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贤
【摘 要】农村学生由于受观念、环境、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淳朴、憨厚、害羞,导致怕说,致使其口语表达能力差,交际能力弱。因此,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口言表达能力,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有研究表明:语言表达能力将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健康。由于农村孩子没条件读书看报,视野不够开阔,知识面狭窄,对一些新生事物了解相对较少,加上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自身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尽管能表达出来了,仍是零碎和杂乱的。以上原因,致使他们口语表达能力差,思维能力弱。培养他们的口言表达能力,对于农村中学语文老师来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极大的影响。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既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更不能是漫无边际的神侃,而应是善于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信息,让他们感知和领悟。
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必须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教师要多阅读、多思考,多付出。要学生讲好普通话,教师必须讲好普通话;要学生说话注意语言美,教师必须有优美的语言。教师不能做到,学生也就不会达到应有的要求。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有人说:“教师对知识的迷恋会令孩子们折服。”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为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付出心血和汗水,他的学生也一定会逐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敢说、爱说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做某件事不如爱好做某件事,爱好做某件事不如以做某件事为乐趣。它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有时候,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因素,一部分学生怕回答问题有错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特别是九年级学生,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或者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干脆不做声,更不敢主动参与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对回答出错或意思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应简单冠以“自甘落后”或“不可救药”之类的定论。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及时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良好习惯。只要学生大胆“说话”,教师就应该积极肯定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要有耐心等待,让他们把话讲完,不要怕耽误时间而放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
三、加强朗读训练,说好普通话
农村学生知识面窄,社交缺乏,普通话水平低甚至不会普通话,加之交际时不能说。农村与城市相比,信息传递慢,交通不便利,设备不齐全,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窄,见识少,社交也相对较少。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接触得多的就是老年人和孩子,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不能得到新的信息和知识,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普通话水平低,甚至不会说,并且方言方音浓,“唱读”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坚持说普通话。农村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普通话水平偏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正确朗读,读好字音、说好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学生也要做到坚持说普通话,做到敢说,不怕被人笑话。尤其是在上课时,无论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都应当坚持使用普通话。这样坚持的时间一长,就会逐渐养成习惯,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进行文明交流。农村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会有不分场合胡乱交际的情况。因此,学生在交际中应当注意交际对象和场合,并且合理运用交际语言。要分清正式的交际场合和非正式的场合,它们各自使用什么语言,对于有不同背景的交际对象能使用不同的交际语言。
3.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应该学习正确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例如,看一本好书或者一部精彩电影,许多同学看完后感慨万千,却只能反复用“真好看”表示,不能分析精彩在什么地方,不能将书面语言迁移,并用口头语言来表达。
四、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说、善说
1.通过复述课文,续编课文培养表达能力。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主学生复述课文,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凡是讲读课文,我都要求學生在字、词过关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做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讲述流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续编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学到的词语、句式、布局谋篇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口头语言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2.课前说话训练。这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可以进行,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简述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在课上演讲,教师最后作简短评价。这种演讲是一种高层次的训练,要求学生针对同学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即兴发挥,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举行辩论会。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结合,选出代表,分成正反两方,面对面坐着,创设一种辩论会的气氛。辩论开始时双方可先表明基本观点。辩论过程中,正方、反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然后让学生评议、打分,这时学生的情绪会异常高涨,兴趣浓厚,人人跃跃欲试。最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注意扬长避短,使辩论课达到理想的效果。
4.竞赛活动。初中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争强好胜,有竞争意识,他们对竞赛活动总是热情很高。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表达,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
5.建立学校广播室。教师可利用学校广播室,定时开放校园广播,并实行班级轮流值班,定期评比,形成浓厚的口语交流环境。
6.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实际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如教师可让学生对某种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完后,让学生在全班里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和看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贵在坚持,需要长期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语言训练的主要材料,学生是训练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只有充分重视,精心设计,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受益,成为素质全面的创新性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