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花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英语动宾构式的语法转喻机制研究
杨金花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动宾构式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述,本文以新三角模型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转喻角度阐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动宾构式的句法-语义接口词汇化现象,揭示这一特殊构式背后深层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其句法-语义互动平衡的结果;不及物动词因吸收及物动词语义而走向及物化;其及物化背后离不开转喻运作机制。
动宾结构;语法转喻;句法-语义接口
句法结构转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之一,Langacker[1-2]对英语提升结构进行了转喻分析;Panther和Thornburg[3-4]分别研究了静态谓词的动作构式、感知能力结构。Mendoza和Pérez[5]研究了回指现象,Mendoza和Otal[6]研究了句法中的情态结构,Mendoza和Pea[7]对充盈结构进行了分析。国内,语法转喻研究始于沈家煊[8]先生对汉语“的”字结构的研究。他认为语法中的“转指”本质上就是转喻,是转喻作为一般的认知方式在语法上的体现。之后,语法转喻研究硕果累累,如严辰松[9]分析了不表给予义的单及物动词进入双及物结构的转喻理据,陈香兰、周流溪[10]从认知转喻角度探讨了异形回指和联想回指的理解方式等。
随着转喻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动宾结构作为常见的句法结构,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如任鹰[11]从动宾结构“吃食堂”中宾语成分的语义类型入手,论述了语法转喻的形成机制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吴淑琼[12]就转喻和汉语动宾结构中宾语变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杨成虎[13]对英汉语中几种特殊的动宾结构的语法转喻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等。但国内学者们对英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类特殊动宾构式的研究较少,其例证也有待丰富,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英语特殊动宾构式的认知理据。
(一)动宾构式
动宾构式,英语称之为VO Construction,是一种意义联系紧密且复杂的特殊结构,有别于主谓结构。语义上看,动词与宾语是动作与动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传统语法中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在英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一种常见现象,如live,die,sleep,smile,laugh等不及物动词,其后往往能带同源宾语,如live a horrible life,而jump,climb等典型不及物动词后往往能省略介词带宾语,如jump the hurdle。 对于这类特殊结构的成因,传统语法的解释是动词可做及物动词也可做不及物动词。但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即如何定义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为何能带宾语?杨成虎[13]认为动词的及物性是个动态系统,及物不及物分属两级,动词的语义及语法表现均居于这两级之间,从不及物逐渐走向及物。这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动宾构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语法转喻
转喻是语法结构的基本属性,转喻思维渗透在语法结构的各个层面,是语法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理据[14]。Panther和Thornburg[4]指出,语法结构的理据至少部分归因于概念因素和语用因素的作用,影响语法结构的概念和语用因素如图1所示,从中可看出,转喻部分地影响着语法结构。
图1 影响语法结构的概念和语用因素[14]123
结合动宾结构的专门问题,杨成虎[13]基于原三角模型提出新的三角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句法-语义接口互动的转喻,即句法结构的横向转喻和语义结构的纵向转喻以及句法-语义接口词汇化的交织转喻三个层面(图2)。
图2 新三角模型[13]59
句法转喻是指句法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转喻关系。语义结构转喻可以是各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s)之间转喻,也可以是各个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之间转喻。接口词汇化是句法结构的转喻和语义结构的转喻两者交叉起来形成的既带句法性质,又带语义性质的转喻。这种转喻的始源域是语法结构中的某一句法成分,目标域是语义结构中的某一语义角色或语义特征[13]。
在该模型中,句法结构居于上层,语义结构则被置于下层,这表明句法是显性的,语义是隐性的。同时也表明这两大结构在语言结构中是矛盾对立的,常常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它们之间又是互动的,语义结构必须通过句法结构实现,而句法结构对语义结构有压制,最终两者通过力量的消长,找到平衡,从而产生实际的句子,平衡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词汇化上,接口词汇化借由转喻机制得以实现[13]。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式是英语中的常见构式,在这一构式中,有许多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相互矛盾的特殊表达,其中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和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这两大类构式最为典型。
就动词与宾语在句中的语义关系而言,同源宾语又可分为两小类,动词与宾语在语义上完全相同或者宾语形式来源于动词的是完全同源宾语,如She lived a horrible life中的live和life。动词与宾语在语义部分相同则为引申同源宾语,如He could not sleep a wink at night中的sleep和wink。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构式同样可分为两小类,第一小类为不及物动词合并介词语义带宾语,如He jumped the hurdle。第二小类为不及物动词合并相关动词语义带宾语,如:The current floated the dingey to the shore.
上述分类如图3所示。
图3 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一般宾语构式分类
下文将详细阐述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构式和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构式的句法语义接口特征。
(一)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动宾构式的句法-语义接口特征
上文将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动宾构式分为两小类,在第一小类不及物动词带完全同源宾语构式中,动词与宾语语义完全相同,且名词结构上来源于动词,如:
(1)She lived a horrible life.
