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平 周文涛 顾仁艳 宋国宏刘慧敏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王家平 周文涛 顾仁艳 宋国宏△刘慧敏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胃食管反流病半夏泻心汤中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上多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胃内的胃酸或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发生反流,流入食管中,导致食管内黏膜层出现损伤,甚至溃疡、糜烂性病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临床上应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笔者近年来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临床西医诊断符合文献[2],中医诊断符合文献[3]。
1.2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45.17±15.62)岁;患病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2.93±1.09)年。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29± 15.86)岁;患病时间5个月至6年,平均(3.07±1.14)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患者雷贝拉唑,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20 mg;给予患者枸椽酸莫沙必利,每日3次,每次剂量为5 mg。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材组成为清半夏12 g,白芍10 g,枳实10 g,柴胡10 g,大枣6 g,黄连6 g,黄芩10 g,干姜9 g,太子参15 g,甘草6 g。用水煎服,每日1剂(300mL),分早晚2次温服。肝胃气滞者加用香附10 g,郁金10g;寒邪犯胃者减去黄连和黄芩,并加用香附10 g,高良姜10 g,吴茱萸10 g;胃阴亏虚者加用石斛10 g,麦冬10 g,北沙参10 g;胃热炽盛者加用蒲公英10 g,炒山栀10 g;食滞胃肠者加用山楂10 g,神曲10 g,鸡内金30 g;瘀阻胃络者加用赤芍10 g,降香10 g,丹参10 g;脾胃虚寒者减去黄连和黄芩,并加用饴糖10 g,桂枝6 g。两组疗程均为14 d。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采用RDQ症状评分减分率对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
1.5疗效标准根据文献[2-3]制定疗效标准。显效:RDQ症状评分减分率≥70%。有效:RDQ症状评分减分率≥30%且<70%。无效:RDQ症状评分减分率<30%。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见表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较之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 烧心 反酸 反食 胸痛观察组治疗前(n=50)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4.25±1.05 6.85±0.89 5.72±0.51 6.79±0.38 2.25±0.45*△4.35±0.89*△3.96±0.45*△4.52±0.41*△4.18±1.25 6.35±0.69 5.89±0.54 6.89±0.14(n=50)治疗后3.12±0.55*5.98±0.78*4.56±0.89*5.01±0.4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反酸、烧心为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未经治疗或治疗效果欠佳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幸福指数仅低于心绞痛和心衰患者,而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生活幸福指数还会出现下降[5]。因此,临床上应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达到缓解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的目的[6]。常用药物有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其中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多被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对胃酸的分泌不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该类药物仅适用于治疗轻中度的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药物有莫沙必利[7];而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8],但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胃部癌变的风险,诱发胃腺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因此,临床上应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积极的探讨,以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中医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0]。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中医学“吐酸”“食管瘅”范畴[11]。病机为肝胆疏泄不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胃气上逆、上犯食管[12]。临床注重以中医辨证为基础,结合西药治疗[13]。现代医学认为,抗反流防御机制的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的攻击作用增强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治之以抑酸为主,并促进胃肠动力胃肠黏膜保护等[14]。中医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为主[15]。本研究中的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清半夏、白芍、枳实、柴胡、大枣、黄连、黄芩、干姜、太子参、炙甘草。清半夏可清热化痰,白芍、柴胡可疏肝解郁,枳实可行气止痛,大枣、太子参可益气活血化瘀,黄芩、黄连可清热祛湿、凉血息风,炙甘草可调和诸药药性,诸味药材合用,组方严谨,并根据证型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可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疏肝解郁之功效[1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西医规范治疗的对照组相比,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其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更优,说明半夏泻心汤可有效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1]殷利娜.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J].陕西中医,2012,33(9):1135-1136.
[2]袁耀宗,邹多武,汤玉茗.胃食管反流病的蒙特利尔定义和分类-基于循证医学的全球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10):686-689.
[3]中华医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1-654.
[4]李俊玲.半夏泻心汤治疗11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09-110.
[5]陈延欣.半夏泻心汤治疗58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20,22.
[6]段晓芳.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2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5):69-70.
[7]谭宗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3例[J].中国药业,2013,22(24):90-92.
[8]禤少敏,吴东南,雷红芳,等.半夏泻心汤加味之临床运用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1):11-13.
[9]孙晓红,牛然,杨俭勤,等.辛开苦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3,6(z1):76-77.
[10]徐淑琴.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2015,47(10):57-58.
[11]程艳梅,张秀莲,刘春芳,等.疏肝和胃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59(6):48-49.
[12]孙梅,詹小萍,金晨宇,等.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8,54(4):447-448.
[13]陆维宏,程胜平,周水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69-70.
[14]李妍,刘华一.分型论治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9):49-51.
[15]叶木彬.半夏泻心汤加减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671-672.
[16]周佩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症状4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4):47-48.
R573
B
1004-745X(2016)09-182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9.064
2016-01-08)
(电子邮箱:wangjiaping19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