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曹荣
摘要: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教会学生思维是教育的使命,语文学科当然责无旁贷。从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类比思维 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
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提出“学以思为贵”。现代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思维训练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理,其实要头脑想得正确有条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教会学生思维是教育的使命,语文学科当然责无旁贷。
一、类比思维能力
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思维能力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见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开拓思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解决了的熟悉的问题,或其它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类比联想支配发明。”由此可见,运用类比思维的重要前提,就是提高联想能力,学会联想方法。
比如,笔者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在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手法上,要求学生用笔罗列出邹忌和齐王的相似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交流。学生们发现邹忌和齐王有以下类比点:(1)都渴望听到真话。这是邹忌和齐王能力心意相通的前提,是劝谏的基础。(2)都很自信。邹忌自信英俊潇洒;齐王自信治国有方。(3)地位都最高。邹忌是家中一家之主;齐王是齐国一国之君。(4)都被美言蒙蔽。邹忌不知有徐公之美;齐王不知有强中之国。(5)受蒙蔽的原因都相同。邹忌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齐王是宫妇私王朝臣畏王四境有求于王。(6)都去蒙蔽,树形象。邹忌亲见徐公,自愧思过;齐王确立纳谏制度,得到百姓拥戴。这样一来,学生明白了:邹忌劝说齐王纳谏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点。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类比思维能力。
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这一事物具有差异或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运用对比联想结构文章的作品也不少。比如,笔者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在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对比联想,将文中的刘邦、项羽进行对比。(1)作为主帅自身素质上的差别:刘邦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项羽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刘邦能随机应变,从善如流;项羽拙于应变,拒绝忠言。刘邦有奸必除,除恶务尽;项羽养奸贻害,自绝内应。(2)作为主帅用人上的优劣:刘邦能任人唯贤,对谋士张良、武士樊哙能充分信任,在关键时刻,他们都能起到独挡一面,扭转局面的作用,就連项羽集团核心人物项伯,无意间也被刘邦巧以利用;项羽任人唯亲,项羽有谋士范增,武士项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武不缺,但不能做到用人不疑,使他们无用武之地,就连死心塌地、报功心切的曹无伤也落得个凄惨下场。
情节离不开人物的表现,故事性作品的内容要靠人物的言行呈现。通过人物优劣的比较,学生就可以明确“鸿门宴”的必然结局,也能从鸿门宴的故事中推知楚汉相争鹿死谁手。这样教学,能让学生获得以史为鉴的智慧,以文养德的陶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二、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由一点或某一方面与之相关的各点或各方面渗透扩散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汉语的特点是含蓄而意蕴丰富,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要理解这些奥妙隐晦的含义,需要学生根据语言的表层含义进行发散,推测出文章没有明说的内容,从而体会语言丰富的内涵,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深层意蕴。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把原有知识和文本知识加以整合,生成新的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补充情节和拓展联系这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在自主解决新课所遇到的学习问题时,常常需要激活并利用原有知识去解释、消化课文中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应用领域,获得新的知识。运用拓展联系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贯通新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达到释疑解惑、获得新知识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授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短篇小学《变色龙》时,学生无不为作者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精彩描写而赞不绝口,热闹过后,有一个女生站起来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在短短的时间变色五次呢?”这一问,把笔者也问愣了,一时语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说清楚其实并不那么容易。笔者敏锐地感觉到,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是理解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形象的关键,也就是时下热议的“选点突破”理念(所谓“选点突破”,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妙处、深刻处、疑难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品读教学,以达到对课文深透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就《变色龙》而言,探究“变色”的原因无疑是对“关键处、精妙处、深刻处”的敲打。笔者要求学生先不要急着找答案、下结论,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人物。学生很快回忆起已经学过的《范进中举》。小说中,范进中举前后,他的老丈人杀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是前倨而后恭,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通过新旧知识这么一衔接,这样一类比,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不管中今中外,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惯于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变化无常。学生从《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善于变色的人物形象,类推出对《变色龙》的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个性特征的认识,既深刻地领悟了小说的主题,也锻炼了发散思维能力。
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智能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在1936年10月15日纪念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的大会上,曾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有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差,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在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无庸置疑,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弊端。为了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取代过去单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学生能力发展的创新性。由于个体创新能力的水平具有高低之分,因此,有关专家将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分为五个层面:①发表的创新能力。②技术的创新能力。③发明的创新能力。④革新的创新能力。⑤突出的创新能力。这五个层面的能力,学校教育又该如何培养呢?有关专家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树立创新意识。②讲究方法与策略。③寻找正确途径。笔者当然也想顺应潮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笔者的课堂常响质疑求异之声,常有师生互动之举。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笔者认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就应该围绕一个“疑”字展开。在文本看似矛盾处让思维碰撞,使自己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在文本看似平常处让思维深度展开,使自己见微知著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无疑—有疑—质疑—释疑,每一疑问的提出和解决都推动语文智力活动的深入,都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常常鼓励学生提出与专家、教参不一样的想法,进行讨论探究,在课堂上展开求异性质疑。比如,在教授《陌上桑》一诗时,笔者将教参上归纳的主题思想板书在黑板上:这首诗通过一个采桑女子罗敷义正辞严而又机智巧妙地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赞扬了罗敷的坚贞与智慧,揭露了使君卑鄙丑恶的灵魂。然后,笔者问学生:你们认同教参对使君的看法吗?诗中的使君是一个卑鄙无耻之徒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从诗中对使君的语言描写——“罗敷年几何?宁可共载不?”来看,使君的询问没有恶言,没有秽语,语言文明得体。有的说:从诗中对使君的行动描写——“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来看,堂堂使君看见美貌的罗敷产生爱慕之心也属正常心理,就诗歌的时代背景看也不违规违法,况且使君始终坐在车上,并没有凭借权势和地位进行抢夺和霸占,做事也算中规中矩。综上所述,学生们认为:教参对使君形象的认定是有失偏颇的,使君不是一个卑鄙无耻之徒。
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求知的激情、丰盈的智慧、创新的思维等精神能量,而这些精神能量所产生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中能够得到最大化释放,那么,就能使语文课堂改变固有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中的过于“同质化”的倾向,而呈现出生机盎然、百舸争流的美好境界。因此,笔者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比如,笔者曾精心设计了一堂语文活动课,要求学生以探寻“传统文化”为中心,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前认真地搜集材料,整合信息、比較甄别。在课堂上,他们借助多媒体设施,图文并茂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绘声绘色地讲解各板块内容。笔者现将其板块设计呈现如下:
板块一:
家乡素描:①介绍家乡古建筑。②介绍家乡古代文化名人。③介绍家乡的传统小吃。
板块二:
民俗调查:①压岁钱的含义。②中国结的来历。③“年”的传说。
板块三:
节日徜徉:①节日名称。②节日习俗。③节日故事。
整堂活动课,气氛是活跃的,流程是顺畅的。学生们自主调控整个教学环节,既展示了各自对“传统文化”探究的成果,也激发了创新思维的潜能,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