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学管理学院 管 伟
政绩诉求、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来自2011-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中州大学管理学院管 伟
本文以2011-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地方政绩诉求高低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的高管政治关联对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在政府较为强烈的政绩诉求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政府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诉求不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加强了政绩诉求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没有加强政府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抑制了这种潜在的政府干预效应。
政绩诉求政治关联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在政治集权度较高情况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健增长。这三十年间,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一直以“放权让利”为主线,这就是为何国家经济可以持续保持快速增大的根本原因。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政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多数人都不甚清楚。与此同时,就社会责任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受到制度环境影响,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制度环境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造成影响的机制却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社会责任基础之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思考。除此之外,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时期,政府追求高政绩目标,因此企业普遍受到政府的干预,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几年以来,很多民营企业呈现出十分热烈的追捧政府关系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想要保护企业产权和更好的发展企业似乎就必须具有政府关联性。基于此,本文在企业制度理论分析基础上,使用企业高管政治关联、政绩诉求指数、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经验数据,力图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基于财政分权、政府追求政绩基础上,企业能否良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企业所在地政府政绩诉求强弱是否有关?倘若所在地政府的政绩诉求对其产生影响,那对于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既然企业高层政治关联也许有着政府干预与资源价值两方面影响,那么具体来讲,企业履责和政绩诉求之间是如何表现出两者的关联性的呢?
Matten at al.(2008)实证发现: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不同。其中,在政府较少干预市场的国家,企业偏好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以此回应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表现为“显性的社会责任”;而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的国家,企业不得不对制度环境做出回应,表现为“隐形的社会责任”。Liatal(2010)通过实证研究后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环境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主导因素,特别是在政府较少干预市场的国家治理体系下企业更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Margolis at al(2009)对179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文献的239个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59%的结论显示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性,25%的结论显示两者正相关,3%显示其负相关,此外剩余13%部分并未给出样本规模,因而无从判断。唐跃军等(2014)认为企业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慈善的商业动机,较为关注商业活动本身;二是慈善的制度动机,更强调外部制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两种动机在不同性质企业存在差异。其中,国有企业因面临更多的代理问题而秦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商业动机;民营企业为了寻求政治保护倾向于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动机。贾明和张喆(2010)实证研究发现提高控制公司与政府间关系资源的能力是促使高管采用公司慈善方式对自然灾难做出反应。张敏等(2013)通过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为了从政府手中获得了更多的补贴收入才去从事慈善捐赠,同时也证实了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为了获得政治保护而从事慈善捐赠活动的动机。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或慈善捐赠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存在两个主流理论视角——工具视角和制度视角。其中,工具视角的社会责任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基于制度视角研究尚存不足之处,这也促成了本文以制度视角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选题方向。
