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研究

2016-10-11 08:27:12杜雷张萍孙俊涛徐龙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职业生涯层级

杜雷,张萍,孙俊涛,徐龙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研究

杜雷1,张萍1,孙俊涛2,徐龙1

(1. 齐齐哈尔大学 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2. 齐齐哈尔医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出现中等偏上水平的职业高原现象,其中在趋中高原上表现最为严重,在内容高原上表现最轻;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层级高原上,不同年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黑龙江省高校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之间在层级高原和内容高原2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趋中高原上差异不显著.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层级高原;内容高原;趋中高原

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是指体育教师在当前学校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出现的关于职位升迁、职称晋升、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和向学校决策中心位移等方面的可能性很小或停滞状态,是体育教师在职业上的“停滞期”,是职业生涯中工作体验和经历逐渐沉淀的结果,一般被看作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峰点,也是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体育教师一旦出现职业高原现象,会对其生理、心理和行为等带来不利影响,集中表现为精力衰竭、情绪萎靡、失去责任感、对工作无动于衷以及对教育对象冷漠无情等[1].这种现象会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也会阻碍体育教师的成长,影响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对体育教师职业高原现状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整体特征,对帮助体育教师远离职业高原,促进体育教师在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的21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2.86%.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3.33%.

1.2研究方法

通过图书馆及网络平台查阅了大量职业高原方面的文献资料,为理论和方法提供参考.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量表参照Milli-man[5]的职业生涯高原量表和寇冬泉[6]的教师职业生涯高原量表编制,对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严格检测,共包括18个题目,从3个维度进行研究:层级高原(在当前组织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内容高原(无法在工作中学习到新的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和趋中高原(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转移的可能性很小).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分别用1,2,3,4,5计分,其中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得分越高,表示体验到的职业高原程度越高.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状况分析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状况见表1.由表1可见,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总体高原的总平均分为2.53,略低于中等临界值,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换言之,从总体上来说,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超过平均水平.而从职业高原的3个维度来看,其平均值均在中等以上范围.其中,分值最高的是趋中高原(M=2.67),内容高原分值最低(M=2.43),说明体育教师向组织中心转移所感到的停滞感要远远大于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和职位提升所感知到的停滞感.

表1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高原总体状况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职业生涯层级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