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获得更高的就业起薪?

2016-11-10 18:15杜江张东明
宏观质量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

杜江+张东明

摘 要:教育的结果公平不应局限于教育机会、学业成就等方面,还应延伸至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求职与起薪表现。2012年,李宏彬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官员的政治资本对子女就业起薪有溢价作用。本文利用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数据,对此结论做了地区性检验,并引入了财富资本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高校毕业生中,官员子女起薪比非官员子女起薪高9-4%,这与李宏彬得出的15-1%有一定差距。此外,北京因政治地位、教育资源、经济发展、人才密集的特殊性,大学生就业起薪的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公平化的特点:政治资本、财富资本均有显著的工资溢价,但程度明显低于全国;肯定个人拼搏意义,学校质量、学习成绩、社团工作等人力资本对就业起薪有正向显著影响;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地位和父母受教育年限也不同程度影响着就业起薪。

关键词:就业起薪;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工资溢价

一、问题提出

1999到2006年的高等教育扩张,给社会上层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社会下层,这种收益差异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上,还存在于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表现中(Shea,2000;金久仁,2009;张翼,2010)。即便教育机会相对公平,教育结果也会存在不公平,是什么造成这种“持续性”的收益差异?讨论教育结果公平,不应再局限于教育机会、学业成就等方面,应延伸至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和起薪表现,即考察什么影响着毕业生获取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沈悦英子,2011;Black et al-,2005)。

当下,社会对“官二代”、“富二代”的关注和讨论很多。2012年,李宏彬等在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表的Does Having a Cadre Parent Pay一文,聚焦父母政治资本的代际传递,利用全国性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官员子女的就业起薪比非官员子女的起薪高15-1%”的结果,并认为“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子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考虑到城乡差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途径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的特殊性(秦永、裴育,2011;沈瑞英、赵志远,2015),政治资本对就业表现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有所差异甚至失灵。因而,北京作为国内政治资本相对集中的一线城市,颇具进行区域性研究的价值。由全国聚焦到北京,这也是本文对李宏彬文章的一个回应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在“政治资本”之外又引入了“财富资本”这一影响因素,关注范围也扩展到北京高校毕业生中“官二代”和“富二代”这两个群体,尝试对李宏彬的研究范畴进行一定的扩展。

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人口学特征、家庭背景、在校人力资本积累、职业价值观和就业期望等内因;就读专业、就业地区、就业行业或单位性质、高校所在地、当年经济形势和就业政策等外因;个人形象气质、素质潜力等难以观测的其他变量。研究发现,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学特征后,毕业生在校人力资本积累不及家庭背景对起薪的影响;家庭背景尤其是政治资本还可以促进子女在校的人力资本积累(杜桂英、岳昌君,2010;陆寅申,2009;谭远发,2015)。这与李宏彬的文章结论部分一致。

由此,本文首先要验证北京高校毕业生中,父母政治资本是否如全国的研究一样会带来工资溢价、财富资本对于就业起薪是否也具有类似影响;如果这种区域性影响存在,则通过检验家庭背景对在校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从而排除人力资本因素对于家庭背景所产生工资溢价的中介作用,最终得到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对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直接影响情况。

二、变量与模型

人口学特征引入了性别、独生子女、少数民族等三个虚拟变量。性别是影响起薪差异的重要因素,男性毕业生起薪更高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家庭教育投资存在性别偏好,但是在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就业地区,性别造成的起薪差异程度可能会不同(杜桂英、岳昌君,2010);关于独生子女变量,我们认为计划生育减轻了家庭投资的性别偏好,可能会降低就业表现中的性别差异,同时独生子女因集中占有家庭投资,所以会比非独生子女有更好的学业成就,因此独生子女变量可能对就业起薪也有影响;此外,少数民族毕业生因国家政策、民族特长等原因,在入学和培养中享有优惠扶持,那么在初次就业时也可能占一定优势(陈江生、王彩绒,2011)。至于年龄因素,本文关注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年龄基本固定,故未将其引入。

