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钰
【摘要】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备受读者关注,采用复调手法结构的作品,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分析的对象。本文将以巴赫金的《诗学与访谈》作为理论蓝本,从对话主义和主人公写作两个角度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调写作;体验;对话主义
一场战争绝不仅仅是两个政府政治手腕和战争武器范畴的较量,因战争而四处流亡、有着深刻体验的人民最有话语权。战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厄运,冷冰冰、格式化的统计数字并不是唯一可以还原历史的方式。最底层的每一个家庭在战争中都有不同的遭际和命运,将战争中最底层人民的回忆与遭遇收集起来,对战争全貌的反映更为触目惊心。
一、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写的并不是单个意识中的思想,也不只是不同思想的相互关系,而是众多意识在思想观点方面的相互作用,体现的是各种独立意识的横向相互作用。
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战争的叙写也是采用复调写作的方式,其复调写作突破了独白型小说的单调与刻板,将斑驳不一的材料拼凑到一起,多角度、多层次的对生活状貌或现象进行叙写与还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与读者进行对话,不仅要使读者产生对战争的认识,更要上升到“体验”的高度,使读者产生身处此境的“幻觉”,深刻体悟到战争对人类的身体、心灵带来的创伤。其作品基本都是由短篇的故事讲述拼凑起来的,每篇都由不同的叙述者叙述,例如,对在战争中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回忆,其中不免涉及到在战场上目睹的血淋淋的杀戮,在沉重心理陰影中度过的战后生活,失去亲人后的空虚与无力等等,极具煽动性的语言令读者感同身受。
二、对话主义特征
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话关系是对话性的客观体现。对话关系几乎无所不在,浸透整个人类的语言,浸透人类生活的一切关系和一切表现形式,总之是渗透了一切蕴含着意义的事物。存在即有对话,人生活的本质或者思想的本质是对话性的,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以对话的形式体现的。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至关重要的对话性,绝不是指他的主人公说出来的那些表面的、在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对话。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有纪实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纪实性文学。记者出身使作者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总是摆脱不了新闻稿写作的影子,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还原事件的真相,往往会导致文学品味的失落。我国的纪实性作品,例如杨匡满的《命运》和李延国的《在这片国土上》,都是报道大型事件的纪实文学,纪实性要远远大于文学性,文学可读性是比较低的。而文学的目的是与读者进行对话,作品应该是召唤机构,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作品,使作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认识,其深层的意义才能够被挖掘出来。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写作,不仅具备纪实性文学必要的真实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复调小说是最容易与读者对话的一种创作形式。多种不同的声音与意识是构成复调的要素,小说中的人物是主体,又是各自独立而平等的。讲述多个故事的多种声音和意识之间是不相融合的,但在战争这一统一的事件中得到结合,从而构成复调。作者在选取叙述者选择离战争最近的人,心灵最为脆弱和敏感的人,战后受到影响最大的人,例如,“一位瞄准手士兵”、“一位直升机驾驶员”、“一位通信兵”“一位母亲”等,他们不是干巴巴地把战争中的见闻讲出来,而是采用最直接的感情抒发方式,从第一人称进行讲述,而是以一个微小的人的视角,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战友、家人身上的细节,从不同的视角上还原当时战争的环境。所以在文本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战火中他们的心理、他们的行为,才能使作为读者的“小人物”感同身受,众多的诉说,汇集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话语世界,如同正在与刚从战场归来的人对话,给读者带来更为震撼的心理冲击。
小说中每篇文章的题目也是极具冲击性的,如“为什么逼我回忆”“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仿佛是作者在与读者直接进行交谈。这种复调关系并非是主人公与作者的对话,而是作者通过主人公与读者的对话,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普通的读者,成为整个事件的当事人和参与者,感同身受,百感交集,对大事件的印象和感受从小细节中得来,最终将一种认识上升到“体验”的高度,得到与纪实文学和独白型小说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不仅读者与人物产生了对话,人物与人物内部之间也存在对话,作者世界的潜对话也是存在的。“我们的军官站在被吊死的阿富汗人旁边,他在微笑……我到过那边,我见过这个场面,不过这类事可以写出来吗?谁也不写……那就是说,不能写。既然没人写这些事,那么这些事就似乎不曾发生过。那么究竟是发生过,还是没有发生过?”“战争没那么快结束……人们都认为使用了四年。四年都在打枪……可是人们都忘记了——忘记了多少事啊?”作者在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也在进行深深的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体会试图与读者分享,与读者进行探讨,由此看来,作者的自我对话也是一场自我内部理性与感性的对话。
三、主人公写作
巴赫金强调,在复调小说中不存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主人公和作者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巴赫金认为作家就没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而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给自己的人物以极大的自由,使他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确认主人公的自由,是在艺术构思范围内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自由如同客体性主人公的不自由一样,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复调小说作者的意识,时时刻刻都存在于在这一小说中,并具有高度的积极性。
主人公具有独立性、未完成性、未定论性。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关系。阿列克谢耶维奇选取合适的特定的角色作为每一篇叙述的主人公,自己转至幕后,从叙述主体的角度围绕全书的创作主题和主旨进行构思和创作。每篇文章看起来叙述的主人公都不同,实际上都是受作者支配“自由”表面下的“自我”,多主人公使全书的内容充实,角度丰富,分量十足。在《我还是想你,妈妈》一书中,主人公定位都是战争发生时尚且年幼,现已成年的群体,为不同的主人公搭建不同的童年世界,最终以孩童的眼光对战争进行记叙,表现战争给儿童心灵带来的伤痛。主人公的“自我”在作者构建的作品客观世界中存在、挣扎、思索,在其间形成了一种世界观与价值观。
复调小说理论为小说形式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独特途径,丰富了人类的艺术思维,把叙事学的研究推进一步,开辟了新的方向。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使得复调写作为更广大的读者群体了解。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复调小说的艺术魅力显而易见。从巴赫金到昆德拉,一直在对复调艺术进行探讨,文学复调都是一个没有穷尽并且永远都不会穷尽的艺术命题。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 诗学与访谈[M]. 白春仁, 顾亚玲,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06.
[2] 张 杰. 复调小说作家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J]. 外国文学评论, 1989(04).
[3] 阿列克谢耶维奇. 锡皮娃娃兵[M]. 高莽, 译. 九州出版社, 2014.
[4] 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还是想你妈妈[M]. 晴朗, 李寒, 译. 九州出版社, 2015.
[5]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 白春仁, 顾亚玲, 译. 三联书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