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飘逸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土地是农村之根本,土地转型在农村问题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农村土地确权改革的视角,研究农村耕地和宅基地转型和确权与乡村转型发展的耦合性及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效率;土地确权
一、前言
土地利用的形态与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日益严重情况下,农村要想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更应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乡村发展的耕地和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形态要做出合理规划,对不适宜的土地利用要及时做到转型。土地转型应该与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相耦合,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也应该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要充分的考虑到新常态下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二、土地转型及利用效率问题
土地尤其是农村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土地转型的问题就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自从土地转型这一研究引入中国,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下的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严重,城乡转型与土地转型的耦合备受关注。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一段时期内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相对应的区域土地利用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我们研究土地转型的目的是更好的管理土地资源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质量上而不仅仅是从数量上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运用强制性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分配的活动。如农村的土地确权改革,它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形态,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土地利用转型本质上属于土地资源管理的一种活动,因此,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中国已经进入城乡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粗放型用地已经难以为继,宅基地空废话化和农地经营细碎化均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管理,使农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流转,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土地的改革与转型
农村土地市场的混乱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对农村的土地的产权是不明确的,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新常态下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对农村土地利用形态的确认和转型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农村土地转型的过程中会导致不同利益类型的部门在土地利用的权限上发生变化,就极有可能使他们的利益冲突。土地利用转型就涉及到缓解农村土地利用主体之间利益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依据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解决这种冲突。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式的具体内容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段时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引起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格局由强冲突逐渐向弱冲突(协调)转变,从而使表征各部门发展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形态格局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进而实现该时段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由形态向质态的转变。(如下图)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土地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其供给刚性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浪潮的涌现,使得农村的土地成为工业企业转移的目标,这进一步驱动着农村土地的非农化加速,由此带来了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因此,新常态下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困境的加剧,土地利用理念、用地模式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同样亟待相应的转型。农村土地确权改革就是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理念的一个重大创新,农民对耕地和宅基地都有了相应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政府和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合谋损害农民的利益的行为。农民保证了自己耕地的利用形态,防止从农村耕地和宅基地到企业工业用地的转型是保证农民权益,同时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民对确权后的土地拥有流转的权利,这项土地流转权利主要包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流转权两个方面。伴随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可以使土地在一定范围内集约经营,还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差距。
四、结论
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存在一套互馈机制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新常态时期,应该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下及时的进行土地利用转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一个国家或区域应根据当前土地利用形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探讨与农村土地确权改革相关的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是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机制,适应转型的中国乡村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战略。
【参考文献】
[1] 龙花楼.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M]. 科学出版社, 2012,2.
[2] 张雅琼, 杨子生. 我国两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对比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4.
[3] 龙华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 地理研究,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