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雄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参与式教学正符合这个要求,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参与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其实践性很强,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来论述参与式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初中化学;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52-01
參与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心情放松的状态下,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参与教学。要求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加强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自主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积极实践,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主的、全神贯注的投入教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喜欢学习,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进而形成积极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多变,需要深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引导者,辅导学生有效学习,更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转换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开展参与式教学打下基础,让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比如,在讲授"金属元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了解各种金属单质的基本属性,诸如:颜色、硬度、常温常压下的状态等,也可以通过辅助相应的模型和实物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进而加深印象。比如,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可能会认为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但教师可以利用温度计中的水银作为实例,加以证实,给学生展示常温下金属也有液体状态。教师还可以用金属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样使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富有体验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活点点滴滴的催化下乐于接触化学,发觉学习化学的乐趣。
2.激励学生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为课堂上教师都是以教为主,学生多数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且课堂上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使课堂枯燥乏味,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新课程标准改革后,鼓励课堂教学要转换思维,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法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并且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和意识,比较在意个性化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张扬个性,从心底里产生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如何设计和开展化学实验"时,教师应通过简单的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因为学生往往对于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还要教导学生以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为基础,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展开思考,然后设计并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与此同时,在开展实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设置开放性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3.合理利用学生家庭中的学习资源
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联系实际,将化学带进学生的家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化学。家庭中很多事物在教师的设计下能够成为直接的教学资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对化学兴趣。例如,在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中,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这一化学变化,然后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收集实物,诸如米饭、香蕉等水果、土豆等蔬菜作为实验对象,看看是否会出现这一化学变化,使化学更加贴近生活,让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因家庭实验与课堂实验相比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因此,教师应注重设计实操性较强、结果直观的实验,让学生将家庭变成第二课堂,这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化学的思路,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观察、积极实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就教学中应积极实施参与教学,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课程要求,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改善变学生的学现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世连. 参与式教学在学生作文互评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16(04)
[2] 潘庆贵. 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