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成因与对策

2016-12-20 22:02汪邃世
甘肃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成因对策

汪邃世

【关键词】 听障学生;自残;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21—01

所谓自残,是指人对自身肢体的伤害。听障学生由于认知途径的缺陷和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是非观、价值观、审美观较之普通人有明显的差异和弱势,经常会出现自残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要对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纠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听障学生自残行为成因分析

1. 内因性自残。这种自残行为大致可分为发泄性自残、自尊性自残和策略性自残,是不良情绪长期累积而没有发泄渠道的结果,在听障学生中表现得较为频繁。

(1)发泄性自残。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常以毁灭来发泄内心的愤懑。负情绪达到极致时,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这种听障学生起初会以破坏性行为损坏物品,动辄发怒,其行为制止不当或不被人重视时,将会逐步发展成为自残心理,进而出现自残行为,以引起他人注意或关注。如,听障学生李某,男,14岁,好动,小时候经常损坏公私财物,也常常受批评。由于他的行为司空见惯,老师、同学都熟视无睹了,也疏于及时追究。有一天,他将刀片顺着胳膊深深地划了一道五寸多长的刀痕,缝合了七针。

(2)自尊性自残。每个人都有渴望被人尊重的需求。美国著名哲学家马斯洛需要金字塔中的尊重的需要,就是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和成绩。尊重需要的满足,将产生自信、有价值、有能力等积极感受;反之,这种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等负面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负面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残行为。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破罐子破摔”或“自暴自弃”。

(3)策略性自残。通过自残的过激行为达到索取目的。这类听障学生往往从小受到家庭的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出了一些诸如懒散、吸烟、撒谎、偷摸和寻衅闹事等不良行为。这类学生规则意识差,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如,听障学生李某,男,15岁,性格温顺,情绪变化大。小时候,为了满足要求,以哭闹、就地打滚等耍赖形式来要挟大人已达目的。长大后得寸进尺,则以割腕、大腿上扎刀等自残形式要挟亲人。

2. 外因性自残。这种自残行为由外界偶发性原因引起,也可称之为转移性自残。这类孩子调皮捣蛋,性格倔强,自身条件较差,力量弱小,和同学不友好相处,内心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做出错事后,起初往往会以退学、不肯承认错误或拒绝交流、哭泣等方式来逃避责任。在事实面前,会以自残形式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达到卸责的目的。

二、预防听障学生自残行为的对策

1. 强化正面疏导。这种方法就是行为矫正学上的正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受教育者每当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教育者采取奖励的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首先,特教老师要有一双见微知著、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慢慢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次,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团结,让助人者切实体会到帮助了别人,愉悦了自己,让受助者也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有机地融入到班集体之中。最后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具备正确的道德意识,才能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才能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进而纠正不良行为。教师要抓住道德认知环节进行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使其自觉产生“悔过感” 、“内疚感” ,要使他们深刻到感受家庭、学校对自己的期望,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 ,努力使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适度的惩戒。个体在某一情景做某件事后,立即招致某些厌恶结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景时,再做这种事的机率就能降低,即所谓惩戒的教育作用。惩戒教育作为纠正不良行为的“堵法”,一定要建立在正面疏导教育的基础上。再者,惩戒要适度,切不可简单粗暴,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惩戒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正面疏导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无果时;二是以尊重受教育者人格、呵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前提;三是要与家庭教育和班集体的帮扶教育相结合。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听障学生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聋人教育中的手语与文字结合模式的研究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听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