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学本质,让数学更精彩

2016-10-21 17:01张恩富
新课程·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学本质活动经验个性化

张恩富

摘 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它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应该让数学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让数学不再是一个数学内容,而应该变成一种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数学教育,赋予它生命与活力。

关键词:数学本质;活动经验;个性化

一、立足学生基本需求,探究数学知识本质

我们是否想过,提起“数学”大家都有什么印象?而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又是否想过,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我认为数学教师最应该考虑的是数学知识的本质何在与学生的课堂需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曾记得以前的概念教学,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读概念,背概念,做题巩固,课后测试。一系列教学下来,学生真是“度日如年”,而第二天还要继续考概念,继续测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关注知识的本质,立足学生需求。

比如,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体积与容积》一课,我将体积、容积两个概念整合成一个课时,这样既利于促进教师加强概念教学,又能促进学生对两个概念的对比理解。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故事导入、小组合作试验、猜测验证等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加强概念教学,教师应从研究数学的本质入手,剖析数学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特点,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需求,让学生知道数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我认为概念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死记硬背,不是一条有科学依据的单调的数字,而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体验。

二、关注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有过程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的传统优势,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它们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教学活动、重视体验“过程性教学”。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它包含了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对数学美的体验,也包含了渗透于活动行为中的数学思考、数学观念、数学精神等。我们可以看出,提出数学活动经验为目标的根本意图是强调教育的“过程性目标”,而不仅仅是“结果性目标”。

教学中,我们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五年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展开与折叠》,我设计了剪正方体的展开图、画展开图一系列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

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其实是在引发学生一步步思考,引导学生通过系列活动总结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什么样的展开图可以拼成正方体”。

其实,我们的结果很显而易见,但是往往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至关重要。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学生会回报给我们更大的惊喜。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而数学活动经验更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四基”可以看作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时,更应当重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和落实。知识的结果重要,我认为学习的过程同样重要,甚至从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未来发展来看,过程更加重要。

三、尊重学生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

新课标要求教师多关注练习的设计,注重设计一些促进理解、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习题,教材中精心设计了练习题,与以往教材相比较,练习题的数量更加合适,层次更加合理,形式具多样化。自始至终贯彻着“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尽可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并欣赏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多尝试数学习题设计,既有利于知识巩固与提升,又充分体现了教材问题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与开放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智慧,开发潜力。每一个章节的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都贯穿始终,练习与巩固适度,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辅相成,最终使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实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共同发展。

四、关注多元评价,体会数学学习价值

新课标中提到“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将“要、更要”的说法改为“既要,也要”,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字之差,在表述中明显地呈现出强调结果、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要同樣关注过程和情感态度。

教学中,我们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评价至关重要。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我们不能把对学生的评价看作是一张卷子、一次作业、一个优良等级,而要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知识巩固、综合实践中都给予学生以关注,适时评价。学生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试验、每一次质疑、每一次补充、每一次合作都需要我们的肯定,因此,既要关注概念、思想等理解过程的评价,又要关注学生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的评价,更要关注在合作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创新等数学精神给予评价,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更加活跃,让数学学习更有价值,让数学教育更加富有跳跃性与挑战性。

总之,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与发展的需求,既要尊重孩子“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的天性,又要尊重人类探究未来世界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事物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更优质、更和谐的数学教育,赋予数学更原生态的时代精神。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数学本质活动经验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析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回顾反思”策略探析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的本质
抓住问题本质渗透归纳类比数学思想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