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6-09-20 07:06石达妮
考试周刊 2016年71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小学生

石达妮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小学生的思想不断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冲击,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涣散, 不思进取,无心学习,辨别是非能力下降,出现盲目拜金、追星、攀比、沾染生活恶习等现象。因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作者从爱的教育、严的约束、契机把握、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生 德育教育 道德品质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教育家赫尔巴特如是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然而,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学生思想不断受到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和干扰,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涣散,不思进取,更无心学习,诸如盲目拜金、狂热追星、随波逐流、注重穿着、沉迷网络、沾染生活恶习、打架斗殴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已迫在眉睫,既是现状所逼,又是时代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质。”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应把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视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实际情况分析,以学生年龄特征为出发点,遵循学生自身发展,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效性渗透教育。

一、以爱浇灌,感受人文关怀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释放对学生的爱。”可见爱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全身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马卡连柯如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爱是教育的先决条件,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才会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各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心理比较脆弱,因此,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内心想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犯错误的学生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应,单方面责怪与训斥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易于德育工作开展。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无时无刻不注意自己的态度、举动和言行,言传身教,于点滴中、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思想行动,主动关爱学生,通过爱启迪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其生理、心理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二、以严相济,约束不良行为

俗语有云:“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可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应把握好一个度。教育中发现对于经常犯错的学生,对其一味耐心说教并没有太大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学生释放爱的同时,应以严相济。正如树木的成长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于经常犯错误且屡教不改的学生,在坚持人文关怀教育的同时,要让他们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以此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只有做到严爱相济、循循善诱,在遵守校园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人文关怀,才能达到最佳德育效果[3]。

三、抓住契机,渗透教育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凭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4]。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素材与课程中蕴藏的各种德育因素和教育契机进行实际性的、渗透性的教育,如利用节日活动、班会开展、国旗下演讲、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教师亦可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传授,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中,每一件小事、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教育契机,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成为教育契机的创造者和发现者。平时,经常鼓励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与善。如制作生日贺卡、节日贺卡给父母或者朋友,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等。在学生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渗透性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家校合作,一致教育

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站点,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栖息地。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品德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重与家庭保持互动,将德育贯穿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作用。通过家访制度、家校共评制度等的建立及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周等活动的开展,让家长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德育教育意识。教师在与家长的联系中,应互相反映学生在家与在校的情况,从而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养成。

综上,德育为首,文化先行,才能使小学生从小在多元文化熏陶和冲击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学生的思想品德关系到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爱浇灌学生的情感,以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抓住契机,家校合作,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时代发展需求,用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正面有意的行动适应社会发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自己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品德吸引和感染学生,通过细节挖掘和言行传达,让德育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学而[M].湖北:崇文书局,2007.

[2]乔翠芳.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14.28.

[3][4]马涓.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吴忠教育信息网,2012.

[5]信桂华.德育为首,文化先行——浅谈小学生德育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5.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是小学生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