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课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语文学习越来越提不起兴致。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如何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在语文课堂上“跑起来”,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氛围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跑起来”,让他们眼和手动起来,获得自己的主观体验呢?笔者阐述了以下两种方法:
一、精心备课,选好教法
要让学生的思维“跑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做好课前准备是关键。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上语文课、爱上语文课。
1.联系生活,精选导入
一切理论都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深感兴趣。因此,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联系生活,巧设悬念。
针对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教师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跑起来”。 如在教学《李凭箜篌引》时,笔者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明星吗?歌手常举办自己的演唱会,而演唱会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海报,一般宣传海报需要交代哪些信息?”这些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纷纷回答答案。接着,笔者让学生为《李凭箜篌引》一文中的主人公设计一张演出海报,促使学生的思维“跑起来”,调动自己的感官,解决问题。
2.设定情境,注重课堂的完整性
高中语文教材一般都有情境设定,这些文学作品都具有代表性。其中,情感是人共有的,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如何让学生品味文学作品情感,或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呢?
创设情境是一个好方法,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如果教师仅从文本理解的角度来数学,学生能准确地找到文本信息,但不能完成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笔者让学生讲讲自己曾经做过的让父母感动过的事。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后再阅读文章,就会产生情感共鸣,感恩父母的无私贡献。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感人的亲情歌曲,学生说出想对父母说的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打破传统教学思路,灵活设计
1.放松心态学习语言理论知识
从书名上来看,高中教材《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是枯燥无味的,但设计者别出心裁,通过故事或图文作为导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识记,或者通过教给学生一些联想记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跑起来”。如“震耳欲聋”和“振聋发聩”中的“震”“振”两字,学生总是分不清楚,于是笔者告诉他们:“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结构一样,‘震和‘聋是上下结构;‘振和‘聩是左右结构。”因此, 学生记住了这个知识点。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猜字游戏、填词游戏,或者展开“智慧奔跑”友谊赛,让学生轻松掌握语言理论知识。
2.灵活处理教学“意外”
在实践操作中,任何预设都有可能碰到突发状况,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或不解。这时,教师不能扼杀学生“跑起来”的思维,固执地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笔者碰到了“意外”,当讲到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时,笔者总结道:“这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这时,有的学生思维不仅“跑起来”,还“跑偏了”,大声提出疑惑:“连死都不怕,干吗不私奔,干吗不反抗?”借此,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回答:“社会造就了他们的性格,死虽悲壮,但更是一种无奈之举,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他们不敢冲破礼教,做出有悖人伦、大逆不道的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鼓励他们勤思多想,让课堂活起来,灵活处理教学“意外”,化“意外”为“机遇”。
课堂上,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把课堂设计成“智慧的运动会”,学生要在这场运动会中“奔跑起来”,才会对语文课“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般翘首企盼。
参考文献:
[1]陈林林,任文娟.浅谈言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春》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5).
[2]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十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