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学生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第三,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听障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信息社会做一个知规则、懂礼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营造良好的外部信息环境,促进听障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家庭、社会是听障学生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提高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样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家校互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在家长的监督和正确引导下,规范听障学生信息行为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未知世界。
其次,积极发动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建立健全网络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挥网络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听障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构建民主、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
[2]刘建荣.聋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3]江梅.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4):7805-7809.
[4]周德富.浅议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策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5-38.
[5]孙其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6]俞玲玲.当信息技术走进无声的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