(2)He died an unexpected death.
例(1)中,动词live与宾语life语义相同,由于live本身作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与后面所带宾语的结构无法完全匹配。由此,live作为此结构的接口经历了词汇化,由不及物动词转为及物动词。同时,此结构谓语动词live蕴含“拥有”或者“一般动作”语义,如She lived a horrible life,可理解为“她拥有/过着糟糕的生活”。
第二小类为不及物动词带引申同源宾语构式,如:
(3)He could not sleep a wink at night.
(4)The wind blew a breeze.
(5)He ran a race.
例(3)中名词(a wink)的意义不等于动词(sleep),只是动词的部分意义,而且wink在构成上也不来源于动词。a wink 只是sleep的一种形式,是sleep产生的结果,因此,谓语动词增加“产生”意义而发生词汇化,从不及物转为及物。
从词汇化角度看,带同源宾语的动宾结构中谓语动词均增加了及物动词义。此类结构语义满足动宾结构要求,然而其句法结构所准入的动词在逻辑上只带一个论元,无法满足句法结构两个论元的要求。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构式是把语义结构中隐含动词义赋予句法上的一价动词,使其成为二价动词,即通过谓语动词词汇化手段让句法与语义结构在互动中找到内接口,由此达到了句法准入条件与语义实际间的平衡。
除此之外,在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构式中,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通常置于宾语之前,而且必不可少。所以,此构式语义核心往往落脚在宾语前的形容词项上。由此可知,形容词带宾语构式语义上表达形容词与谓语动作的交互方式。
(二)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动宾构式的句法-语义接口特征
一般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式在英语中更为普遍,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式的典型。图3中已将其分成两小类,第一小类为不及物动词合并介词语义带一般宾语构式,如:
(6)He jumped the hurdle.
(7)He climbed that hill.
(8)He swam the river.
从形式上看,例(6)~(8)中动词后省略了介词再带宾语,通过语义分析可发现此类结构具有了“战胜”或者“操控”意义,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与未省略介词的不及物动词加介词短语的意义颇有差异,后者客观性更强。如例(6)He swam the river和He swam across the river 相比较,后者表示客观位移,可理解为“他以游泳的方式过河”,而前者则通过吸收空间介词,谓语由不及物动词变为及物动词,含有“挑战”或“征服”之义。可理解为“他以游过那条河的方式挑战或征服了那条河”。由此可见,词汇的不同组织方式(即词汇化)决定了不同的语义结构和不同的句法结构。如果说swam 没有吸收空间介词,仍处于不包含动作方向的不及物状态,而真正的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那么例(6)则为不合格的句子。
第二小类为不及物动词合并相关动词语义带一般宾语构式,这是通过吸收动词而发生词汇化的,如:
(9)The current floated the dingey to the shore.
(10)Don’t cry the news.
(11)He grumbled his reasons for disliking the arrangement.
如例(9)The current floated the dingey to the shore 和例(10)Don’t cry the news分别吸收了“move”和“tell”的语义,即to move the dingey by making it floated, to tell the news by crying。而例(11)中grumble合并了动词complain的语义。综上可见,被吸收的动词隐含在语境中,不同的语境赋予谓语动词不同的语义。
(一)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动宾构式的语法转喻阐释
在第一类不及物动词带同源宾语动宾构式中,句法-语义内接口上由于不及物动词与宾语的互动而发生了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的词汇化,这一词汇化的认知机制则是转喻。如例(1)She lived a horrible life,由于谓语动词(live)和宾语(life)同义,而语义的重心实际上在宾语前的定语上,因此,此结构出现了两个转喻现象。第一是谓语动词的词类和语义的转喻。即词类上,live经历了INTRANSITIVE FOR TRANSITIVE,语义上,live经历了EXPERIENCE FOR POSSESSION的转喻。第二是做定语的形容词结构或位置的转喻。live和life的语义相通,只是在功能上一个作动词,一个作名词。如果光说live a life,则造成了语义冗余。因life前必须带有表状态的形容词来修饰,但live作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只能接表方式意义的副词horribly,为了让形容词horrible表示状态,只有将它从表示方式的副词从句法上转喻成形容词来表示状态,这样,形容词horrible就必须与名词life搭配,于是就有了从动词live处分解出名词life。对这个结构的解释是:句法上,horrible从horribly转喻而来,life从live处分解而来,即从整体表达生存语义的概念中分出部分的名词意义的life。使用同源宾语的目的是要表达形容词的性质意义,而副词表达的是方式意义,所以此处出现了ATTRIBUTIVE FOR ADVERBIAL以及MANNER FOR ATTRIBUTIVE的转喻。例(2)可做同样的解释。
在第二类不及物动词带引申同源宾语构式中,谓语均有与宾语配合的目标语义。如在例(3)He could not sleep a wink at night中sleep与he 和a wink结合,词汇化为get/have,此时,SLEEP 已经从THE ACTION OF SLEEP映射到了THE ACTION OF GET,使不及物sleep 带有及物动词get的语义。例(4)中,blew与wind 和breeze 结合的句子中词汇化为become,此时,blew已经从THE ACTION OF BLOWING 映射到了THE ACTION OF BECOMING,使不及物的blew 带有及物动词became的语义,强调了变化的语义。之所以用blew做始源域,是为了凸显其“变化”的方式。例(5)中,a race 的典型动作就是ran, 因此得到了凸显,而在此句中,它实际又表达了及物动词made的意思,因此,从语义上讲是SPECIFIC ACTION FOR GENERAL ACTION的转喻。
(二)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动宾构式的语法转喻阐释
在不及物动词带一般宾语动宾构式图3中分了两种情况,第一种为不及物动词合并了空间介词语义带宾语构式,第二种为不及物动词合并了相关动词语义带宾语构式。这两种构式的形成都是谓语位置上的不及物动词向空间介词、相关动词语义特征的映射的结果。
