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 李亚云
高管权力、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
南昌工程学院李亚云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深圳交易所A股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已经表明:我国企业有着一定的会计稳健性;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具有较低会计稳健性;企业管理人员集权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发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监督约束作用,进而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的稳健型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缺陷会计稳健性高管权力
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在不断推进企业内部控制法规制度的完善。2006年,上交所与深交所联合发布了《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政府出台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后两年,政府又发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两个文件规定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并且出具审计事务所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审计报告。2012年,监管部门将这一规定扩展到在主板上市的国有企业。次年,这一规定进一步扩展为对大部分在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2014年,国家要求所有在主板上市的企业都对其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到2014年为止,我国政府在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方面的要求已经从自愿披露阶段转变为强制披露阶段。伴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乎企业内部治理情况。从以往的相关研究来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升企业财报精准性与信息可靠性,进而为投资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相信企业信息。与此同时,因此企业会计稳健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关键评判标准,起着缓解企业代理问题,优化管理人员投资决策,提升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减少企业诉讼风险,确保投资人利益等多方面作用,部分学者将其研究领域扩展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企业会计稳健性关系上,研究结果显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将会具有更差的会计稳健性,如果某个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做得较好,则其会计稳健性也就相应较高。
因为我国内部控制相关体系的建立时间较晚,学术界尚未就此问题形成一致观点。除此之外,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其特殊性。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其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就国有企业而言,绝大多数此类企业都受到国家的监管和控制,而非国有企业当中则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集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实施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会计稳健性的关联性也会受到上述情况的影响。依据高管梯队理论,一个企业将带有十分明显的管理人员个人特征。管理人员权力的分配会对企业控制活动、内部环境、内部监督等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影响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在本文当中,对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企业会计稳健性和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基于企业会计稳健性契约需求解释,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企业会计稳健性动机将得到激发。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想要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最关键的是其应有相应的内部环境。所谓企业内部环境,涵盖如下几个方面:治理结构、权责分配、机构设置、企业文化、内部审计等。如果一个企业有着较好的内部环境,企业代理冲突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企业契约有效性将得到提升,诉讼成本将不断降低。所以说,当企业意识到这些作用时,将使用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意识到稳健会计作用并且采用稳健会计策略的企业,想要保障企业会计稳健性,关键之处就在于要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究其原因,在于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提供了大量用作订立契约的变量。相应地,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契约和企业账面价值变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则会导致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犯下一些错误进而影响到企业账面价值。比如会计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员工培训,会计人员从业水平和态度都会对企业盈余规模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降低。然后,使得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产生不可靠性,并且向企业董事传达错误的会计稳健性信息。这会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联性降低。总的来讲,加强运用会计指标能力的有效性,可以稳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升其会计稳健性。最后,当企业有着内部控制缺陷时,企业对于坏消息的确认速度将会减缓,进而使得企业会计稳健性降低。从这一点来讲,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会计稳健性间有着负向关联性。当企业会计人员水平不高时,可能使得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估值发生错误,进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判断错误。当企业有着内部控制缺陷时,企业管理人员所受监督减少,进而使得企业对于坏消息的确认速度大大减缓。例如,因为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特性,企业董事会无法迅速得知投资项目相关信息,这将会使企业管理人员在投资方面选择NPV为负但可以为其个人带去收益的项目。除此之外,如果企业在计算投资项目预计利润净现值时存在一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就会使得企业难以尽早发现潜在亏损项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和假设2。
假设1:企业盈余有一定的会计稳健性
假设2: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会计稳健性有着正向关联性,也就是说有着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会计稳健性将会降低
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以及企业权利结构配置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因为企业制度转型等因素衍生出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将会导致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凌驾于机制之上,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影响。这一情况常常发生在那些具有内部治理缺陷的企业当中。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一个企业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是和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特质息息相关的,管理人员权力配置将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等政策和企业执行效率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因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着很强的坚固部门推动特征,当企业管理人员集权程度较高时,管理人员就有着更强的动机为获私利将自己权力置于企业权力之上。所以,企业有可能为了应对检查,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花费较大力气,但是却没有一个有效的实施。