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直腿牵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6-10-18 06:29刘向龙刘猛余爱民左玉芝杨玲于明克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9期
关键词:直腿侧卧位腰背

刘向龙刘 猛余爱民左玉芝杨 玲于明克

(1.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2.解放军66188部队医院,河北 宣化075100;3.解放军66455部队门诊部,河北 张家口075000;4.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侧卧位直腿牵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刘向龙1刘猛2△余爱民3左玉芝1杨玲4于明克1

(1.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解放军66188部队医院,河北宣化075100;3.解放军66455部队门诊部,河北张家口075000;4.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目的观察侧卧位直腿牵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和对SF-36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推拿按摩法配合侧卧位直腿牵拉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按摩法治疗。每周2次,每次按摩30 min,10次为1疗程。在治疗前、后腰椎JOA评估、SF-36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和记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对腰椎JOA评估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腰背疼痛、臀及下肢痛和/或麻木、步行能力、压痛和/或按压时放射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具有较好作用(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改善腰背疼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对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具有较好作用(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侧卧位直腿牵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侧卧位直腿牵拉法中医疗法

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因是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临床主要以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或麻木为主要表现[1-4]。本病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范畴[4]。中医应用推拿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具有独特疗效[4-6],其治疗方法延绵至今,并得到后世医家诸多改进和创新。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从生物力学角度采用侧卧位直腿牵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治疗和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整脊学》[2]。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55周岁,性别不限;影像学符合CT或MRI片子上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的脊髓者;腰部疼痛并伴下肢有疼痛或麻木者。排除标准: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或突出严重者、脊柱急性损

1.2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女性21例,男性24例;年龄29~52岁,平均(41.73±10.84)岁;病程4~28.5年,平均(19.45± 14.73)年。对照组45例,女性23例,男性22例;年龄27~53岁,平均(40.57±12.49)岁;病程3.5~27年,平均(16.69±11.45)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掌根推法进行放松:术者站在患侧,对膀胱经及胆经的走向部位用掌根着力,手法力度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地呈单方向的直线推动由上至下,反复3次,以达到使臀部及下肢的肌肉得到有效紧张的目的。治疗手法上常用4种按摩手法交替进行。1)点穴法:术者对患侧下肢的承扶、委中、承山、跗阳、阿是穴及,下肢各肌肉压痛点用双大拇指点按。2)揉捻法:术者用双拇指指腹交替对患侧膀胱经和胆经回旋揉捻,顺经脉巡行自上而下,对于压痛或者肌肉痉挛僵硬部位,可根据情况加重手法和延长按摩时间。3)动法:术者用四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患侧的治疗部位,术者肘关节微屈曲,以四指掌指关节背侧为支点,腕关节屈伸和前臂的旋转,顺着膀胱经、胆经自上而下动,反复2次,且保证术者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肌肉。4)侧扳法:嘱患者健侧卧位,健肢伸直在下,上肢置于胸前。患肢屈曲在上,上肢置于身后。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扶住患者健侧肩前,另一手的前臂尺侧顶住患者臀后。术者通过两手相对用力,逐渐加大对患者腰部的旋转角度,当达到最大限度时用力旋转。治疗组所采用的侧卧位直腿牵拉手法,在常规治疗腰推手法之后,针对患者下肢疼痛麻木实行牵拉法,主要操作过程为:术者在患者前侧,患者患侧下肢在上。将患者健侧大腿伸直,术者用右手固定患者健侧大腿防止松动及屈膝,患者患侧大腿保持直线的状态,将患侧大腿向患者的头部方向连续牵拉10次,直至让患者后大腿感到牵拉感。每周2次,每次按摩30min,10次为1疗程。

