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中专平面媒介印刷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2016-09-26 14:01朱莹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家庭教育

朱莹莹

【摘要】印刷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单一的情况目前来说不可避免。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富士康公司12位员工的跳楼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专印刷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使和同龄的中专生相比,有着更多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带来的成长烦恼。本文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两大方面,具体分析了导致上述学生心理的原因,为辅导和干预即将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的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 社会适应性 家庭教育 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0;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53-02

目前,江门市五邑地区的印刷企业已超过1500家,每年都在增长,行业产值超60亿元。在该地区印刷产业中以鹤山市为龙头,聚集了亚洲最大的印刷厂——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及各类具有鸿厚实力的印刷企业。在鹤山印刷业的带动下,相邻各县市的印刷业蓬勃发展,其中开平市各类印刷企业占约400家,行业产值超5亿元。

如此庞大的产业,对员工的需求,尤其是具有一定印刷专业技能的员工需求非常迫切。2006年开平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印刷技术专业,成为五邑地区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并以和雅图仕公司合作办成“企校合作”模式,让学生有3至4个月时间在企业实习,学以致用,提升技能,至今已为五邑地区各印刷企业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中专印刷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印刷企业工作环境较为辛苦,所以就读该专业的大部分是中专生中学习成绩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即使和同龄的中专生相比,有着更多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带来的成长烦恼。在动作、言语、认知、情绪、行为和社会适应性等心理方面的表现却很不稳定。具体表现为:

一、内心渴望关注却不敢表现自己

大部分印刷专业的学生因为长时间的成绩较差,普遍在过去被标过“失败者”的标签,家长也往往通过学习成绩来判断自己孩子的好坏,甚至由于成绩差被认为道德品行也差。事实上有很多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品行好,或者有其他方面的才能,他们内心渴望表现自己擅长的方面以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关注,却在消极的成长环境中导致自信心不足,在机会面前也不敢表现自己。

二、心理抗挫折能力弱

中专所学习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不同,是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体验。在学习初始阶段,学生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在学习。即使老师再多的鼓励,却很容易由于小小的学习挫折而放弃,不再努力尝试,认为自己是“一如既往”的没用,自暴自弃。 三、智力因素差异影响

中专印刷专业中,学生的智力差异明显。有的学生智力较好,所学知识很快掌握,学习自信心较易树立。但有的学生智力相差较多,不仅是较难掌握学习方面知识,连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都出现问题,个别学生甚至被同学取笑也一点都不知道。

四、推卸责任,社会适应性差

学生在企业中实习时,在承受工作压力和社会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性方面呈现出非常多的心理问题。在学校和家庭舒服惯的学生,在面对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产品的高标准要求时无法承受工作压力。部分学生不能和企业里的其他员工尤其是上级管理人员相处,同学之间常常从各自的只字片语中觉得自己的主管管理较严,然后用极端方式对抗企业人员的管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用理智有效的方法反映自己的诉求解决问题,即使是一个小问题,也要求家长、老师、校长、企业领导等不论时间地点马上为他解决,否则他不上班不实习也不毕业了。企业饭堂饭菜不合口味也吵着要回家,自立生活能力差。在实习过程中犯错误时,即使在铁证面前也要推卸责任,欺骗家长。

学生的心理表现在中专两年时间中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在校时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少,当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巨大的不适应性表现明显,很多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到企业后,心理健康问题都陆续增多。而来自市区的学生与来自乡村的学生心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市区学生在实习企业中的社会不适应性表现非常强烈。

是什么因素导致现在高中学生心理现状呢?笔者着重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因素对学生的性格养成起决定性作用,当学生成长到16、17岁时再改变性格将十分困难,同时,家庭因素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首要影响。

(1)孩子与父母相处时间少,父母只管生养不管教。

以开平电大中专印刷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80%以上来源于农村。面对物价日益上涨不止,生活压力越来越重,有的家长们只好放弃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在城市打工维持生计,由老人照顾着孩子村里生活和读书。90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老人对这唯一的孙子疼爱有加,舍不得他们吃一点苦,孩子以“放养式”成长。父母认为自己非常辛苦地工作地供养孩子生活已经尽了父母的责任,却从小到大都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做人,当孩子学坏出现问题了,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孩子独自承担家庭教育失败的恶果。