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经常都会空有其构架而无其内涵,单单是一种虚设。倘若企业存在管理人员集权的现象,那么持股股东将会对企业产生控制权,并且还有着管理者的权力。这种情况会使企业董事会制衡效率大大降低,监事会监督作用减弱,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一种虚架子,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断减弱。由于企业对外披露自己的财务报告决定权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企业存在管理人员权力集中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就有着极大的可能性为谋私利将自己的权力置于企业制度之上。进而使得企业会计稳健性降低。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企业管理人员权力集中将对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上升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因为2007年开始,深圳交易所对于主板上市企业有着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而上交所则仅仅是有资源性披露要求。因此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至2014年间在深市A股上市的企业。为提升研究结果的精准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筛选:(1)去除掉金融类企业和保险类企业;(2)去除掉ST企业和PT企业;(3)去除了同时在B股上市的企业;(4)去除了本期进行IPO和缺少相关数据的企业。经过筛选以后所得研究样本共计3672个。本文研究所用数据均源自于国泰君安CSMAR数据库、锐思RESSET数据库和万德Wind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会计盈余(EPS/P)。Basu指出,较之于好消息,使用会计盈余反映坏消息对企业会计稳健性进行测度更具及时性,奠定了企业会计稳健性研究的良好基础。Basu的盈余/股票报酬模型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将股票报酬率作为代理变量,以其正/负和企业好/坏消息相对应,倘若企业会计政策具有稳健性,则相较于好消息,坏消息会更及时的在企业盈余中得到反映。反映速度越快,则表示企业会计稳健性越好,具体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在上式当中,EPSi,t代表的是i企业t年度基本每股收益;Pi,t-1代表的是i企业t年初每股均价;Ri,t代表的是i企业t年度包含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每股年回报率;DRi,t代表的是哑变量,倘若Ri,t为负,则DRi,t=1,反之为0。α2是度量企业会计盈余和正股票收益率关联性的指数,即盈余确认好消息的速度,α2+α3则是度量企业会计盈余和负股票收益率关联性的指数,即盈余确认坏消息的速度。α3则是度量会计盈余确认好/坏消息速度的指标,加入企业存在会计稳健性,则α3应为正。
(2)解释变量。股票回报率(R),反应坏消息的哑变量(DR)。内部控制缺陷(Icw),评判某个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最为直接的标准为其内是否有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借助于特定事项的发生与否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加以衡量,并且构建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综合指标。本文主要选取了如下六个条件作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的指标:企业披露信息当中明确告知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企业有因违规操作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况;企业财报有重大差错或对重大差错进行了更正;企业年报有非标准审计意见;企业内部控制有非标审计意见;企业存在经营亏损情况。除此之外,倘若企业在当期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即使其在前几期未曾披露相关信息,本文也认为其在前几期就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高管权力(Power)。企业管理人员权力是其执行自身意愿的能力,管理人员集权现象将会对企业会计政策产生影响,在企业存在双职合一情况时,企业财务负责人将会受管理人员影响对企业盈余进行操纵。因此,本文在定义高管权力时,使用了双职合一这一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存在两职合一情况,则认为企业存在高管集权现象,反之则认为不存在集权现象。
表1 变量定义表
(3)控制变量。本文还设置了如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财务风险(Lev)、市账比(MB)、年度和行业等。本文的主要变量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为了检验我国企业有无稳健性原则,在对企业规模、成长性、财务风险和行业特征进行控制后,根据模型(1)进一步制作了模型(2),用以对假设1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模型如下:
为验证假设2的正确性,根据模型(2)进一步制作了模型(3),模型如下:
倘若企业有内部控制缺陷,则企业会计稳健性将会降低,即预期α7系数将小于0。
为验证假设3的正确性,基于模型(3),本文使用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哑变量Power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替代并且构建模型(4),将上述两者一共放入模型(3)构架起模型(5):
(一)描述性统计表2为全样本各变量描述性统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综合指标定义,Icw平均值是0.489,这表明有50%左右的企业有内部控制缺陷,整体来说内部控制质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Power平均值是0.266,这表明大概有26.6%的企业有着双职合一情况,这一比例相对较高。
表2 全样本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表3为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由表3可得,Icw和EPS/P、R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关联性,处于0.01水平时呈现显著性。这表明有内部缺陷的企业其会计盈余与股票报酬率小于零的可能性更大,Icw和坏消息反应系数DR有着十分明显的正向关联性,这表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坏消息更多。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和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企业规模、市账比、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联性。这表明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高管集权现象越容易发生,并且企业规模更大、资产负债率、市场价值更高,企业财务状况也会更为不稳。各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全都放在模型内加以回归分析。
表3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三)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为验证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选取了2011年至2014年间全样本加以回归分析。表4为假设1和假设2的回归结果。
表4 假设1和假设2回归结果
(2)高管权力、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根据已有研究可得,企业内部存在高管集权现象将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造成影响。如果企业存在双职合一情况,企业财务负责人就会受到管理人员施压进行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操纵。根据是否存在双职合一情况,本文对企业进行了分组,并根据模型(3)进行回归。表5为回归结果。由表4可知,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检验企业会计政策有无稳健性原则。此后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相关信息加以模型,对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来对假设2进行检验,进而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正向关联性。
在对企业会计稳健性进行回归时,对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规模、成长性、行业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后,DR×R系数为0.025,当处于0.01水平时呈现显著性。这表明较之于好消息,企业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的速度更快,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稳健性原则。将企业内部控制和相关变量引入模型之后,R2由0.276升至0.294。这表明向模型中引入将会对会计稳健性造成影响的需求因素之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将会增强企业会计稳健性的解释作用。对假设2进行回归分析可知,Icw×DR×R的系数明显是一个负数。这表明有着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会计稳健性将较低,而那些具有较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则可以更快的对坏消息进行确认,进而拥有更高的会计稳健性。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性。根据回归结果可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将得到有效改善,企业确认坏消息的速度将更快,企业会计稳健性将不断提升。然而,当企业有着内部控制缺陷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将难以有效运行,企业管理人员由于机会主义动机更有可能实施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进而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不断降低。
