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6-10-21 20:42陈菊莲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解决能力培养新课标

陈菊莲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解决 能力培养 新课标

数学教学中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解决问题教学方面我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重视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游戏与学习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互相渗透。

2.注重操作实践的教学指导,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注重在交流研讨中学习。交流研讨能使学生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得到发展。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4.通过转变师生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临感受,让学生评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地探索问题解决的教学措施,并用这些措施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的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现就教学思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把握信息

无论何时,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都是数学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素养,是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所在。《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对我们的学生,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注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处理显得很粗糙,很不能準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不能找准学习起点。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在有些教师往往想当然,将成人的生活经验误认为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把握住学生对生活信息的理解,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熟悉来自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二、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包含着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境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从日常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和学生谈话:“从四月一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小兰一直想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兰兰一家照片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迅速提出问题:“在这一个月里,小兰的愿望能否实现吗?如果能的话他们又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这些日子怎么找”这几个数学问题。这样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学中,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其迫不及待的探究心态不言而喻。在“如果没有这张月历,你能迅速找到小兰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吗?”又一问题的思维撞击中,学生又产生了迫切寻求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办法的学习心理,生发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例如学习了求平均数“解决问题”后,可让学生计算某次考试后班级平均分;学习了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后,可让学生计算银行存款利息等。教育学生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五、总结丰富的解题策略,提高反思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和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经过不断地反思,总结归纳,形成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终身受益。

总之,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创设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只要把握新课程理念下“解决问题”教学取向和特点,抓住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联系,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强化思路分析,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能力培养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