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

2016-11-03 22:50安秀英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多位数末位乘数

安秀英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次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入学习情境中,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收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

一、激趣导入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才会有保证。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数字与信息》一课时,我先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让同学们从身份证中找出生日期、出生地、性别等信息。这个导入贴近生活,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衔接导入法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新知识都是已有知识的发展和深化。之前所学内容为即将学习的内容作铺垫,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课内容。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我先带领学生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提示学生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应该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以这样的认识水平去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知识掌握也较为牢固。

三、悬念导入法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需要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告诉学生自己会“特异功能”,能够立刻说出任何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并请大家来验证。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我对他们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地做出正确判断。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非常想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此时,掌握新知识便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

四、联系实际导入法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导入《多位数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一组万以内数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知识,学生能快速、准确地读写。接着我出示:我国已有1 300 000 000人,陆地领土面积9 600 000平方千米……学生由于以往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我说:“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认识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只掌握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下多位数。”

总之,课堂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把握好“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恰当地进行导入,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思维能力,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责 编 阿 宁)

猜你喜欢
多位数末位乘数
“0”的读法和要领
一组等式,两个规律
遭遇“末位淘汰”,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如何写好多位数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神秘的幂的逆运算
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
有趣的数89
“另眼”待题
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