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丁氏内科黄文东流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2016-10-18 06:28王志敏戴彦成张亚利烈陈陈得良戴悦婷唐志鹏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9期
关键词:药组溃疡性脾虚

王志敏 戴彦成张亚利 郑 烈陈 璇 陈得良 戴悦婷 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126)

·研究报告·

基于数据挖掘丁氏内科黄文东流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分析*

王志敏 戴彦成△张亚利 郑烈△陈璇 陈得良 戴悦婷 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126)

本文通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2010年至2014年近5年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Weka 3.6.3),从各证型基本方、组方规律等多角度研究分析海派中医丁氏内科黄文东流派治疗UC的用药经验,以期做好传承与创新。

溃疡性结肠炎数据挖掘黄文东用药规律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hospitalmedical history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in 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University of TCM between 2010 and 2014,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make datamining analysiswith Weka 3.6.3 on themedication rules of Ding′s Internal Medicine HUANGWendong Schools on 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aspects,such as the basic formula of each TCM syndromes and the law of prescription composing,with the hope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Ulcerative colitis;Datamining;HUANGWendong;Medication rules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病情迁延难愈,症状易反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3]。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流行病学文献资料发现,UC的发病率和癌变率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值得引起重视[4-5]。UC隶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下利”等范畴。中医药不仅在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在缓解和预防复发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6]。龙华医院脾胃病科创始人黄文东先生,系海派中医丁氏内科的第一代传人,精研《金匮要略》《脾胃论》及叶天士学说,尤为推崇李东垣“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治疗脾胃病见解独特,其效如桴鼓。数据挖掘是从数据库中提取隐含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将其引入中医药研究领域,力求寻找最佳的临床用药组合与用药规律。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我院脾胃病科住院UC患者的病史资料,分析其中药处方用药特点,期望能更好总结UC的诊治规律,做好传承与创新的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符合UC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西医诊断标准按照《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7],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8],中医辨证证型可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

1.2病历资料收集和数据的预处理计算上述时间内UC住院总例数时,多次入院者算l例,其中计算每年例数时,若同年多次入院,算1例;若不同年份入院则各算l例。收集、整理、记录住院UC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入院首次处方用药,相关资料填入《UC病例观察表》中,研究内容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根据患者的入院症状表现及中药用药特点,参考上述中医辨证标准,对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研究入院后的首次处方用药,对不同炮制方法的中药、中药的别名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如:米仁-薏苡仁)[9]。研究资料经整理、核对无误后,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

1.3数据挖掘方法观察指标采用Weka 3.6.3数据挖掘软件,使用Associate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药对与药组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其中支持度表示药物组合在所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置信度表示药对或药组中,左边为A,右边为B,当A药出现时B药出现的概率(A出现后,本参数越接近1,B出现的概率越高)。提升度=1时表示A和B独立。数值越大(>1),表明A和B有较强的关联度。观察U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处方用药特点,包括中医证型分布、常见中医证型的处方用药特点以及该病整体处方用药特点。通过分析药物的频次、药物关联规则,归纳出常用药对、药组、核心药物以及常见中医证型的用药规律。

1.4统计学处理采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清理,将每首处方作为一条记录,每味中药作为一个变量,根据该处方中药物的出现与否赋值为“T”或“?”,选择保留用药频次≥15的药物,保存备用。关联性分析采用Weka 3.6.3数据挖掘软件,使用Associate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药对与药组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设置筛选置信度≥80%的前200对药组或药对,可以得到200对药对/药组与其中每种药物/药组的出现频次,利用该结果计算支持度与提升度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筛选置信度≥90%,支持度≥40%,提升度>1的药对和药组。核心药物分析通过统计药方中所有药组的频次,筛选出现频次≥100的药组,作为核心药物与配伍。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显示网络并进行分析,输入药组分别作为Source Interaction与Target Interaction,频数为Edge Attributes,选择Edge的Label的Column为频数,Mapping type为Passthrough Mapping,得到12种核心药物与其配伍网络图。

2 结 果

2.1中医辨证分型分布入选的258例患者,按照本课题采用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在我科2位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结合患者入院时症状表现,患者舌脉及处方用药,对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发现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脾虚湿蕴证(108例,41.86%)、大肠湿热证(62例,24.03%)、肝郁脾虚证(39例,15.12%)、脾肾阳虚证(25例,9.69%)、寒热错杂证(20例,7.75%)、阴血亏虚证(4例,1.55%)。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为主,占64.73%,其次是实证(大肠湿热证)占24.03%,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占11.24%