家庭背景引入了政治和财富资本、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地位等四个变量,分属于家庭背景中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物质资本三个维度。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的求职行为更多依靠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亲缘关系),父母拥有的社会关系对子女就业和起薪都有着显著影响(陆寅申,2009),特别是政府工作且有较高职位的父母能动员和利用更多资源为子女就业服务(杨东平,2006),李宏彬等据此将官员父母的政治资本从社会资本中分解出来进行研究,近年“富二代”、“官二代”群体都因其家庭掌握着某种类型的社会资本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借鉴以父母职业类型分解家庭拥有社会资本的方法,用“父母至少一人为行政管理人员(处级或县乡科级以上干部)”代理了“政治资本”,用“父母至少一人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私营企业主”代理了“财富资本”;其子女分别定义为“官二代”和“富二代”。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彬等学者的研究将全部公务员都界定为“官”,而本文则对“行政级别”进行了区分,从而更能体现政治资本的作用;但这种分解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只能反映财富和政治资本的有无,而无法测量多少。另外,研究普遍认为父母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对就业起薪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金久仁,2009;张翼,2010),本文用受教育年限之和代理了父母的教育水平,同时囿于数据可得性,用家庭经济地位替代了经济收入(底层到顶层的5级评分)。需要说明的是,家庭经济地位(物质资本)和财富资本(社会资本)虽都是经济属性变量,但前者体现所有家庭的财产收入、消费能力或生活水平等普遍属性;后者专指少数家庭才有的积累、支配或创造财富的机会和能力。此外,经常被讨论的城乡背景变量,因有研究发现其对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而对起薪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岳昌君、张恺,2015),故本文不作讨论。

在校人力资本积累引入了学校层级、学习成绩、社会实习、社团工作、党员身份等五个变量。由于评测学生人力资本的维度和指标很多,有研究认为劳动力市场更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也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人力资本的关注顺序为学历层次、毕业学校、学习成绩、社团工作、技能证书、政治面貌、实习经历(岳昌君、杨中超,2012;李炜、岳昌君,2009;岳昌君等,2004)。本文研究对象为北京高校本科毕业生,学历层次固定且囿于技能证书数据的可得性,因此只选定上述五个主要指标代理人力资本变量。其中学校层级按照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民办院校、高职院校进行赋值评分,党员和实习为虚拟变量,学习平均成绩采用百分制,社团工作按每周参与次数分五档进行评分。另外,文理学科、就业地区和就业行业等影响起薪的重要外部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不作讨论。

基于上述研究问题和变量阐述,建立一个简单的实证研究的模型,假定就业起薪由下面的方程决定:

三、调查与数据

文章的数据来自北京教工委和北大教育学院开展的“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础情况、高中经历、学业参与、课余活动、教学评价、发展和就业等内容。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针对首都高校在校本专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首都高校为初级抽样单位,从中抽取985院校8所、211院校(不含985)16所、一般本科院校24所、民办院校2所、高职院校3所,作为5个抽样框;根据上年在校人数和学科分布、学年分布等确定抽样比例,将学科门类分为人文、社科、工科、理科四类,并覆盖在校生的各个学年,共调查了26233名学生,其中毕业生4651人。数据分布比例与北京院校类型和学科的实际结构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总体代表性。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了调查数据中选择就业且有实际起薪的3505名毕业生作为样本,如表1所示。我们从全样本、非“官二代”和“官二代”、非“富二代”和“富二代”这几个方面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均值比较。全部样本中有15-4%的学生符合“官二代”的标准,与李宏彬文章中全国毕业生14%的“官二代”比例较为接近;而“富二代”则占全部样本的13-3%(考虑到父母分别为官员和企业高管的情况,“富二代”和“官二代”比例有一定的重合)。

表1描述统计结果反映了“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其他毕业生之间的一些差异。从就业起薪看,“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平均工资分别为6250元和6332元,比全样本5754元的工资平均水平高出10%左右,在直观上,无论“官二代”还是“富二代”,其就业起薪比之其他毕业生都有明显差距,下文也将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验证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是否还具有工资溢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样本中理工科占44-7%,而“官二代”中理工科比例(31-9%)明显低于非“官二代”的理工科比例(47-0%),“富二代”选择理工科专业的比例稍多(40-5%)但仍低于非“富二代”(45-3%);这说明,具有“官二代”或“富二代”家庭背景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人文社科。

家庭背景方面,“官二代”家庭的平均年收入(145754元)要明显高于非“官二代”家庭(102061元),两者相差42-8%,相应地,两类学生对于家庭经济地位的自我评分也颇有差距;“富二代”样本也体现了类似的特征,且平均家庭年收入与非“富二代”相比差距更为悬殊(180226元比之于99460元)。另一方面,官员父母的受教育年限总和平均为28-04年,与其他普通家庭相比高出近6年,“富二代”的父母受教育年限总和为26-80年,虽然低于官员父母,但同样高于其他家庭(22-23年);可见在总体文化程度上,“官二代”和“富二代”家庭也都更具优势。