根据表5可知,当企业存在高管集权情况时,Icw× DR×R的系数小于0,但是没有显著性。当企业不存在高管集权情况时,Icw×DR×R系数在处于10%水平时为负并且呈现显著性,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将会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也较低。从这一点来看,存在高管集权的企业其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虽然有着正向关联性但是却并不明显。不存在高管集权情况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向关联性,高管集权将会减弱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作用,进而对企业内部治理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5 假设3回归结果
本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因为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会对企业会计稳健性产生负向作用,所以根据模型(3),使用高管权力哑变量Power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加以替代,或者将上述两个变量一起放入模型中加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知,不管是仅仅引入高管权力哑变量Power,还是同时放入上述两个变量,Power× DR×R都小于0,都不存在显著性。这表明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没有直接性的关联。
表6 高管集权与会计稳定性的回归结果
结合上述分析和表5的回归结果可知,企业管理人员集权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之所以高管集权会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降低是因为高管集权造成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降低,进而对企业会计稳健性产生过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会计稳健性,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结构。倘若企业高管集权程度过大,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很好可能成为一种虚设,无法有效促进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3的正确性。
(一)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当对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财务风险、行业特征等进行控制后,我国企业盈余有着一定的会计稳健性;(2)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会计稳健性之间有着正向关联性;(3)高管集权会减弱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促进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在进行深入分析以后得知,企业高管集权不会对企业会计稳健性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率的影响来降低企业会计稳健性。即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受到企业权力配置结构的影响。仅当企业高管集权不明显时,企业内部控制才会促进企业会计稳健性。否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形同虚设。
(二)建议本文提出以下建设
(1)规范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一是明晰化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分类和认定,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当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之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仍旧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认定标准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国家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明晰化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细则,细化分类方法,使用更为细致的评价方式和衡量方式,以提供更为精准可靠的决策信息。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质量和执行力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从企业年报披露和审计意见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要求和规范。此外,还应要求企业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发表其意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从内外两个方面强化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缺陷的认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非浪费企业资源,相反,这一项举措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企业遭受相应损失。此外,想要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有所成效,关键在于确保内部控制措施切实有效地实施。
(2)完善公司内部权力结构配置。一是构架起有执行效力的监督机制,防止企业出现高管集权现象。现如今,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企业董事会监督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展现出作用。通常来讲,作为主要发起人,国有企业将会外派董事会成员到企业当中,大多数时候都存在着双职合一的现象。这一情况使得企业高管既是管理人,又是监督者,董事会监督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所以说,要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配置,关键之处就在于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确保董事会决策的执行度。其次,要实施双职分离的企业制度,防止企业出现高管集权现象,切实保证企业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二是优化监事会制度,提升监事会专业素养。首先,就是要不断完善成员的构成,防止企业大股东操控企业监事会。其次,因为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监事会成员不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和金融、法律专业知识。所以,在进行监事会成员聘任时应更多地选聘那些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人才。当然,监事会也需要明确职能,防止与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等相关部分职能重合。最后,监事会中至少需要设立一名执行监事,定期出席董事会会议,并向其他监事汇报日常监督情况,上市公司需要给予监事会更多的独立资格和独立权,保证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发挥。
[1]孙光国、赵健宇:《产权性质差异、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会计研究》2014年第5期。
[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会计研究》2010年第8期。
[3]赵息、张西栓:《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2期。
[4]刘启亮等:《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1期。
[5]shbaugh-Skaife H,D.Collins,W.Kinney et al.The EffectofSOXInternalControlDeficienciesandtheir RemediationonAccruals Quality.TheAccounting Review,2008.
[6]Altamuro J,A.Beatty.How does Internal Control Regulation Affect Financial Repor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Economics,2010.
[7]Goh B.W,D.Li.Internal Controls and Conditional Conservatism.TheAccounting Review,2011.
(编辑彭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