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卫芳
教学实践证明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一、兴愉悦学习之风
建立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成功实施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基础。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学生。因而,一切体罚、讽刺、讥讽学生的言行都应该鄙弃。
(2)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在朋友的基础上,彼此进一步发展成为知己;并努力创造最高境界,争做学生思想言行的楷模。
(3)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具有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
(4)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知识增长、能力培养、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等方面加强指导并以身作则,使他们都得到健康发展。
2、实施激励机制,创造兴奋点。
二、发创新起点之问
“问题”何来?常用的办法有:
1、从矛盾中引发问题
借助直观手段,显示与已有知识矛盾的事实,形成问题情境。如通过展示死海上躺浮着人的照片或图画,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不会沉下去呢?一位产妇在过日界线前后降生的双胞胎,出现妹妹大于姐姐的稀奇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在诱导中随机设问
创设问题情境,一气呵成。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时,一开始让学生根据“风是怎样形成的”的原理,绘出大气环流图。然后再对照“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看看有什么不同。抓住学生迷惑不解,而又急于求知的时机,随即产生问题的情境,引出“地球上风的偏向”产生的原因。
3、因果关联,大胆质疑。
例如: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为80。,地球的热带、温带与寒带的分布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我国科考队员一般选择在冬至日前后考察南极洲是什么原因?
三、扬地图教学之长
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图像完整表述。
那怎样充分发挥图像化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我们认为:
1、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力求教学内容图像化
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量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概括化。具体作法有:
(1)变死图为活图。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利用电教手段制作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动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2)化繁图为简图。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将黄赤交角的变化用共面直线来表示。
(3)变文字为图像。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象展示
四、驾自主学习之舟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大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五、走因材施教之路
教学實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由于自身哲学观、心理学基础以及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前,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有三种:一是学科中心模式,二是学生中心模式;三是問题中心模式。我国传统教材是典型的学科中心模式的产物。义务教育的中学地理新教材力图吸收三种模式的优点,将“教材”变为“学材”。虽然可读性增强了,但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减弱了。针对这一特征,课堂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采用以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第二阶段,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这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驾驭的策略。
诚然,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将奉行继续、创新、发展的宗旨,竭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