在校人力资本积累方面,比较“官二代”、“富二代”和全样本就读学校的层级平均分可以看出,“官二代”往往可以进入更好的学校(3-28);“富二代”次之(3-10),但与其他毕业生(3-06)并无悬殊的差距。此外,非“官二代”学生的党员比例仅为18%,远低于“官二代”28%的水平;“富二代”中的党员比例也相对高于非“富二代”(22%比之于19%)。同时,“官二代”和“富二代”在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平均次数均略高于其他毕业生。而从学业表现来看,各类别毕业生的在校平均成绩差别不大;在社会实习经历方面,除“富二代”比例稍高(70-1%)以外,其他各类毕业生同样没有明显差别。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变量指标上,“官二代”和“富二代”毕业生之间也存在有某种差异性。例如,“官二代”学生往往比“富二代”进入了更好的大学读书,且相对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专业,其中党员的比例也比“富二代”更高,而“富二代”的学生在校期间则更多侧重于参加社会实习活动。

四、结果与分析

(一)两种资本的代际传递:“富二代”与“官二代”

表2回归(1)中,引入了四个解释变量:政治资本、性别、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结果显示政治资本的系数估计为0-094(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政治资本的工资溢价为9-4%。由表1可知,“官二代”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地位更高,因此政治资本的正向影响可能是由家庭其他背景因素造成的,故在回归(2)中引入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地位变量;同时,为验证人力资本是否是影响起薪的重要因素,和政治资本能否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产生的中介作用影响起薪,故在回归(3)中引入学校层级、平均成绩、社会实习、社团工作、政治面貌变量;另外,回归(4)控制了就业地区、行业和文理学科的固定效应。根据表2回归(1)至(4)结果可知,政治资本对起薪的影响在0-094的基础上略有下降,保持在0-064%(在5%的水平上显著)。

而表3反映了加入“财富资本”后的情况,比较表2回归(1)和表3回归(1)发现,政治资本系数无明显变化,“官二代”、“富二代”的系数估计分别为0-083、0-108(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官二代”、“富二代”就业起薪要显著高于其他毕业生,即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的工资溢价分别为8-3%、10-8%。引入其他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变量,并控制外部变量后,表3回归(1)至(5)结果显示,政治资本、财富资本对起薪的影响同样略有下降,系数分别为0-059%、0-064%(在5%的水平上显著)。

从回归结果看,引入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年限之后,降低了两种资本的估计系数,说明解释了部分政治资本、财富资本的工资溢价,而在校人力资本积累的引入未造成估计系数的明显变化。即便存在其他如形象气质、能力潜力等不可观测的人力资本变量,但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剩余0-059%、0-064%的工资溢价是“官二代”、“富二代”身份所代表的政治资本、财富资本本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回报。

相较于官员父母利用政治权力、人脉关系、内部信息来帮助子女就业,财富资本的影响机制显得更加复杂,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但这些都是基于经验得出解释,其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政治和财富资本的工资溢价得以验证,启发我们思考以父母职业划分出的其他资本,如学术(教授、科研人员等)和技术(律师、医生等),是否也会影响子女就业起薪?

(二)在校人力资本积累:拼搏的意义

由表3回归(5)知,人力资本变量组中除政治面貌外,其他四个变量对就业起薪表现都有显著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首先,学校类型的层级每提高一个档次,对就业起薪就有5-4%的正向影响,即就读院校的质量和名气越好,就业起薪水平就越高,可见“名校毕业”仍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双证”的含金量不仅代表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努力程度和素质能力基础,还能反映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质量、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其次,学习平均成绩每提高1分,对就业起薪就有0-3%的正向影响,说明大学阶段的学习成绩或者成绩背后代表的专业能力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第三,不同的学科专业也被认为是一种人力资本,如常听到“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赚的多”这类经验,表3回归(5)控制了理工、人文社科这一学科变量后,发现结果并不显著,说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水平不受学科专业影响,也许理工科学生在薪酬上升速度和空间上有一定优势,但在就业起薪水平上却与人文社科学生无显著差异;再次,社会实习变量系数估计为-0-061、社团工作系数估计为0-027,说明北京高校毕业生参加校外社会实习会显著降低他们的起薪水平,而参加一定的校内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则会显著提高起薪水平,同为实践维度的两个变量虽都有显著影响,却有正负向之分。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以学校为平台的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学生是参与主体,对提升学生的组织领导、人际交往能力可能更有效,且时间、精力更容易分配而不影响学业;二是不能过分看重社会实习带来的回报收益,实习生一般很难接触单位核心业务,消耗了大量学习时间进行边缘工作,且很多学生实习单位和求职目标不匹配,这都对职业能力的发展锻炼无太大帮助,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在保证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内部性的校园实践经历的收益要高于外部性的社会实践。因此,对北京高校毕业生而言,要肯定在校人力资本积累的意义,个人拼搏和努力对就业起薪有着重要的作用。

