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的历史意义解读
——以“在宥”为例

2016-10-25 18:27何紫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尧帝尧舜黄帝

何紫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庄子》寓言的历史意义解读
——以“在宥”为例

何紫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后人评价《庄子》的艺术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寓言十九”。在形象生动、言简意赅、浅显易懂的寓言中,我们不仅领略到《庄子》的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价值体系,更能感受到庄子在寓言中反映出的历史真实,从而体会到庄子对历史、对其思想理论的严谨态度。

寓言 历史 严谨

寓言艺术的魅力在于借古喻今,借此喻彼,以简单浅显的道理来阐明深奥的复杂的理论,庄子正是运用了寓言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老庄学说深奥的哲学思想,以致成为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一面旗帜。庄子借以衬托和作为其论点的故事、事件、人物,经过庄周精妙的艺术处理,使其成为寓言中的角色和内容。这种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艺术,成为其寓言艺术生命力永不衰竭的源泉。

一、“在宥”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庄子借以说明这一哲学观点时,运用了人物对话的方式,生动而形象地通过历史事实来阐明无为而治和遵守自然、排斥人为的观点。寓言中崔瞿问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昔者黄帝始仁樱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悉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想法度,然尤不胜也。尧于是放欢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山危,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滥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斩锯焉……而万乘之君忧憟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故曰: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1]106他以问答的方式说:不统驭天下,怎么使百姓的心向善?作为切入点。老聃以十分谨慎的态度回答说:要十分小心,不要扰乱了百姓的心,百姓的心,无论压抑还是高举都将使人心如同被囚杀。他接着借用黄帝以仁义治国的思想展开讨论,他认为黄帝是中国古代以仁义道德思想扰乱了人们的心志,也就是说黄帝是中华民族提倡仁义道德的创始人,接下来说尧舜为了天下民众的利益,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并费尽精力在法度的制定上。然而,并没有能够改变人们的心志,于是尧将欢兜等人流放到远方,也还是没有治理好天下。到了夏商周三代,天下大受惊扰,儒墨的争辩又纷起,欺侮、非议、讥讽成为常态,天下风气从此衰败了,人们本性散乱,争乱不断,纵使用斧锯来制裁,用礼法来打杀,依然难保太平。所以说“抛弃聪明才智,天下就太平了。”庄子用儒墨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对社会的危害来深刻的说明“再宥天下”的意义。

二、《庄子》寓言的历史真实性

庄子认为仁义可以扰乱人心,最终导致“殊死者相枕”的悲惨结局,从寓言的艺术手法来讲,庄周是以人们淳朴的本性受到了仁义的干扰之后,出现智巧,进而产生了争斗,最后造成互相残杀的社会混乱,而他借用的历史事件正是从“黄帝始仁樱之心”开始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黄帝是最重要的始祖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义规则和仁义道德,的确是从黄帝时期开始萌生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生死之说,存亡之难。”[2]6说的就是黄帝“幽明之数,含死生之说,谓仪制也。民之生死,此谓作仪制礼则之说。”“黄帝之前,未有礼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2]8使生民有了最初的人伦社会生活规则。黄帝以仁义治天下,主持社会公平、正义“天下有不服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2]3所以,庄子以黄帝作为中国传统的仁爱道德的开始是有历史根据的,司马迁为黄帝作纪之时,明白提出“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他不雅训,缙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家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至长老皆各往称黄帝……其所见皆不虚。”[2]46从而说明,黄帝至尧的古文献被流传下来的极少,在没有文字时代,只能是口耳相传。孔子在删《书》时把“不雅训”的关于黄帝的文字尽皆删去。但庄子仍能从被淹没了的历史中考证出黄帝就是仁义道德思想的最早的提倡者,说明其治学思想是极为严谨的。而这种仁义道德思想经历了颛顼帝以及帝喾到尧帝时期已发展成为那个社会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的高峰。庄子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准确地从传统的仁义道德的萌芽状态跨过坚持仁爱、正义、公平的颛顼帝,对天下“普施利物不于其身,溉执中而徧天下”的帝喾,直到“尧舜,于是乎股无胈无毛,以养天下之形。”形象的描述了尧舜这样以天下为公的仁爱思想的帝王们为了天下民众的利益,劳累辛苦的程度。关于庄子对尧舜时代生活的描述也是真实而可以考证的。“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大路不画,越席不緣,大羹不和,栥食不栥,巡守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3]88以及“昔者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山之阴,衣衾三领,构木之棺,葛衣缄之,舜西教于七戎,道死……”[4]85都说明尧舜时代生活的艰辛,同时庄子也认为尧舜“以养天下之形”为己任,尧舜都遵守“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的方针。对尧舜生动而真实的艰苦形象的描述,增加了寓言的艺术感染力。即使在今天,现代考古学对相应时期的文化遗存,通过严格的放射性碳素对发现的遗存物的测定,完全证实黄帝所处的历史时期(碳素对遗存物的断代为公元前2800-3000年,尧舜禹所生活的时代为公元前2400-2000年)相应的文化遗存证实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工具和生存方式以及生活、房屋等历史的真实状态。

庄子正是以历史的真实演进历程为根据来研究、分析社会发展的,黄帝、尧舜所处的历史时代距庄子2000-3000千年,在缺乏相关文字记录的情况下,他能得出如此符合历史发展的具有真实意义的结论,“悉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准确地判断出了中国古代礼义法制萌芽和产生的时代。可见庄子博学且精湛的艺术才能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中国法制通史》说中国法律在尧舜时已经产生应是没有问题的。尧舜时代,大体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时期(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2600-2000年),尧舜时代关于法律的记载较为具体,具体有法官和审判的记载。而河南龙山文化中又有关于刑罚墓葬资料。