1.4疗效评价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功能正常,直腿抬髙试验阴性,能恢复正常活动及工作,疗效率>90%。显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直腿抬高试验>70°,能恢复正常活动及工作,疗效率>70%。有效:腰腿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60°,生活可自理,疗效率>30%。无效:主要症状、体症无好转,疗效率<30%。2)采取日本腰椎JOA评分标准评价症状积分[7],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3)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4)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总体疗效评价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腰背疼痛、臀及下肢痛和/或麻木、步行能力、压痛和/或按压时放射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具有较好作用(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得到有效改善(P<0.05),其余症状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腰背疼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间 腰背疼痛 臀及下肢痛和/或麻木 步行能力 压痛和/或按压时放射痛 直腿抬高实验 感觉障碍 肌力 膝或跟腱反射 睡觉翻身/站立/行走 弯腰 长时间(1h)坐位 举物治疗组 治疗前4.73±1.72 4.37±1.88 2.26±1.81 4.21±1.62 4.09±1.25 0.41±0.84 0.23±0.64 0.48±1.09 4.10±1.06 4.23±1.38 4.03±1.29 4.25±1.51(n=45) 治疗后5.91±1.42*△5.29±1.38*2.83±1.04*4.88±1.47*4.48±1.52 0.29±0.74 0.10±0.47 0.76±0.92 4.92±0.96*△4.50±1.03 3.38±1.00*△4.52±1.37对照组 治疗前4.69±1.62*4.65±1.59 2.31±1.65 4.25±1.53 4.11±1.27 0.40±1.01 0.21±0.70 0.50±0.86 4.21±1.02 4.40±1.12 4.10±1.39 4.30±1.57(n=45) 治疗后5.31±1.74 4.93±1.55 2.51±1.74 4.53±1.73 4.31±1.91 0.32±0.87 0.10±0.49 0.70±0.91 4.31±1.30 4.40±1.44 3.97±0.75 4.40±1.59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具有较好作用(P<0.05或P<0.01);对照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得到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余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较对照组好(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时间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活力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情感角色 总体健康治疗组 治疗前60.69±6.38 24.76±7.62 39.41±12.73 31.31±6.28 48.09±6.37 51.06±10.83 43.69±7.47 56.84±7.95(n=45) 治疗后82.53±11.72**△41.38±12.70**△48.34±8.61*37.72±6.31*56.81±7.84 59.32±7.38 51.39±8.04*68.52±9.53*△对照组 治疗前61.37±9.52 24.58±6.83 40.07±9.58 30.47±5.89 50.18±6.97 52.19±8.52 42.81±6.74 58.05±10.42(n=45) 治疗后71.27±11.51 37.26±8.06 45.51±7.92 35.62±7.43 51.09±10.84 56.72±9.31 48.82±9.03 63.71±11.76

2.4安全性评价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或中途退出治疗研究。

3 讨 论

多年来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以机械压迫和化学性神经根炎的学说被广泛接受[1-4,7],而有关为腰屈伸肌力的改变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迁延反复或加重的重要机制之一[8-10]。躯干肌力平衡对腰椎生物学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这一特性,通过减轻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有利于减轻受压迫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充血水肿,故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在于通过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使腰椎的正常生理形态,维持腰椎、脊椎的生物力学平衡[11-12]。

中医推拿手法通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至今对本病的治疗起到主要作用[13-15]。现代医学认为中医推拿可以通过放松腰臀部肌肉痉挛,牵拉使腰椎间隙增宽,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椎间盘外在压力,以调节后关节,使粘连的关节得以松解,减轻关节、神经根和椎间盘周围的炎症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对腰椎JOA评估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腰背疼痛、臀及下肢痛和/或麻木、步行能力、压痛和/或按压时放射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具有较好作用(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改善腰背疼痛、睡觉翻身/站立/行走、长时间(1 h)坐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对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评价中,治疗组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具有较好作用(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改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比对照组好(P<0.05)。在对结果的分析中,笔者认为本研究通过独特的侧卧位直腿牵拉法,利用机械力量,以骨骼作为杠杆,两边关节作为支点,从恢复失衡的人体力学结构出发,通过术者对腰背肌肉的牵拉,使腰背肌肉得到松解,增强腰椎深部韧带、椎间盘等脊柱关节的稳定性、恢复椎间盘周围的正常间隙,减少压迫,且通过机械锻炼腰背肌肉,可以促进腰背肌肉、脊柱关节周围血运循环,改善充血水肿,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增强肌力协调性和平衡功能,减少椎间盘的进一步损伤,恢复腰椎及腰椎间盘周围组织的正常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的平衡模式。

总之,侧卧位直腿牵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这一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主要与通过调整腰椎顺应性,缓解痉挛;改善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达到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压迫;并通过牵拉以松解粘连,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水肿,以缓解腰背、下肢的麻木、疼痛不适。从而为今后临床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拓展新思路、新方法。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1.

[2]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0.

[3]裘法祖.外科学: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43-84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商强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104-106.

[6]刘洪波.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J].按摩与导引,2007,23(1):3-4.

[7]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翁文水,沈国权.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探讨-多源性卡压学说[J].按摩与导引,2008,24(1):15-16.

[9]徐灵聪,马海琴.短杠杆微调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报道[J].颈腰痛杂志,2006,27(4):227-228.

[10]聂永全.牵引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39-1040.

[11]徐宏光,王辉,靳松,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内一氧化氮和白介素-6的检测意义[J].颈腰痛杂志1999,20(1):3-4.

[12]李静.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8):545-546.

[13]赵炎.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4):344-345.

[14]谭燕泉,林波.推拿配合针刺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24):3047-3048.

[15]赵彬元,刘强,颉旺军,等.推拿联合蜡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4):51-54.

R681.5+3

B

1004-745X(2016)09-175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9.034

(电子邮箱:321loveme@163.com)伤、重度骨质疏松、已手术治疗者;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合并有严重神经、精神心理因素者或不愿加入本研究者;不能排除腰椎结核、肿瘤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

2016-01-13)

猜你喜欢
直腿侧卧位腰背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孕期睡觉取左侧卧位好处多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
推荐一套测试运动能力的方法关于功能性运动的测试(五)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