表4为家庭背景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官二代”就读院校的质量更好,更愿意参加社团工作,且入党可能性更高;“富二代”在校平均成绩相对较低,倾向参加社会实习,也愿意参加社团工作。可见父母的政治资本、财富资本是可以显著促进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但是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的影响方向不一致,说明父母的职业背景和特点会对子女的成长方向和资本积累偏好产生引导性的影响。为了验证政治资本、财富资本是否会通过促进某些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对子女就业起薪产生工资溢价,分别比较表2回归(2)和(3)、表3回归(2)和(3),当逐个引入学校层级等五个变量后,政治资本、财富资本估计系数均无明显变化(表2 、3均省略了逐步回归),说明在校积累的人力资本都不能解释政治资本、财富资本造成的工资溢价,即政治资本、财富资本未通过在校积累的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影响就业起薪表现。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李宏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2015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数据,研究家庭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对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政治资本的影响与全国毕业生的情况一致,“官二代”的就业起薪显著高于其他毕业生,父母的政治资本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但从全国具体到北京,政治资本的影响程度明显减弱了。北京高校毕业生中,政治资本工资溢价程度要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北京:9-4%、全国:15-1%,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政治层级较高、权力资源集中,72%的北京高校毕业生选择留京工作,地方官员的政治资源在当地或省内或许可以发挥作用,到了北京则大多力所不能及了,从而出现地方政治权力和资源在北京“失灵”的现象;二是北京作为经济中心,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劳动力市场更加看重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能力,而非家庭背景。因此,北京稀释和弱化了地方性政治资本的工资溢价,类似地区可能还有上海、广州等政治、经济资源集中的城市。

第二,除政治资本之外,财富资本同样是影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重要因素。在引入财富资本之后,政治资本的系数并无明显变化,且两类资本均表现出显著影响,这说明“富二代”与“官二代”类似,相较于其他毕业生同样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溢价;而财富资本的影响作用甚至还要强于政治资本(财富资本工资溢价为10-8%,政治资本工资溢价为8-3%,在1%的水平上显著)。

第三,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本身对就业起薪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并非通过在校人力资本积累起到中介作用。虽然诸多人力资本因素对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都具有颇为重要的作用,这也肯定了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通过努力拼搏实现自我提升的意义。但在模型中引入在校人力资本积累变量之后,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的工资溢价作用尽管有所降低,但仍具有显著影响,这也说明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在剥离了人力资本因素之外,其本身对于就业起薪仍发挥着一定的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与全国相比,北京因其政治地位、教育资源、经济发展、人才密集的特殊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因素呈现差异化,公平化、多元化的特点。政治资本、财富资本都有显著的工资溢价作用,但政治资本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全国情况;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年限等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影响着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层级质量、在校平均成绩、社团工作等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就业起薪也有正向显著影响,这肯定了个人拼搏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应盲目地抱怨“读书无用”,将职业发展完全归之于“拼爹”。至少在北京这种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家庭背景对于就业起薪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通过努力学习考入一所好大学,并在学校积累人力资本似乎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从改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角度来讲,大学期间重实习、轻学业的观念并不可取,相对于过多过早地参加社会实习,在保证学业、提高成绩的前提下适当参与校内的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可能对未来的就业起薪更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江生、王彩绒,2011:《家庭背景因素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Chen Jiangsheng and Wang Cairong,2011,“The Impa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the Transition from University to Work: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

[2] 丁小浩,2000:《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2期。[ Ding Xiaohao,2000,“Research on Students of Different Family Income in Chinese Colleges”,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

[3] 杜桂英、岳昌君,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 Du Guiying and Yue Changjun,2010,“Influencing Factors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Opportunity”,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11.]

[4] 金久仁,2009:《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的代际传递公平性研究》,《教育学术月刊》第2期。[ Jin Jiuren,2009,“Research on Family Background and Equity of Educatio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2.]

[5] 李炜、岳昌君,2009:《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 Li Wei and Yue Changjun,2009,“An Analysis of Factor Affecting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n 2007”,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1.]