研究并考证庄子寓言中引用的相关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不仅在于欣赏庄子寓言艺术的真实或者真实的寓言艺术,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懂得庄周的寓言艺术完全建立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说明他的哲学思想的真实性和缜密性。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学术思想而刻意歪曲其他流派的学术思想,这种实事求是的风格,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高尚的探讨学术研究的道德榜样。也为后人客观评价庄子的寓言艺术和学术思想提供了些许条件。

三、《庄子》寓言中的历史观

庄子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规律有自己的深刻体会,更借助寓言故事加以展现。“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民而民劝,不罚民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1]119故事情节极为简单,伯成子高从尧舜禹三代帝王的亲身经历,寥寥数语就勾划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从而提出了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把伯成子高的话加以注释,就是从尧帝时代和谐文明社会,经过舜的过渡时期,到了禹,就成为没有仁爱道德、社会矛盾尖锐、斗争极其复杂的混乱的社会了。这种社会的出现已无药可就,所以伯成子高以轻蔑的口气,让禹赶快走开,不要耽误他耕地。庄子认为,尧的时代,经过舜之后到禹。其实只有两代人的时间差,进入禹的时代,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采用这一问一答的几句看起来极为简单易懂的话,却精准的论证了两种社会制度的改变过程。尤其是对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进行了正确无误的描述。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庄子的严谨,同时,也可以发现,庄子对于历史发展的研究,正确地运用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点,运用了发展的、变化的以及事物在联系的思想方法,总结出距他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进程中的状态。从社会风气乃至礼义法制,全面进行了概括。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道家学派的庄子,对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学等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阐述。在儒家学说的经典中,很少谈及黄帝尧舜的言论,如在《论语》中,直接涉及到黄帝、尧、舜的语录仅有七处半。而庄子借黄帝、尧、舜立论的地方不胜枚举。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也是具有真实性的。庄子提出的尧的时代“不赏民而民劝,不罚民而民畏”是正确而有根据的。《吕氏春秋·去私》中说“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九子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尧、舜贤主也,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尤若立官必使之方。”[5]26从而说明尧帝时期禅让制的真实性,帝王禅让制度也是从尧帝开始的。《史记》中记载:“帝挚德衰,禅让于同父异母弟尧。”这与尧的禅让不同,自黄帝已降,少昊、颛顼、高辛、唐、虞被称为五帝,而伏羲、神农、黄帝谓三皇,其实五帝皆为黄帝子孙后人,而唐尧被其同父异母兄长挚禅位,是形势所迫。“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动立,是谓帝尧。”[2]14其原因是“而挚之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同父异母弟放动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2]15所以尧帝“能明明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2]15尧帝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使其仁爱的崇高道德思想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倾向。在这种和睦相亲的社会环境之中,没有突出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在天下为公的思想指导下,尧授舜。根据《史记》记载:尧授舜的禅让过程是极其复杂而严格的,经过民主推荐、评议、考察、考验、公示,甚至试用期等诸多程序。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详尽的描述。而舜授禹就不同了。虽然都是禅让,却完全破坏了禅让程序,既没有民主的推荐和评议,也没有考察和考验,更省略了公示和试用期的过程,只是还存在禅让的基本形式,即舜在会议上授禹攝政,十七年后舜死,也算是完成了基本的禅让形式。而禹就不同了,从禹开始彻底废除了禅让制度,其子启,公开以武力夺取政权,事实上就是禹为儿子启夺取政权准备了一切条件,使原始公社制的社会制度,进入了奴隶制社会,由尧舜时代的没有或者基本不存在阶级压迫的和谐的社会状态,经过舜帝过渡到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奴隶制社会。庄子非常清楚地考证和分析了尧舜禹不同时代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治、经济状态,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从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家,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6]287的社会,庄周这一结论的提出比《礼记》早五百年,他预言了阶级社会的斗争是难以停止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后世之乱由此起矣。”就是庄子对“家天下”的结论。

庄子用寓言的文学艺术形式,极其精炼的语言,浓缩了时代的精华,他以天地自然变化及其规律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为前提,从而提倡顺应自然以无为而治,他以尧帝时代的社会制度与禹时代的差别,表示“愈治愈恶”的“有为”而治的失误,他透过杂乱无章的社会现象而窥视社会实质,表现在文学艺术中,可以看出他对于艺术真实、社会真实、历史真实的追求,他认为“后世之乱由此始矣”,所以他在“再宥”中写道“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出现了夏桀和盗跖。《汤誓》中说“时日,予汝皆亡。”可见天下民众对夏桀怨恨的程度。夏桀代表了阶级社会中的残酷统治者。而盗跖则是阶级社会中被压迫下奴隶反抗的领袖人物。庄子正是利用阶级社会的矛盾来论证儒墨学说不是治理社会,不能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反而使社会矛盾日益剧烈,所以导致了世间的纷乱与残酷刑罚制度的滥用。庄子寓言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对于社会演进的反映是真实的,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同时对于研究史学、历史文化也具有重大意义。

[1]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何宁撰.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孙波,注释.墨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尧帝尧舜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尚书·尧典
房县磬口漫谈
尧舜禅让(上)
尧舜禅让 (下 )
尧造围棋 教子丹朱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尧舜牡丹经销商借鸡生蛋
尧帝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