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淼杰+张睿
摘 要:近年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关于产品质量的研究逐渐兴起。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了国际贸易研究中关于产品质量的相关研究。理论上,产品质量既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又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决策的重要部分;实证上,利用理论模型,研究者通过将不可观测的产品质量表示为可观测变量的函数,利用贸易数据对贸易产品质量进行测算和推断,并研究识别贸易自由化等冲击对于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未来的相关研究应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将企业微观层面产品质量的测算方法和影响因素与企业的特征联系起来。
关键词: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贸易自由化
一、引言
在经济学研究中,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福利、企业利润、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等重要经济变量的重要因素。从需求的角度,消费者偏好高质量的产品,通过消费高质量的产品得到更高的效用水平,但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产品的价格一般也较高,因此消费者在效用和支出之间进行权衡,追求效用最大化;从供给的角度,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维度,企业通过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抢夺市场份额,实现利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一般也较高,因此企业在市场份额和生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实现利润最大化。从整体经济的角度,一国经济中所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的质量提升,既标志着该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上升,也意味着该国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增进,因此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均对产品质量的相关现实问题报以相当的关注。
虽然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日益引人注目,但当相关工作涉及到实际数据时,则往往面临着同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在实际数据中准确地测度、推断、衡量产品质量?由于在实际数据中,产品质量往往难以观测,因此产品质量测度这一方法论问题也成为了近些年来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领域。
而在当前的经济学研究中,产品质量的相关问题与国际贸易这一研究领域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传统经典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国家在不同行业上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具体到产品层面,产品质量则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国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上,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应该更高。这从产品质量的视角拓展了比较优势的范畴,有助于理解比较优势形成的原因。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发达高收入国家生产消费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从跨国贸易流上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应与一国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水平正相关。这一推断也在实际数据中得到证实(Hallak和Schott,2011;Feenstra和Romalis,2014),因此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也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自新世纪以来得到长足发展的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在一个行业中,企业的生产效率是决定企业进出口行为的重要因素(Melitz.,2003;Bernard等,2003)。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导致企业间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也成为大多数贸易经济学家的共识。产品质量因而构成不同企业间异质性的一个重要维度。
而随着微观层面贸易数据的可得性的提高,依靠模型设定,利用贸易数据对产品质量进行测度和推断,从而描绘产品质量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也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领域。模型化方法和贸易数据的紧密结合,使得经典的微观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贸易企业异质性理论等在产品质量测算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有了用武之地,相关研究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举例来说,Khandelwal(2010)提出的进口产品质量测算办法,以及Khandelwal、Schott和Wei(2013)提出的出口产品质量测算办法来源于产业组织领域中的需求函数估计;Feenstra和Romalis(2014)提出的进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则来源于贸易企业异质性理论,同时也借鉴了微观理论中讨论运输成本对于产品质量影响的“华盛顿苹果效应”。经典理论与微观数据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简而言之,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研究和测算问题,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研究领域。这一新兴领域结合了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微观理论、应用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文献。本文旨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和思想,力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阐述其中主要文献的要点、贡献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行文顺序如下:第二部分梳理国际贸易领域中产品质量研究的相应理论模型设定,总结其异同;第三部分讨论国际贸易领域中产品质量的测算和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并对其做简要评述;第四部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总结全文。
二、产品质量的刻画:理论模型和设定
如前文所述,产品质量在实际数据中难以观测。因此如何在理论模型中恰当地引入产品质量,从而将产品质量这一不可观测的特征转换成其他可观测变量和可测度参数的函数,是刻画产品质量、测度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产品质量对经济个体在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均产生影响。在需求层面,产品质量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并进入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供给层面,产品质量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并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量。本节分别叙述在目前研究实践中,研究者如何在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引入产品质量。
(一)需求面中的产品质量
在需求面中,一个很自然的假设是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具有偏好,所消费的产品质量越高,则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越高。对于消费者来说,给定一个产品,该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外生给定的,而消费者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与自身的预算约束,选择所消费产品的最优数量。我们假设消费者的效用为U,所消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分别为x和q,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满足U=U(x,q),且Ux>0,Uq>0。由此产生的需求函数大多符合以下的形式:
其中I和P分别表示消费者在该大类产品上的支出和所面临的CES价格指数。可以看到,给定价格不变,销量越大的品种,产品质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