[6] 李煜,2007:《家庭背景在初职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及变迁》,《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Li Yu,2007,“The Role and Change of Family Background in the First Jobs Social Status”,Jiangsu Social Sciences,5.]

[7] 陆寅申,2009:《社会资本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u Yinshen,2009,“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n China: Take Shanghai as the Exampl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8] 秦永、裴育,2011:《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经济评论》第2期。[ Qin Yong and Pei Yu,2011,“The Employment Probability Difference of College Graduat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ackground in China: Based on Social Capital Theory”, Economic Review,2.]

[9] 沈瑞英、赵志远,2015:《城市居民家庭背景对子女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前沿》第2期。[ Shen Ruiying and Zhao Zhiyuan,2015,“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Urban Family Background on Childrens Social Status Attainment”, Forward Position,2.]

[10] 沈悦英子,2011:《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教育结果公平——以70、80后两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象为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hen Yueyingzi,2011,“Equality of Education Result in the View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Take the Employment of "70s and 80s" College Graduates as an Exampl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11] 谭远发,2015:《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拼爹”还是“拼搏”?》,《管理世界》第3期。[ Tan Yuanfa,2015,“How Parents Political Capital Influences Childrens Wage Premium: Parents Privilege Competition or Individual Effort”, Management World,3.]

[12] 杨东平,2006:《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 Yang Dongping,2006,“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Widening Social Class Disparities”,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1.]

[13] 杨东平,2009:《监测教育公平状况,开展学生家庭背景调查》,《中国教师》第7期。[ Yang Dongping,2009,“Monitoring on Equality of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s Family Background”, Teachers Journal,7.]

[14] 岳昌君、陈昭志,2015:《“211”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 [ Yue Changjun and Chen Zhaozhi,2015,“Analysis on "211" College Graduates Commencing Salary”,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3.]

[15] 岳昌君等,2004:《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第11期。 [ Yue Changjun et al.,2004,“Job Search and Commencing Salary: Empirical Analysis 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Graduates”, Management World,11.]

[16] 岳昌君、杨中超,2012:《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 Yue Changjun and Yang Zhongchao,2012,“The Research on Employment Outcome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National Graduates Survey Data in 2011”,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4.]

[17] 岳昌君、杨中超,2015:《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部门差异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第11期。[ Yue Changjun and Yang Zhongchao,2015,“The Difference of Starting Salar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mong Employment Sectors”,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11.]

[18] 岳昌君、张恺,2014:《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第11期。 [ Yue Changjun and Zhang Kai,2014,“Research on Job-hunting Result and Starting Salary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Educational Research,11.]

[19] 岳昌君、张恺,2015:《城乡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差异的实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第5期。[ Yue Changjun and Zhang Kai,2015,“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mployment Differences of College Graduat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ackground”,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5.]

[20] 张翼,2010:《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 Zhang Yi,2010,“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Peopl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tatus”,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10.]

[21] Black S.,P. Devereux,and K. Salvanes,2005,“Why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Understandi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1): pp. 437-449.

[22] Blackburn M.and D. Neumark,1992,“Unobserved Ability,Efficiency Wages and Interindustry Wage Differential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4): pp. 1421-1436.

[23] Griliches Z.and W. Mason,1972,“Education,Income,and Abil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0(3): pp. S74-S103.

[24] Li H. et al. ,2008,“Political Connections,Financing,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7(2): pp. 283-299.

[25] Li H.et al. ,2012,“Does Having a Cadre Parent Pay? Evidence from the First Job Offers of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9(2): pp. 513-520.

[26] Shea J.,2000,“Does Parents Money Matter”,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77 (2): pp.155-184.

Abstract:Graduate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is also an essential part when talking about education equity. Li Hongbins research in 2012 suggests that the remaining premium could be the true wage premium of having a cadre parent. We response the research by using a survey of graduates in Beijing,aiming to give a conclusion with regional samples. The wage premium of having a cadre parent is 9.4 percent in Beijing,which is 15.1 percent throughout the country. Parental economic capital works the same as political capital in first job offers. In addition,college human capital attributes such as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exam performance also contribute to the wage premium.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 efforts will help when graduates in Beijing get their first job wages,although those who have a cadre parent or live in a wealthy family usually get a higher wage at graduation.

Key Words:Commencing Salary;Family Background;Human Capital;Wage Premium

责任编辑 汪晓清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企业培训模式下的投资选择研究
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我国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人口流动视角下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