在第一种构式中,不及物动词向空间映射走向及物化,与后面所带宾语的语义直接相关,即宾语是介词所介入的处所。在合并之前,不及物动词加介词再加处所宾语,表达“位移”的语义。如He jumped over the hurdle是说“他从跳栏这边翻越到了跳栏那边”,而例(6)He jumped the hurdle 并非表达位移的意义,而是“他一跃而过跳栏”,具有“征服”意义。那么“征服”意义是如何获得的?“征服”表示主体对某物或某处的战胜能力或占据能力。经过转喻,不及物动词映射到了介词的“空间”意义,将空间介词的及物性作为动词获得新的语义,同时也改变了其语法性质,从不及物转到及物了,在这一新语义的获得过程中,“征服”义就自然添进去了。此类词汇化转喻可以表达为INTRANSITIVITY FOR SPECIAL PREPOSITION FOR FEATURE OF CONQUEST FOR TRANSITIVITY。例(7)、(8)可做同样解释。
第二种构式中,不及物动词合并了与宾语语义相关的及物动词,如例(9)中,floated合并了动词move, 表达move the dingey by making it floated的意思。例(10)合并的动词为tell, 表达了tell the news之意。例(11)中,grumbled合并的动词是complain,所表达的意思为complaint the arrangement, 此类结构是较为复杂的词汇化方式(SPECIFIC ACTION[Vi] FOR AGENT FOR SPECIFIC ACTION[Vt])。
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整理和分类,我们发现英语中存在大量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表达。根据对其具体实例的句法-语义接口分析发现动词的及物性与否受到语境的制约,动词不及物转向及物是在具体语境中句法-语义动态平衡的结果。在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结构中,其句法和语义的通达是通过不及物动词的句法性质和语义性质的变化来实现的,其背后离不开转喻运作。从语法转喻视角研究动宾结构,为动宾构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扩充了语法转喻的研究内容,使我们洞察了动宾构式本身的运作机制。因篇幅所限,笔者未能穷尽所有动宾构式,这也是本文研究不足之处。总之,关于动宾构式,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更全面深刻的解读。
[1]Langacker R W. Raising and Transparency[J]. Language, 1996, 71(1): 1-62.
[2]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3]Panther K, Thornburg L. The EFFEC FOR CAUSE metonymy in English grammar, me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0: 232.
[4]Panther K, Barcelona A. Metonymy and Metaphor in Grammar[M].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9.
[5]Ruiz de Mendoza I F J, Pérez L. Metonymy and the grammar: motivation, constrains and interaction[J].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2001, 21(4):321-357.
[6]Ruiz de Mendoza I F J, Otal J L. Metonymy Grammar and Communication[M]. Granda: Comares,2002.
[7]Ruiz de Mendoza I F J, Pea M. Grammatical metonymy within the “action” frame in English and Spanish[M]//Gómez-González M, Mackenzie L, Gonzáplez-Alvarez E. Current Trend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tudies in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Linguistics). John Benjamins, 2008.
[8]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 1999(1): 3-15.
[9]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2): 41-45.
[10]陈香兰,周流溪. 异形回指和联想回指理解的转喻动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2): 1-4.
[11]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3(3): 59-80.
[12]吴淑琼.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43-177.
[13]杨成虎. 英汉语动宾结构的转喻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14]吴淑琼. 语法中的转喻理据和英语语法教学[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 122-127.
The Grammatical Metonymy Mechanism of English VO Construction
YANG Jin-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Object-taking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s a special expression in English. Based on the New Triangle Model theor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ain the lexicalization of its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onymy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deep cognitive mechanism behind Object-taking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bject-taking in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s the results of its interaction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An intransitive verb will turn to be transitive through its assimilation of semantic meaning of a transitive verb, and metonymy operation is integral to such a phenomenon.
VO construction; grammatical metonymy; interface between syntax-semantics
2016-04-18
杨金花(1992—),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H0-05
A
1009-0312(2016)04-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