2.2UC患者的中药用药特点分析

2.2.1主要证型的高频用药分析分析患者入院时的首次处方对主要证型的UC住院患者的中药用药特点进行分析如下:脾虚湿蕴证患者中,总共出现中药1774次,使用频次排名前15的中药见表1。大肠湿热证患者中,共出现中药974次,使用频次排名前15的中药见表2。肝郁脾虚证UC患者中共出现中药582次,使用频次排名前15的中药见表3。

表1 脾虚湿蕴证中的高频使用药物

表2 大肠湿热证中的高频使用药物

2.2.2整体用药特点分析分析患者入院时的首次处方共出现中药166味,出现的总频次为4117次。使用频次≥15的药物如表4所示,药物的平均剂量都在常用剂量范围之内。

表3 肝郁脾虚证中的高频使用药物

表4 常用药物统计表

2.2.3常用药对和药组关联规则采用Weka 3.6.3筛选出置信度≥90%,支持度≥40%,支持度>1的药对和药组,其中药对配伍按置信度由大到小排名前3的依次为白及-马齿苋,白及-地榆,白术-茯苓,见表5。3位中药的药组关联分析结果按照置信度由大到小排名依次为地榆-黄连-马齿苋,地榆-陈皮-马齿苋,地榆-白芍-马齿苋,见表6。

表5 常用药对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表6 常用药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2.2.4核心药物与配伍258例UC患者的核心用药12味,包括马齿苋、地榆、熟薏苡仁、白术、党参、茯苓、木香、陈皮、白芍、甘草、黄连、白及。具体核心药物配伍网络关系见图1。

图1 核心药物与配伍网络图

3 讨 论

传统医学认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节)、情志内伤和素体脾肾亏虚与UC的发生尤为相关,病位虽然在大肠,但涉及肝、脾、肾、肺诸脏。脾气亏虚是UC的主要基础,湿热蕴肠、气滞络瘀是基本病机,瘀血阻脉贯彻疾病的整个过程,内疡形成是局部的病理表现。因此本次课题研究发现,UC患者中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所占比例最大。

脾胃虚弱是UC的发病之根本,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凡痢皆由荣卫不足,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虚则泄,故为痢也”。本研究表明,我科在治疗脾虚湿蕴证UC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为基础方,加上薏苡仁、黄连等健脾化湿,地榆、白及、三七等凉血、化瘀、收敛止血。临床治疗上注重健脾化湿,以助脾运,佐以凉血及止血药,标本兼顾。

明·吴崑《医方考·卷二·痢门第十一》认为“痢,滞下也。患痢大都责于湿热,热伤气,故下白;热伤血,故下赤;热伤大肠,则大肠燥涩,故里急后重”。本研究表明,我科在治疗大肠湿热证UC上以芍药汤加减为基础方,加上茯苓、苍术、白术、薏苡仁等化湿药增强祛湿力度,加上地榆、侧柏叶、白及、三七等凉血、化瘀、收敛止血,止血不留瘀。体现了我科在治疗大肠湿热证UC患者中注重清热化湿,气血并调,正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厚重自除”。

陈无择指出脏气郁结是痢疾的内因之一,他认为“因脏气郁结,随其所发,便利脓血,作青黄赤白黑之不同者,即内所因也”。本研究表明,我科在治疗肝郁脾虚证UC中主要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补脾柔肝,加上党参、黄芪、茯苓、山药、熟薏苡仁等增强补脾之力,马齿苋、地榆、白及、三七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与收敛止血同用,止血不留瘀,减轻患者黏液脓血便的症状。

频率≥15的中药中,不同类别中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止血药、清热解毒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柔肝止痛药、消食药、补阳药、解表药、收敛止泻药和活血止痛药。常见的药物配伍与药组关联分析体现了我科在治疗上UC标本兼顾,清热解毒,凉血、收敛止血并用,兼顾健脾的特点,且与我科活动期UC患者以黏液脓血便为主的临床症状相符合。海派中医丁氏黄文东流派在治疗泄泻上首重辨别虚实,强调健运脾胃与清肠化湿的配伍应用,认为脾胃虚弱是泄泻发病之根本,在处方用药中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强调慎用以防苦寒伤胃,认为久泻即使肠中湿热症状比较明显,但仍有脾胃亏虚的一面,强调在使用苦寒之药清热燥湿时,应与木香、炮姜炭、肉桂等温里药相佐使用,使苦寒不致伤胃,清热不致伤阳[10]。