(一)政绩诉求和社会责任:在制度基础之上的理论分析在我国,存在着十分特殊的政治环境,也就是地方官员晋升机制与财政分权体制。对于许多地方政府而言,其领导班子将当地GDP作为从政的唯一目标。因此,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政策发展当地经济,取得更高的GDP,为日后的晋升之路做好铺垫。一般来讲,地方政府有着如下几种策略:借助于税收竞争策略引入大量外资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地方国有企业形成合作关系,操控当地国有企业进行过度投资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到达自己的政绩目标甚至不顾后果以当地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在这些当地,政府往往会联合当地企业,以对其实施更为宽松的监督政策和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换取企业的投资。当企业违反条例生产时,政府只是象征性的对其进行少量罚款就允许其继续经营。这种情况就使得企业社会责任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为了企业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在地方政府行为背后,有着更为深入的利益取向。在对地方进行治理时,政府不单单扮演着代理人的身份,同时还扮演着自理者的角色。一方面代理上级指令对地方事务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追求政绩和经济利益;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进行治理时常常以对企业进行干预为手段,因此政府有着一定的动机去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帮助政府承担达成政治目标所需履行的责任。就企业自身来说,其外部环境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政府环境,企业生存发展都受到政府经济的严重影响。再加上中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期,绝大部分稀缺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基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和政府之间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得到企业发展所需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高层政治关联就成为了企业十分重要的一种和政府搭上关系的资源。企业高层政治关联性成为了企业得到发展所需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当企业和政府之间有了良好的政治关联性之后,企业就可以从政府处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从银行得到更多的低成本贷款,甚至还有可能可以从政府垄断行业当中分得一杯羹。实际上,政治关联有着双重作用,当政治关联为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其也为企业带来一些弊端,例如说政府对于企业的操控性增强等等。就政府干预成本来讲,企业所有权私有化将会提升政府官员干预成本,倘若民营企业高层具有政治身份时,政府想要对企业进行干预就显得较为简单,成本也就相应较低。在和政府搭建关系之时,难免就会出现一些腐败现象,从最近几年的腐败案件就可以有所感悟。笔者认为,企业履责是搭建这种关系的一种现实选择。当企业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其和政府之间的关联性就将有所增强,企业就可以从政府处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更多的外部投资机会和更为适合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使得企业政治战略得以实现。分析其本质,这种观点和利他主义假说实际上有着不同之处,其将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好处,并且还可以达到企业权力寻租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出于政绩诉求,政府或官员有着较为强烈的动机对企业履责行为进行干预。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其实出于得到更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更有可能的是企业将履责看作是一种政治投资。简单来讲,就是企业之所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因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有着相互寻租的交易,甚至可以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共谋”。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随着政府政绩诉求增强,当地企业将会越来越乐意履行社会责任
(二)政绩诉求和社会责任:在企业产权性质基础之上的理论分析更深入的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讲,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联性更为显著。究其原因在于:首先,公有制企业产权性质特殊,其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政治关联性,并且从其建立开始就拥有着政治优势与职责。在国有企业中,政府为强化对企业的控制,常常会安排政府官员出任企业高管以确保企业行为得到有力控制,因此这部分企业将会主动配合政府履行其社会职责。其次,根据互惠交换原则,公有制企业得到了较之于民营企业更多的外部融资便利和更多的企业优惠政策等等政治与经济利益,因此其就没有理由不承担一部分当地社会责任。谭劲松(2009)指出,地方公有制企业占据着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地方政府对公有制企业进行干预的主因。除此之外,从组织身份来讲,公有制企业属于公有资产,而不是纯粹的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主体,公有制企业需要担负维持社会稳定、改善当地水货水平的责任。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相较于民营企业来讲,公有制企业因为受到政府政绩诉求影响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政绩诉求和社会责任:在政治关联调节效应基础之上的分析在现如今我国经济转型期,政府追求政绩效果,因而对企业进行着较多的干涉,并且大多数企业因此自身利益也都愿意和政府之间搭上关系。在中国,具有政治战略的企业将受到政府较多的干涉,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想要保障企业利益,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就必须和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联性。详细来说,政治关联性是企业和政府之间产生联系的一种纽带。对于政治关联性和企业行为而言,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资源价值观和政府干预观。所谓资源价值观,指的是作为价值资源,政治关联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优惠、产权保护、行业准入等政治和经济利益,以达到企业提升价值的目的。但是,和资源价值观不同的是,政府干预观则认为政治关联实际上就是政府对企业进行干预的手段。基于此,在受到政府干预时,特别是政府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政治关联和企业行为之间或许将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政治关联将会强化政府和企业履责行为之间的诉求效应。其二,政治关联将弱化政府对企业履责的诉求。除此之外,因为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职业轨迹不尽相同,对于这两者而言,政治关联极有可能有着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还将在对企业产权性质进行区分以后,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和政府政绩诉求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如前文所述,民营企业希望和政府之间建立紧密联系来减小产权和资源获取等的不确定性,所以说大多数具有政治关联性的民营企业都是由企业主动和政府搭建关系。首先,就关系角度而言,建立紧密关系企业一定会付出一定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还将一直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当企业想和政府建立关联性时,就必须帮助政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利益互换,政府将向企业提供企业所需的稀缺资源和政策保护等一系列政府行为。