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甲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语言艺术,那么学生的学习将十分吃力,更难于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为此,广大教师必须从改善自身的教学语言入手,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找准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启之有方,算之有法”。
关键词:抽象;教学语言;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16)20-020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1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的确,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准确、生动精炼的教学语言,能够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活泼生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但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达标,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善与解决,必将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笔者即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展开探究。
一、科学性的教学语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选用怎样的教学语言,准确与科学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所有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一旦发生错误,即便是一字之差,也会造成学生认知的偏差和错误。那么,怎样的语言才算准确、科学呢?首先,干净利落。许多年轻的数学教师表示40分钟的时间太短,无法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大多是这些教师说话拖泥带水造成的。由于害怕学生听不多,他们常常会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讲或者掺杂很多口头语(“这个”“那个”“也就是说”“嗯”“啊”),其结果便是教学时间在这种不知不觉的重复中白白被浪费掉。要转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避免出现毫无价值的重复及口头语,不说空话和套话,一切以教学为准。其次,准确规范。众所周知,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数学这个较为抽象、复杂的学科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准确要求更为严格。作为数学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科学严谨、含义准确、措辞精当,不产生歧义和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棱两可、词不达意,学生的思维就会混乱,不知所云。比如,有些数学教师常常不假思索地将“除以几”简化为“除几”,一字之差,就将除数和被除数完全颠倒了。在教师“侃侃而谈”地讲课时,学生却产生了疑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只要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就会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再稍微深思一下……”殊不知,在这句话中存在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的情况(“稍微”和“深思”是相互矛盾的,应把“深思”改为“想”),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表述。
二、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生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在追求科学准确的同时,广大教师还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比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给学生讲一则有趣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样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教师的重复也让学生从内心觉得好笑。有了这一铺垫,教师再补充道:“同学们,其实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就像故事中的那几句话一样不断重复出现,你们想知道吗?”幽默的语言与枯燥的知识完美融合,迅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远比枯燥的讲解好得多。
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并不代表肆无忌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穿插一些毫不相关的无聊笑料,更不能以所谓幽默的方式讽刺、挖苦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只有符合教学目标的,有存在价值的积极性语言,才能在教学中助教师一臂之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否则,必然会适得其反,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
实践表明,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目和学习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望。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广大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一些具备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最终在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由“此”及“彼”的过程中轻松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诸如商店开业时门前挂的彩旗的颜色排列规律、种树时的间隔规律等都是不错的引导素材,应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广大教师在应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时,必须配以正确、恰当的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补充,主要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比如,当发现某位学生不注意听课时,教师可以用眼睛注视他,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老师就在身边”的感觉,促使他专心听讲。当然,这种无声语言并不局限于讲台的方寸之间,教师可以适时走近学生,轻拍学生的肩,以示鼓励;举起学生的作业,以示赞赏等。
总之,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良好的教学语言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此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同时还要完美搭配无声语言,以恰当的表情、手势和体态辅助有声语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科学性、艺术性的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1] 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 业,2006(12).
[2] 李艳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 育,2010(1).
[3] 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 2005(9).
[4] 杨九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刍议[J].小学教学研究,2009 (2).
[5] 王淑娴.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中小学电教:下半 月,2010(2).
[6] 赵仓斋.小学数学教学要坚持“三贴近”[J].学周刊,2011 (19).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