马贵同教授系丁氏内科的第二代传人,师从黄文东先生,其在治疗UC上的经验主要如下。1)详查病机,提出脾胃虚损为本病之本,湿热瘀滞为致病之标。2)健脾化湿,贯穿始终。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疾病的活动期,以邪实为主,主张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清热除湿为主,辅以健脾益气,方常选用芍药汤、葛根芩连汤或白头翁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对于久病或缓解期患者,强调以虚为主,治疗上主张健脾益气或温补脾肾,方常选用参苓白术散、小建中汤、六君子汤加减。在治疗UC的过程中,尤为强调脾虚在发病及转归中的主导地位,处方用药健脾益气药使用较多。4)疏畅情志,调摄饮食。临床上,UC的病程迁延难愈,给患者生活和精神上带来困扰,部分UC患者可伴有焦虑、忧郁、胸胁胀闷、喜叹息等情志欠畅的临床表现。既可能是因郁致病,又可能是因病致郁。在临床诊治UC合并情志抑郁的患者时,马老一方面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处方用药中常加用甘麦大枣汤、合欢皮、柴胡等解郁安神。除了疏畅情志外,马老还注重嘱咐患者饮食上的禁忌,如海鲜、奶制品、粗纤维食物等应禁食,以防疾病诱发,重视做好未病先防的预防工作,这也是马老多年的经验总结[11-15]。

本课题所录入的2010至2014年治疗UC的中药处方,系丁氏内科黄文东流派第二代传人马贵同教授和第三代传人唐志鹏、龚雨萍主任,朱凌宇、费晓燕、李凯副主任的处方用药。从总体用药特点上看,我科在治疗UC处方用药中,主要以健脾化湿、凉血止血为主,较多的使用健脾益气药,注重顾护后天脾胃之气,使正复邪去,也恰好传承了黄老和马老对于痢疾的认识及治疗经验。除此之外,处方用药还有4大特色。1)消食药:善用焦山楂、焦六曲等消食药助脾运,减轻脾胃运化的负担。2)柔肝药:注重情志在UC发病中的作用,擅于从肝脾论治,抑肝扶脾,善用白芍柔肝补脾,通过柔肝间接补脾,达到止泻的作用。3)解表药:擅长使用解表剂中的风药如荆芥、防风达到祛风胜湿止泻的作用,以及一些升阳止泻药如葛根等。4)利水渗湿药:常用茯苓、薏苡仁之类健脾渗湿药渗湿于下[16-17]。我院脾胃病科从脾论治UC的传承经验可供临床参考。

[1]Jelsness-J覬rgensen LP,Bernklev T,Henriksen M,et al. Chronic fatigu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isease-related worries and concer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World JGastroenterol,2012,18(5):445-452.

[2]Mawdsley JE,Ramp ton DS.Psychological stress in IBD:new insights into 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Gut,2005,54(10):1481-1491.

[3]李孝镇,唐志鹏,谢建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176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32):3486-3492.

[4]Russel MG.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whatdoes itmean[J].Eur JIntern Med,2000(11)∶191-196.

[5]Jiang XL,CuiHF.An analysisof10218 ulcerative colitis cases in China[J].World JGastroenterol,2002(8)∶158-161.

[6]王新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优势与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9):779-780.

[7]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831.

[8]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9]沈洪,叶柏,张露,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溃疡性结肠炎核心药物及配伍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5):926-931.

[10]陈伟,黄文东,胡建华.黄文东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5(7):2-4.

[11]陈江.马贵同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拾零[J].江苏中医药,2005,26(9):6-7.

[12]胡鸿毅,郑红斌.马贵同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J].新中医,2000,32(12):10-12.

[13]郑红斌,胡鸿毅.马贵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医杂志,1999,40(12):718-719.

[14]陈江,龚雨萍.马贵同治疗溃疡性直肠炎验案1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4):28.

[15]龚雨萍,唐志鹏.马贵同治疗胃肠病验案3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24-25.

[16]张亚利,唐志鹏,戴彦成.马贵同教授从脾论治溃疡性结肠炎临证举隅[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5):323-324.

[17]戴彦成,张亚利.唐志鹏用“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拾萃[J].江西中医药,2007,38(11):46-47.

Data M ining Analysis on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Ding′s Internal Medicine HUANG Wendong Schools on Ulcerative Colitis

WANG Zhimin,DAIYancheng,ZHANG Yali,et al.Long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200126,China.

R574.62

A

1004-745X(2016)09-1652-05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9.003

2016-06-08)

·研究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355;81573892);上海市卫计委杏林新星计划(ZY3-RCPY-2-2001);海派中医流派(丁氏内科)传承研究项目(ZY3-CCCX-1-1001)

(电子邮箱:daiyancheng2005@sohu.com)

猜你喜欢
药组溃疡性脾虚
盐酸羟考酮在大鼠胃癌根治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价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