其次,根据代理理论,企业管理人员也有可能是出于想要得到更高的个人声誉,也就是说担任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等才推进企业履责,因此政治关联性就是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性原因。第三,在社会责任制度战略动机理论背景下,企业履责不单单为企业带去更好的社会声誉和更多的税收优惠,还会是的政府官员对企业产生好感,因此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政企纽带效应得到强化。也就是说,企业旅行社会责任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权力寻租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在当地政府的高政绩诉求下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将会妥协,进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政府并且主动为政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由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企业高层政治关联会强化政绩诉求和企业履责之间具有的促进作用
相较于民营企业,公有制企业从创立之初就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Kornai(1986)提出“预算软约束”这一概念。当企业处于困境时,公有制企业更容易得到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所以说,就企业角度而言,公有制企业几乎不可能因为权力寻租和政府合谋。因此可做出如下推测,公有制企业不需要花费成本保持其和政府之间的政治关联性。也就是说,公有制企业具有较弱的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战略动机。然而,从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来讲,在当地政府政绩诉求较高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受到晋升激励、在职消费、薪酬绩效激励等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多数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进行委派的,所以说其和政府官员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在公有制企业当中,当企业高层存在政治关联性时,其就可能有着一定的晋升激励诉求,因此其将带领企业对政府的要求进行满足,主动对社会责任进行承担。另一方面,就代理理论来讲,企业管理人员有动机因为谋取私利而防止社会责任支出。首先,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公有制企业承担了部分非盈利性的政策性负担,这就导致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无法得到准确的体现。所以说,就高管薪酬激励而言,公有制企业高层存在着抵制政府摊派的动机,尽可能的推卸社会责任,进而达到对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以获得更高的高管薪酬。其次,当公有制企业承担额外社会责任时,企业现金流量将会明显减少。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人员得到非货币性替代报酬的可能性将会下降。因此,就个人私利角度而言,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有动机减少企业的不必要社会责任,进而获得更多现金报酬。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a:在公有制企业当中,高层存在政治关联性将增强政绩诉求对于企业履责的促进作用
假设4b:在公有制企业当中,高层存在政治关联性将减弱政绩诉求对于企业履责的促进作用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将研究样本设置为2011年至2014年间在我国沪市A股上市的企业。此外,考虑到社会责任数据的可获性和完整性,对样本企业进行了一定的筛选,筛选规则如下:(1)去除了当期交易状态是ST、PT 或*ST的企业;(2)去除了金融类企业和保险类企业;(3)去除了在B股或H股存在交叉持股现象的企业;(4)去除了持股分散、没有控股股东的企业和缺乏完整财务数据的企业。完成筛选后,样本观测值总计2143个。本文对如下两组数据进行了手工收集:其一,源自和讯数据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测评数据,其二,企业政治关联数据。对于后者,笔者的收集方法为:首先依据CSMAR数据库逐一识别企业董事长有无政治关联;其次,借助于同花顺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保手工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就其他数据而言,宏观数据主要源自经济发展统计年鉴,高管教育背景数据则是源自同花顺,相关财务数据源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责任。就衡量社会责任而言,有着两种不同的衡量方法:其一,结果导向式衡量方法;其二,过程导向式衡量方法。对于前者,主要是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企业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当然,这种方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还需检验,但是其确实是最为直接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方法。对于后者,衡量方式为对企业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衡量,直接或间接反映企业目标管理行为。实际上,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转变,从单一员工模式转变为综合社会责任报告模式,使用社会责任报告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已经成为主流方法。其中,和讯开发社会责任报告专业评测体系对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有着较好的衡量度。因此,在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时,本文使用的是和讯对企业的总评分(CSR)。(2)解释变量。第一,政绩诉求。正如上文所说,在晋升激励机制制度和财政分权情况下,地方政府有着经济利益诉求和和政治利益诉求两类诉求。具体而言可以将其分成地区经济增长诉求、财政收入诉求和社会和谐稳定诉求。在对政绩诉求进行衡量时,本文使用的主要衡量指标为当地GDP增长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这三个变量。在构架政绩诉求指数时,本文对上级政府对与当地官员的“相对绩效”考核标准和“可比地区”原则进行了充分考虑,因此征集诉求的指标选用的是上述三者的相对值。也就是说:第一,相对GDP增长率,企业所在地当期GDP增长率减去上期GDP增长率大国全国平均水平时,取1,反之取0;第二,相对财政赤字,当期地区财政赤字比全国财政赤字小时,取1,反之取0;第三,相对就业率,当期企业所在地相对失业率比平均失业率小时取1,反之取0。其后再对政绩诉求指数进行相加。当指数数值越大时,就表明政府政绩诉求越强,反之则表明政府政绩诉求越弱。第二,政治关联。在以往的文献当中,在衡量企业政治关联性时常常使用的变量为企业高层有无政治背景。Fan at al.(2007)则将衡量指标指定为CEO有无政治身份。从上文分析中得知,在通常情况下,企业最有权力的职位是企业的董事长,因此本文选用董事长有无政治身份作为衡量企业政治关联性的变量。也就是说,当企业董事长曾经或者正在政府部门、军队任职,抑或是曾经或正在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取1;反之取0。
(3)控制变量。就控制变量而言,笔者将企业总资产水平、教育程度、双职合一、财务绩效、前五大股东占比、财务杠杆水平、股权制衡、行业和年度等引入研究当中。表1为相关变量的说明。
