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2016-11-19 10:15蒋远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观察力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蒋远蓉

【摘 要】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学生培养观察力的途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生物教学;观察力;培养方法

观察力是创新活动的开端与源泉,观察力的敏锐性、准确性、全面性等品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观察能力品质,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深刻而可靠的感性认识材料,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常常要展示直观教具,这时教师的语言不是直接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启发和指导学生观察的手段。例如,我们讲到叶的构造时,一边指示挂图的有关部位,一边讲述和提出问题:“这是叶的上表皮,这是叶的下表皮,请同学们注意它的细胞排列情况跟里边的细胞排列有什么不同?”“在表皮上,细胞都是相同的吗?”学生又一次观察、思考回答:“上下表皮之间是叶肉,请同学们注意它分几层,各层细胞及其排列情况谁能看出来?”如此,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是教师启发和指导学生观察的常用手段。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力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微观领域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提示了各种生命奥秘,学生了解生命本质必须能够进入微观世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展示却显得无能为力,信息技术却提供了这种可能。并且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把物象放大,看起来清晰、明确,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理解。例如,“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这样一些画面: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每一区域内的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此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而且节约了教师讲解概念的时间,又可使枯燥乏味的术语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把死教材变成活教材,充分发挥了直观的潜化作用。

三、运用课堂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

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活动,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活动,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观察和思维得到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的行为。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先制定好周密的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观察重点,然后制定观察步骤。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客观事物并不都产生知觉,而只是对其中少数客观事物发生兴趣,然后作出观察行为,产生知觉。若要求学生对观察对象作出正确观察,则必须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观察重点,然后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按照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持久、敏锐的观察能力。例如,观察蚯蚓这一实验,目的是学会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学会观察蚯蚓的运动,学会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观察重点是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情况和对刺激的反应。观察步骤:①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怎样区别蚯蚓的前后端和背腹面?用手指在蚯蚓身体腹面抚摸,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蚯蚓的体壁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②观察蚯蚓的运动。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动?移动时有没有声音?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看它移动的快慢(与它在粗糙纸上的运动做比较)?③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用手指轻轻地触动蚯蚓身体的各部分,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把浸过醋的棉球放在蚯蚓身体的前端附近,然后再把棉球放在蚯蚓身体的后端附近,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再用这个棉球触及蚯蚓的体壁,看它有什么反应?用手电筒光照射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央,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力

课外观察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继续。通过教学课堂准备等途径让学生在课外观察中,扩大知识范围,加深对课堂知识不断深化,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求知识的途径。生物园地的建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产物。其作用是:让学生亲自栽种培养,观察它们的成长,让学生从辛勤的劳动中亲眼看到活的植物与标本,并为课堂教学提供实践的场所和观察的实物,有效地推动了生物课的教学,又有助于学生对植物基础知识的消化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可随时在园地里采到教学演示的实物,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和田间观察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植物部分基础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在讲到储藏根与直下茎的区别时,同学们一时弄不清这个问题,我们将学生带到田间把新鲜的马铃薯、胡萝卜分给学生,让学生观察马铃薯有顶芽和侧芽并有节,而胡萝卜则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了印象,学习效率自然得以提高。野外观察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识别动、植物,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进行杂交实验,生态调查都要在野外进行,所以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进行野外观察。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时,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因此,课外活动和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对于建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当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各自带来的绿色的池水时,发现了衣藻、小球藻、草履虫、变形虫等藻类和原生动物。想不到平时司空见惯的池水中竟然还有这么多未知的东西,学生们顿时兴趣大增;在春游野炊等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讲解其中的生物学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在观察稻和稗草后,学生在农业劳动中能准确地识辨,并能讲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得到了家长的赞扬和肯定。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使他们学到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感受到新奇和新鲜,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方法途径也很多,我们应将此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功能和大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路新菊.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观察能力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9)

[2]罗珍.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N].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1-08(25)

[3]罗爱民.生物教学中培养观察力的途径和方法[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0-04(238)

猜你喜欢
观察力生物教学培养方法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