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的影响研究

2016-11-17 01:04尹水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依从性

尹水平

【摘要】目的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方法 对实验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进行患者数据统计,结果 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增加心内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7.0.02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逐年步入小康水平,随着人们生活的优渥,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严重影响了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该类疾病病情较长,难以痊愈,并发症较多,死亡率也相对较高,且此类疾病越来越年轻化,青年人劳动力的不足,为当今社会增加部分重担,造成社会劳动力的缺失。近年来,长期服药是治疗心内科疾病的重要手段,长期服药,而由于长时间的服药控制病情,许多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开始降低,使治疗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究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当今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经研究发现,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大大的加强心内科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疗效大大提升,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的男65例,女35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61.5岁±5.8岁);心绞痛17例,心律失常20例,急性心肌梗死者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5例,慢性冠心病17例。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5岁±5.5岁);心绞痛20例,心律失常19例,急性心肌梗死1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3例,慢性冠心病20例。控制两组患者的自变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进行每组规定的治疗护理方式。所有患者入院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认知干预

人们对于心内科疾病认识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患者是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方案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改善患者对该类疾病的意识形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该类疾病,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是十分有必要的。

认知干预护理中最首要的任务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心内科疾病的详细情况,补充正确的与心内科疾病相关的信息,杜绝患者在不了解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产生心理负担,同时告诫患者谨遵医嘱对治疗康复的重要程度。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之后,还要对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对患者进行精神层面的干预护理,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以及身患疾病后形成的消极情绪等信息,为后续的认知干预护理奠定基础,避免患者在认知干预护理的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进行认知干预护理的相关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行为状态,以及情绪波动等情况,与患者进行适度的沟通,便于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护理行为。对于缺少陪护的患者要提供更加细致的护理以及沟通,疏导患者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治疗抵触心理,向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放松身心,让患者体会到认知干预护理治疗时医护人员的真切关怀,使其建立医患和谐的思想模式,配合治疗,杜绝心理问题的产生。

(2)行为干预

患者自身的行为习惯模式对心内科疾病的恢复情况有着十分关键的联系,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错误的服药习惯都会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康复,因此,医护人员若想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要详细记录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服药习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的过程中,要巧妙的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健康的行为对康复的辅助作用,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服药习惯,向患者介绍正确服药方式在配合治疗方面的关键性。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在饮食以及运动两个方面开展,要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并为其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个人情绪变化,保证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接收生活指导行为。敦促患者养成健康的排便行为,对于心内科疾病患者若出现便秘的情况,会使机体出现内压升高的现象,更易诱发疾病并发的几率,出现不良的后果。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中,应叮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配合适度的胃肠运动,促进肠蠕动,避免便秘的出现;在对患者进行服药习惯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好定期跟踪式的状态记录,使患者按照合理的服药方式服用药物,增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大大的提升对心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同时为医患人员以及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提供更为详实的康复数据。

1.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跟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统计分析患者的对护理干预的评分,按标准的对照分值表进行自行打分,分值在90分以上定义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护理实践的不断发展,探索新的护理方案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石丽华,余凤嫦,陈红敏,许晓双,侯春艳.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全科护理,2016,06:605-607.

[2] 张 霞,张运生.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3:2498-2499.

[3] 曾 颖.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