曾经有一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由奶奶照顾孩子,他是家里的唯一的儿子,在他前面有四个姐姐。每年只有新年的时候,孩子才能见到父母。有一次,学生由于屡次在宿舍吸烟,校长要求家长到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可跟家长电话沟通时,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然后表示在新年时回家一个月陪孩子时间已经很多了,现在自己工作很忙无法回来。最后还说,父母这么辛苦了孩子还不懂为自己着想,去学坏,父母也放弃他了,让他自生自灭,老师不要再去烦他们家长了。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长到一定年纪了,就会突然自己变懂事了,自己会想了。可是,中专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人格培养和人生观树立的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引导,如果在这个时候家庭教育“缺席”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到一定年龄时不是一定会突然变懂事了,而是在从小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养成了感恩心理和责任感,有了前面的健康心理状态作为基础,当到16、17岁时,随着理解能力进一步发展,才会对父母产生更大的感恩心以及对自己负责任,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懂事了。

(2)无效的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有的家长表示常常在家教育孩子,但当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在很多家长观念中,打骂就是教育孩子了。曾经有一学生,非常害怕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因为他妈妈会为了他做错一点小事就打他,而且打得非常厉害。终于有一次,学生违纪家长被请到学校政教处协助教育,家长当着老师的面扬手就给学生扇了十几个巴掌,老师拉都拉不住。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本身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没有一个理智有效的处理方法,只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表面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去疏导。那么,学生又从何学习到好的问题处理方法呢?结果将导致无效的亲子沟通,孩子和家长代沟深不可越,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在孩子处理自己的问题时延续。

(3)溺爱,让孩子无法无天。

雏鸟都会受到母亲的庇护,更何况是人类这高级动物。很多父母一听到自己说自己受到了欺负,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就会找对方算账。但过分的溺爱却令父母失去基本是非判断力,最后进一步纵容了孩子放肆的行为,让孩子无法无天。有一学生在实习的时候经常迟到旷工,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时家长表示,不是他们的孩子迟到,是其他孩子迟到了,在厂里带队的老师不认得他们的孩子,把别人迟到当作是他们的孩子迟到,老师你们说的和孩子自己说的不一样,家长相信孩子。为此,班主任特意让厂方发回实习期间学生的考勤记录以证事实,因为员工都是打卡上班,人会撒谎但电脑不会。过分溺爱,让父母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令家长对老师建起不信任的高墙,最终受害还是学生本身。

2.社会影响

人是不能脱离社会背景生存的,中专学生生活的圈子基本就是家庭、学校还有兼职打工的地方。很多时候由于还是学生的身份,学生兼职的多是饭馆酒楼的服务员或者是店里的售货员,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见到各种的社会百态。而网络又将学生能接触的社会范围无限制扩大。网络充斥着各种文化、社会舆论及大量的虚假报道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时更显得重要。

正是在最需要正确引导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家长大多数只是简单地看是否玩游戏或简单地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对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网上浏览的内容极少过问。QQ聊天工具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他们能在网上认识不同的人。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在网上将触手伸向了学生。曾经有已婚的中年男子在网上勾引女学生,要她做“小三”,女学生差点就上当被骗了。

而更多的学生因为家里没有电脑到网吧去上网和玩游戏,尚且不说游戏世界里的情色和暴力,单单是网吧的环境就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黑社会会在网吧里物色学生要他们到学校去和同学做些赌球等不良勾当,学生万一牵涉到黑社会往往很难抽身,即使是真心要金盘洗手对方也不肯轻易放过。

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接受中专教育的学生,比同龄人更早要立足于社会,如果让学生与社会完全隔离那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这不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也是家长需要深思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开平市中专印刷专业学生心理现状是严峻的。他们既有一般中专阶段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又有他们的特殊性所在。关注中专印刷专业学生心理现状,了解其产生原因,对于中专教育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也对于合理并有效地引导学生适应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健康状况面对工作起到指引的作用。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家庭教育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