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江
摘 要:教学是帮助学生建构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主动交流对话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教学智慧,关注知识的关键处,注重点拨与追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关键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35-01
陶行知說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是关注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灌输,而应该讲究技巧与艺术,立足知识的关键处,进行点拨与提问,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立足衔接处,为新知牵线搭桥
数学知识逻辑性、系统性很强,很多的知识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知识的衔接处,设置有效的提问,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实现有效迁移,最终实现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轻松自如,又能内化新知,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以下几道题目:①+ ②-③-让学生进行解答。前面2题,学生轻松作答,因为学生已有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基础:分母不变,分子加减,算出结果。但学生做到第3道题目时,犯了难,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这时点拨:为什么+和-可以直接加减,-不能呢?通过引导,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分数的分母上,因为和的分母不同,所以解答不了。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可以将它们化成小数,然后相加,但立即遭到全班同学的反对,尽管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很麻烦,且转化时,经常碰到不能除尽的情况。学生们一片茫然,教师微笑着说:“能否将这2个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呢,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吗?”学生们恍然大悟,理解了解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首先要进行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解答。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探索欲望,关注知识的衔接处,把握点拨的时机,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立足困惑处,让学生明辨是非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抽象,不好理解,加之学生年龄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容易被知识的表面迷惑而产生误导,造成对新知不能理解与吸收。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处,有的放矢地引导,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理解新知。
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目:李大叔准备用9根1米长的木棍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羊圈,有几种围法?看到这个问题,学生认为很简单,经过思考,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了汇总,大家认为三条边的长度分别可以为:⑴1、1、7 ;⑵1、2、6;⑶1、3、5;⑷1、4、4;⑸2、2、5;⑹2、3、4;⑺ 3、3、3,学生们认为有7种围法,只要认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之和满足是9米的条件便可。很显然,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提供给李大叔的部分方案是错误的。”学生们很惊讶,认为不可能,教师的话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形成了困惑。教师问怎么验证呢,有学生提议,用小棒摆一摆,其他学生表示同意。学生们拿出了学具,通过摆小棒发现,只有方案⑷、⑹、⑺可行,其他围法不行,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三条边关系的探讨上,经过研究,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上述案例,教师并没有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困惑点,引导学生动手探索、交流,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立足错误处,识本质茅塞顿开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课堂是动态的,更是生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错。对待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该回避,更不能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应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掌握知识的本质,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学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目:如:“1个油壶可以装油3千克,装25千克的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壶呢?”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是这样解答的:25÷3≈8(个),很显然,多数学生采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出现大面积的解题错误,教师此时没有责怪学生,而是积极引导,对学生说:“准备8个油壶能装多少千克油,能把25千克油装好吗?”于是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发现,四舍五入法有时不适合现实问题,用8个油壶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提出质疑:针对这种情况,应采用哪种方法取近似值?“进一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通过师生的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案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教师没有立即透露解题的方法,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他们提出质疑,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总之,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更加关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精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立足课堂教学关键处,有效引导,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能力,从而衍生新的智慧。
参考文献:
范颖.放慢脚步,享受探究过程中的美[J].北京教育:普教,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