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宁 陈 柯 沈舒方
西安石油大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马睿宁 陈 柯 沈舒方
西安石油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希望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而外宣翻译担任着反映我国真实情况、树立国际良好形象的重要使命。尽管外宣工作越来越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外宣资料的翻译中却经常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纰漏,严重影响着外宣的效果。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方向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翻译学从宏观角度、从译者的角度提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以指导外宣翻译。本文试图分析目前外宣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新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外宣翻译的质量。
生态翻译学 外宣翻译 适应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上日益显著。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多个领域联系紧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然而,语言文化不同带来的交流障碍势必会引起外界对中国的误解,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片面和歪曲报道依然严重。因此,翻译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为中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成为外宣翻译的重要使命。高质量的外宣翻译为外国友人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参考。然而,我国外宣翻译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错误和不规范文本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阻碍了我国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由于对外交流需求的增加,现有的外宣翻译质量令人担忧。外宣翻译的相应研究无法跟随对外宣传策略发展的步伐,极大地影响了外宣翻译的效果。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方向,将翻译放在生态系统中,其出现为外宣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从宏观角度、从译者的角度提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译者的“适应和选择”,针对目前外宣翻译中的翻译失误,提出一系列翻译策略,以指导外宣翻译。
(一)外宣翻译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外宣翻译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媒介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战略意义。高质量的外宣翻译文本不仅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翻译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近年来,外宣翻译文本数量增长迅猛,但翻译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发生冲突时,译者通常会将原语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及语言规则等多方面因素翻译成译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思维模式及语言规则等,进行归化处理。其结果是翻译出的文本内容无法体现原文本的真实意图和文化特征。由于译者素质良莠不齐,许多翻译文本或晦涩难懂、或信息不全,导致译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不能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有些翻译错误甚至是可以避免的语法错误,完全是因为译者的疏忽、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有些错误与语言无关,是可读性和理解性方面的失误。还有些翻译作品虽然忠实于原著,但未必遵循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见高质量的翻译作品除了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翻译技巧,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影响外宣文本翻译的主要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两种完全不同语言的翻译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只强调形式上的完全对等,那势必会使翻译文本冗长、造作。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部成功的译品不是依靠简单的语言符号来传递文本信息和文本功能,而是依靠读者、为了读者。同一部作品会因为读者不同而传递不同文本信息,起到不同文本功能,正如诺德所说,同样的文本会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多而呈现不同的效果。
1.语言因素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因此汉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用等诸多方面都与英语有着本质区别。
2.文化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社会背景、宗教文化、传统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文化因素在外宣翻译中至关重要。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思维模式、社会传统等。而语言是传递民族文化的主要媒介。因此外宣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想要通过语言准确传递每个民族特有文化的困难可想而知。
3.翻译者因素
为了能够准确无误地实现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转换,译者需进行原语与译语的比较研究,才能做到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对等,从而引起译语读者的共鸣。外宣文本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体裁,译者应同时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外宣文本的翻译,译者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问题,还应考虑原语背后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否则翻译文本晦涩难懂,译语读者甚至会误读原作的精髓。因此,作为搭建中西方文化桥梁的媒介,译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的综观整合性研究。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之间的转换。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实现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实现文化内涵的传载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一)翻译生态环境
2001年,胡庚申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由此构成了译者和译文生存的整体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不仅是制约译者适应与选择的最佳因素,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二)适应与选择
翻译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行为,译者则是翻译活动的中心。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适应中有选择,选择中有适应。一是要适应,即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要选择,即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依据适应选择论来选择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及评价标准。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所谓“三维”转换,主要是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关注点在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还应注意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信息转换和文化内涵传递的同时,把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实现原语文本的交际意图在译语文本中的适应性转换。对此,我们提出了四点翻译策略以及翻译原则与评价标准:
(一)翻译策略
1.放空策略
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应尽量放空自己,吸收和重塑新的翻译生态环境。即便译者已经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及原语和译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根深蒂固的本族传统观念、思维模式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因此,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若想完美的诠释原语作者的意图,确保译品完全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译者应该在翻译时彻底放空自己,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与价值观的影响,用心体会原语作者的写作意图。
2.增补策略
根据生态翻译学研究,当原语文化的大量信息无法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对等信息进行转换,从而影响译语读者的理解力时,译者应采取增补策略进行空缺信息的补充,通常采用意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段得以实现。通过这种方法,译者可以确保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并适应译语文化的生态翻译环境。
3.接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的翻译效果,译者通常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接近原语生态环境或译语生态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要展现原语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时,译者就应适应原语生态环境,在作品中保留原语文本的语言特色和其暗含的文化信息。反之,如果翻译的目标是迎合读者的需求,提升译品的理解度和可接受度,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应倾向于译语生态环境,转换原语文本语言结构、修辞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使之更接近译语文化。事实上,两种翻译方法在现实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相辅相成,毫不矛盾,译者会权衡利弊,找到最佳切合点来满足各方面需求。
4.翻译自然化
与传统翻译方法不同,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语文本所传递出的意境,自然化的翻译手法是通过模拟自然世界中真实物体的形式,在翻译中改变词或句子的表达方式。
生态翻译学提出的翻译策略,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辅相成,关系紧密。在同一环境中,可以采用一个甚至多个翻译策略搭配使用,能有效提高外宣翻译文本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外宣需求,调整翻译策略,使之为外宣翻译服务。
(二)翻译原则及评价标准
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每一处细节,乃至词汇的选择谨慎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适应与选择”,即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此前提下,译者有极大的选择权来匹配所适应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翻译是一种多维活动,生态翻译学研究表明,衡量一部作品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它是否满足三个维度,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除此之外,译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以及来自市场的反馈,包括读者、专家以及出版社的评论,都应纳入评价标准之内。
生态翻译学以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理论出现在大众视野内,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为翻译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译者提供了更多指导翻译活动的理论框架和翻译策略。
首先,翻译活动并非一种单一的语言翻译过程,还包含了一系列非语言因素,如文化特征,翻译目标及目标读者期盼等诸多因素。
其次,为了迎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在处理语言差异和语言特色时可采取适应译语生态环境的翻译策略。当译者既要考虑读者接受度,又要成功宣传本族文化内涵时,可以采用接近原语生态环境策略,在翻译中保留文化负载词,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同时,增补策略可以通过意译加注释的方法来解决原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
总之,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和转型。生态翻译学从宏观角度、从译者的角度提出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译者的“适应和选择”,提出新的翻译策略,使我国外宣文本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能够准确的传递出去,进而推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宣传进程。
[1]段连城.对外宣传英译的‘常见病”及解释性翻译[J].中国翻译,1992(5):57.
[2]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9-40.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4]郑海凌.《文学翻译学》[M].河南:文心出版社,2000:39.
[5]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1(7):5.
[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222.
[7]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13(8):6.
[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13(8):10-12.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6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6C035)和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JK1585)
马睿宁(197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陈柯(1975-),女,四川达县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沈舒方(1980-),女,陕西周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