(三)模型构建
为验证假设1的正确性,构建了基础回归模型(1)。在这一模型当中,被解释变量是企业社会责任(CSR),其可以对客户、员工、股东、环境和税收、供应商和消费者权益等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反映。主要解释变量是政府政绩诉求(Pad)。为防止内生性问题,选用的是滞后一期的政府政绩诉求。
表1 变量说明
其中,α0代表的是截距项,ε代表的是残差项,α1-α10代表的是回归系数。
为验证假设2的正确性,基于模型(1)引入所有权性质变量(State)和State与政绩诉求交互项(State*Pad),构建模型(2),模型如下:
其中,α0代表的是截距项,ε代表的是残差项,α1-α12代表的是回归系数。
为验证假设3和4和正确性,基于模型(1)引入政治关联变量(Pol)和Pol与政绩诉求交互项,就得到如下模型,即模型(3)。除此之外,对企业所有权性质进行区分后再这一模型当中进行再次回归。
其中,α0代表的是截距项,ε代表的是残差项,α1-α12代表的是回归系数。
(一)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为消除主要连续变量受到的极端值影响,笔者对极端值按照1%分位数进行了Winsorize处理。表2中的PanelA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数据得知,企业社会责任平均值是34.132,具有较大的标准差,其值为21.227。这表明不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政府政绩诉求指标位于[1,3]之间,平均值是1.723,中位数是2.000,这表明总的来讲,政府对企业的诉求较为强烈;有37%的企业存在着董事长具有政治关联性的情况,这说明样本企业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政治关联现象;State平均值是0.653,这表明样本中大约有65.2%的企业都有公有制企业,这一点和实际情况具有一致性。就其他变量而言,财务杠杆平均值与方差分别是0.536和0.343,这表明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普遍都有这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企业股权集中度平均值与标准差分别是49.883与16.398,这表明样本企业具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在样本企业当中,企业董事长教育水均值是3.638,这说明在我国企业当中,董事长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绝大多数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表2 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表3是模型中各变量相关系数的报告。政绩诉求(Pad)和企业社会责任(CSR)之间相关系数为正,并且有显著性。这表明当企业所在地的政绩诉求增大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将随之上升。也就是说,假设1的正确性得到验证。CSR与Lnsize、ROA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向关联性,CSR和Lev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向关联性。这表明企业规模较大、企业负债率较低、财务绩效较好的企业更愿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避免多重共线对本文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笔者对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系数远远小于经验文献阈值0.70。与此同时,本文还使用容忍度(1/VIF)与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诊断。根据1/VIF和VIF的诊断情况而言,VIF均小于2,这表明本文的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问题。
表3 Pearson相关系数
(三)回归分析
(1)政绩诉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表4是计量模型(1)和(2)的回归结果报告。为检验假设1和2的正确性,本文使用的是调节性回归分析法,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检验,详细步骤如下:首先,对各控制变量和因变量加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列(1)所示;此后引入政绩诉求变量,对政府政绩诉求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列(2)所示。然后再引入政绩诉求变量和反映企业产权性质变量的交互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政绩诉求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列(3)所示。由表4列(1)和列(2)回归结果可知,引入政绩诉求变量后,回归方程的调整R有一定的增加,这表明政绩诉求增加了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解释;政绩诉求的回归系数为正并且呈现出显著性,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政府政绩诉求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当政府政绩诉求不断升高时,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支出也将不断增加,进而证明了假设1的正确性。官员晋升机制制度和财政分权情况下,政府官员不单单担任着经济参与人,同时还扮演着政治参与人这一角色。不管是从财政收入激励方面而言,还是从政治激励方面而言,地方政府官员都有着很强的动机实现辖区经济高速发展。因此,其就将要求当地企业为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我国现如今还处于经济转型期间,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充分的认识到了和企业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得到政府官员的好感和更多地优惠政策和更好的融资环境。所以说,本文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是政府和企业为了获得各自利益而进行相互寻租的结果。假设2指出,相较于民营企业,公有制企业有着更大的可能性因受到政绩目标影响进而为政府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且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公有制企业和政府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两者的配合相对来说也较为容易。由表4中列(3)结果可得,政绩诉求和公有制企业的交互项为正但是却没有显著性,这一结果没有对假设2进行有力的支持。这说明还有其他机制在影响政府对不同产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诉求。可能的解释有如下两种:其一,基于社会责任的制度战略动机,民营企业为了得到合法性和改善企业外部制度环境,有着极大的可能性去促进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而消除一部分政府对于公有制企业的期望和诉求。另一方面,不管企业的产权如何,只要成为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赶超的工具,就无法摆脱政府的干预。也就是说,不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当地政府政绩诉求的对象。
