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怀
摘 要:为了实现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定义出发,结合初中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就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提出了三种教学培养方法,力图从课堂提问出发,设置思维计划,创设思维环境,渗透思维方法,加强思维品质训练。
關键词:思维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环境
一、基本定义
思维是一个整体的心智思考过程,而思维能力则是指具体的思维操作活动,分为浅层思维和深层思维。语文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思维的方法,初中生需要在认识、掌握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具体思维方法即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联想和想象、归纳总结和推理辩证等高层面。结合语文教学来说,思维能力则是指学生具有质疑、发现、反思、创新和整合型思维,并在学习中灵活思维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思维培养计划
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好相关教学计划。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因此备课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培养计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主要信息、缩写信息和扩写信息的能力,能改变文章问题和表达方法进行改写、创新的能力,这些都属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进行系统化总结、整理。在教学中,根据各部分知识以及师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订比较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选择好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让学生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迁移,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自如地使用思维能力进行思考,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让学生的思维能跟着课堂走是最基础的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地思维,而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思维环境。创设思维环境,引发学生冲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优生、学困生,不能对优生采取民主、开放的提问方式,而为了加快教学进程,对学困生就采取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独立的思考,学生才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创新,提出自己的意见。
(2)积极面对学生提问。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为了保证课堂进度与备课预期相符合,也为了避免学生的突发提问超出老师预设范围而不能马上回答的尴尬,以及老师面对学生提问时采取消极举动,如回避或者不允许学生提问等,老师要积极面对学生的提问,否则消极对待学生提问会打击学生思考、质疑的积极性。
(3)设置梯度性教学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老师在提问时,不能靠简单的问题来渲染课堂气氛,而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提高认知难度,带领学生从寻找答案向思考答案转变。较高难度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从而展开思维的激烈交战,促进主动思维。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我们经常跟家长、朋友一起逛街,但谁也没看到过天上的街市啊,郭沫若为什么要用天上的街市来描写牛郎织女会面的场景呢?”通过冲突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从细节着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全诗的音乐美和意象美,进一步理解诗人心中对理想世界的坚守。
三、传授思维方法,训练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需要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培养的过程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教学中,老师要联系实际教学内容,恰当地引入对思维方法的介绍,力争让学生对思维方法先有初步印象,保证他们能够在思考中顺着这些思维方法,有目的地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思维的方法很多,这里以比较与分类、概括为例展开教学探讨。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时,“课文第二段按照天气晴朗和阴雨风雪的状态,给了我们一个按天气分类对云分类的方法。现在就请大家阅读课文,概括出各种云,并按照它们预示的天气状态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和概括,学生理清了思维,对云的分类以及各种云预示的天气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个分类思考的过程,也让学生加深了对分类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的印象。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渗透思维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加深对思维方法的运用和体会。
而语文思维品质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创新性,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和强化,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比如在《散步》的教学中,文章字里行间表达了尊老爱幼的品质,老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尊老爱幼背后的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这样由文化现象上升到思考生命的高度,学生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养成从表面现象思考深层问题的品质和习惯。具体来说,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里的文章中有很多可以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细节,教师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思考训练,强化思维品质,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李继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22-2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