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2016-08-23 18:34刘洋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公有制经济体制

摘 要:当今中国的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前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下,逐渐演化和发展成为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制度安排。该制度在一定角度上来说,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的地方,而今后的发展应沿着基于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和劳动者主体地位确立的劳动主义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所以本文主要就是着眼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劳动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劳动主义;经济体制;官僚资本;公有制

一、中国当今经济中存在问题之探讨

当今的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存在一个明显的断层现象,即我们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封建农业国家,在没有深厚的资本积累的背景下,直接跃入了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制度。而且,近几十年的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也基本证明了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从统计数据之上看,我们国内生产总值早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在数据背后,我们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经济问题,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我们需要将其放入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具体研究,运用系统抽象的思维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找出问题背后的主要矛盾。过去中国的主要矛盾主要集中在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封建主义和民主和之间。但矛盾是不断在变化中发展,在量变中不断质变的,今天的中国早已经经过改革摈除了封建主义,可是继封建主义之后,又出现了诸如官僚资本势力、行政集权体制等新问题,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现存于中国社会的经济矛盾,在我看来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官僚资本势力的崛起。官僚资本这个现象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其运行机制主要依靠官僚的政治权利和地位,为官僚本身或者官僚背后的集团谋取利益,而他们利益的来源,就是对公有制下的劳动者的利益的损害,充分的体现了“官财一体”,导致原来革命的果实的一部分被该群体窃取,并依靠其政治权利为其利益提供庇护,阻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可见,官僚资本虽然目前势力还未达到和公有制势力相抗衡的地步,但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却是巨大的。第二,目前现存于中国初级公有制中的是受苏联“计划经济”时期和中国传统“官文化”共同作用和影响之下的行政集权体制,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集权体制提供了高效率的决策手段,但集权仍然意味着权利被少数人控制,这就导致了中国理论上和法律上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主体的劳动者其权利被架空,其主体地位被掌握全部经济权利的国家机构削弱,出现寻租现象甚至为官僚资本势力的增长提供便利。行政集权体制也是中国社会对“官文化”批判的不彻底的表现,其贯穿于公有制经济,又反映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民主法治的不健全。

二、劳动主义的具体主张

中国社会由于文化、历史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有着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殊矛盾。所以,发展和改革中国社会,不能完全依靠西方经济学的那一套理论,也不能按照苏联的那一套政府全面实行计划的方法。由此观之,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还需要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去寻找答案,形成自己的中国经济理论,而中国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其社会主体一定是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往下推论,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劳动。由于劳动创造的价值才能支撑起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的经济学应该将“劳动”这一概念视为人最为本质的核心要素,这也正是劳动主义最基本的主张。

劳动主义将劳动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根据,其背后是有深厚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支撑,但又不是全盘继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是在其基础之上并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之后的合理扬弃。“苏联模式”所采用的社会主义,过分强调总体和集体的利益,从而限制甚至损害了个人的合理利益,西方所信奉的“个人主义”,到如今早已转变为了资本所有者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权利主体也由资产阶级占据着。劳动社会主义,在克服前两者的缺点的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劳动者阶级的权利和利益,尊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认为其应根据其劳动力所有权而成为社会的主体,并且由劳动力所有权派生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控制。

劳动者社会主义,其本质就是“劳动者在建立、完善公有制和民主的进程中,实现其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透过劳动主义的本质规定,我们可以比较其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并得出一下结论:第一,劳动主义的主体性极其地明确--以劳动者为主体,集中体现的是劳动者阶级的权利和意识的概括,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上对其经济利益做出系统的论证;而资本主义经济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增值和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做辩护,其主体一定是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有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家。第二,劳动主义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其目的就是要依靠民主制和公有制的互相促进而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劳动者阶级成为社会主体,实现资本增殖。第三,劳动主义肯定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者,并体现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之中;反正资本主义经济学反对劳动创造价值,转而认为资本在其循环和周转过程之中实现增殖。

综上所述,劳动主义才是真正适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经济学理论。其不仅起源于中国,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的孕育,更重要的是由于其主张代表的是占据中国绝大部分人口比例的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诉求,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劳动主义的理论观点去反思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三、从劳动主义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思考

中国现存的官僚资本势力和行政集权体制,从其根本上来寻找其根源,其主要是因为在初级公有制的制度之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被架空,导致其权利在一定程度之上被虚置,甚至将劳动者的民主权利变为无法由劳动者控制和监督的国家机关的权利。在争取民主权利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因为劳动者取得权利的过程就是既得利益者失去权利的过程,也是官僚资本覆灭和行政集权体制倒台的过程。

实现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首先我们需要的条件就是劳动者自身素质技能的提升,并更新劳动者阶级的观念,以及对民主制和法治的认识。然后,在劳动者主体地位确立的基础之上,以民主法制对官僚资本和行政集权进行改革。民主法制的设计核心就是要在法律上赋予和确立劳动者的民主权,而民主权背后的经济权利——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一定是明晰的,肯定是归属于劳动者。在公有制社会之中,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工业化的要求,生产资料所有权应该在社会范围至少是集体范围之内被统一集合,集合的结果就势必会产生基于所有权的基础之上而派生出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的权利,而所有权才是其他权利的根本。究竟我们如何保证劳动者让渡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之后还能实现其对生产资料占有权行使机构的控制,这就需要民主法制的保障,不仅规定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属,而且将立法权、选举权、执法权等权利赋予劳动者。

民主制背后需要公有制的支撑,因为民主制和公有制是内在统一的,以公有制去促进民主制,防止因不同公民凭借其财产数量的多少而拥有不同的民主权利,反之民主制又反作用于公有制,保证公有制的顺利实施。在公有制的背景之下,公共价值的生产及分割集合了官僚资本和集权官僚体制的矛盾。合理并公正地分割公共价值,也是解决行政集权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关键所在,而公共价值的分割涉及到的是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派生出来的收益权,公共价值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由于效率的需求,劳动者需要将收益权让渡给民主选举的管理机构,由其代为行使公共价值分割的权利,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劳动者对其的监督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形成“所有权”对其派生权利如收益权、处置权之间的约束和监督关系。将劳动者阶级的民主权利落实并发挥作用。

上述的民主制和公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中国目前的症结所在。以民主制去改革行政集权体制,以公有制去消除官僚资本势力,并建立一套以劳动者素质技能为核心,其地位为主体的民主体系,是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永佶.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主义主题主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洋(1993- ),男,汉族,湖北宜昌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公有制经济体制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加深理解我国经济体制及其发展进程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形式与治理保障
论腐败与一党制及公有制的联系
论腐败与一党制及公有制的联系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公平与效率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