(2)政绩诉求、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表5报告了计量模型(3)的回归结果。其中,表5的列(1)、列(2)和列(3)分别以全体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和国有企业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体样本回归中,政绩诉求与政治关联交叉项不显著相关;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后,政绩诉求与政治关联交叉项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以10%的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而在国有企业样本中以5%的显著性水平呈负相关,从而支持了本文的假设3和假设4b。该结论表明,非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加强了政绩诉求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受到转型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民营企业家热衷于寻求政治关联的动机影响。同时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没有加强政府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反而抑制这种潜在的政府干预效应。
(四)稳健性检验为了进一步确认以上结论的可靠性,本文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之上进行稳健性测试,运用Chow检验测试政绩诉求高低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存在差异。Chow检验结果显示政绩诉求强弱的系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一)结论研究表明:(1)在政府较为强烈的政绩诉求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提升。(2)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政府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利益诉求不存在显著差异。(3)非国有企业政治关联总体上加强了政绩诉求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4)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没有加强政府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抑制这种潜在的政府干预效应。
表4 政绩诉求与企业社会责任:多元回归分析
表5 政绩诉求、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二)建议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理性和制度理性纳入企业战略决策高度,实现企业与地方官员建立、维系甚至加强政企纽带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企业不仅要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强其在所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在优化利益相关者管理和应对外部制度环境方面的重大战略价值。其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遵从适度平衡原则,完善公司治理中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这主要基于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发现:在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越大,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相反,在非国有企业,股权越分散,其承担了社会责任越多,主要原因在于非国有企业的股权越分散意味着可以兼顾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而导致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对国有企业而言,应该适度减少国有股权比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避免承担过多政策性负担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同样需要减少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而避免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切实履行应尽社会之责。第三,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需要深化中国新兴转轨市场制度环境的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回归道德慈善式的利他主义,真正提升公司社会责任水平。一方面,政府政绩诉求较高的地区往往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另一方面,现实中政治关联已经成为了政府干预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的直接手段或途径之一,影响了公平竞争,引发了新型的“政企不分”。只有深入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优化企业经营的制度环境,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才能盘存盘活企业发展的资金效益、激发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调查(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15B2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贾明、张喆:《高管的政治关联影响公司慈善行为吗?》,《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2]唐跃军、左晶晶、李汇东:《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3]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0年第10期。
[4]张川、娄祝坤、詹丹碧:《政治关联、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管理评论》2014年第1期。
[5]王成方、林慧、于富生:《政治关联、政府干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6]张萍、梁博:《政治关联与社会责任履行--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证据》,《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7]Li,Shaomin,Marc Fetscherin,Ilan Alon,Christoph Lattemann,and Kuang Ye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merging Markets:the Importance of 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0.
[8]Matten,D.,Moon,J.ImplicitandExplicitCSR: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 Comparative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2008.
[9]Margolis,J.D.,Elfenbein,H.A.,Walsh,J.P.Does It PaytobeGood?AMeta-analysis andRedirection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Working Paper,2009.
(编辑 文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