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创设情境方面要注重立足文本、适时适度、有的放矢。唯有如此,才能使情境创设不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为优化学生阅读学习效果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64
情境创设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进而起到深化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情境而情境,所创设的情境不仅无法为优化阅读教学服务,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莫要让情境创设流于形式。
一、情境创设要立足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切体验,有些教师常爱采取设身处地唤醒学生经验或者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来教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学生生活情境的引入下,有些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内容明显与教材内容脱节。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实际感受,而且耽误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定要立足于文本。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珍珠鸟》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如果给你一只小鸟的话你准备如何对待他?”在教师有意识的情境创设中,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起来。这个说要准备一个什么样的笼子;那个说要准备怎样喂小鸟。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学生谈论的内容显然与文本教学无关,偏离了课文教学的主旨。在《珍珠鸟》的情境创设上,教师不妨这样进行:“同学们喜欢鸟吗?瞧,多么可爱的一对鸟(图片展示)。那么,围绕着珍珠鸟,课文写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呢?”这样的情境创设既直接,又自然,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可见,只有真正立足文本,从文本实际出发,才能使情境创设真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服务。
二、情境创设要适度适时
在如今的公开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离开了多媒体,课堂教学似乎就无法进行了。更有甚者,有些课堂似乎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会引入一些情境,在这华丽花哨的情境中,学生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品味。长此以往,这必将成为学生深度阅读的阻碍。因此,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一定要适时适度。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教学一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师主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入:“你们是怎样切苹果的?把自己准备的苹果拿出来,大家切切看,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马上投入到具体的切苹果的操作活动中。在学生切完苹果之后,对照着学生的观察,教师又让他们结合刚才的实践活动阅读课文。过了一会儿,教师又提出:“你知道其他水果切开以后是什么样子吗?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切切看。”在这儿,由于教师滥用情境创设,把阅读课上成了“四不像”。这显然违背了阅读教学的初衷。其实,对本节课来说,仅仅创设切苹果的情境就可以了,之后教师的滥用情境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没有任何意义。
可见,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务必要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创设的情境合理有效。
三、情境创设要有的放矢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爱采取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境创设并不是可以随意而为的。如果教师脱离了教学的目标或宗旨,漫无目的地引入情境,那么,这种情境将会流于形式,很难真正激发学生去思考,也很难提高阅读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颐和园的景色。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吸引学生视线的作用,但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来说,大可不必。这是因为,基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要求,教师还是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挖掘与品味上。结合这点,教师可以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说只要跟着儿童就不会找不到春天呢?”在这样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能够马上进入积极学习的氛围中,从而为提高阅读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上文所说的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不强,且耽误了学生真正深入文本、阅读品味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学的目的性一定要强,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只有针对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学生着想、优化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目标。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师不应过分注重外在形式的华丽。我们只有真正静下心来,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基于文本,立足教材,适时适度,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