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社会工作”课程改革思考

2016-09-14 12:13锦,张宁,陈
关键词:社会工作通识人文

王 锦,张 宁,陈 曦

(河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社会工作”课程改革思考

王锦,张宁,陈曦

(河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更加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与此同时,通识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改革引入的新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养成。因此通识教育理念的方向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目标一致,且二者的结合有其必要性。故提出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进行内容通识化、方法多样化、灵活考核方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改革措施,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工作”课程;通识教育理念;人文素养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75

作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各类高校纷纷设置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并在相近专业也广泛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以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然而“社会工作”这门专业的高等教育只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加之目前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社会工作这门学科的日益重要性,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难以依赖原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需要寻求一个能够弥补社会工作专业需求以及适应社会变化的教育方法,即通识教育。因此,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开展“社会工作”课程改革研究,进行诸如教学内容通识化、学生能力综合化、考核方法多样化以及重读经典等改革措施,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研究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如何良性发展的综合类课程,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进”,并在燕京大学等学校开设了较为系统的专业教育[1],该期间“社会工作”课程也得到大力建设。后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专业建设,历时长达30年之久,此间“社会工作”课程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发展。从1979年伴随着社会学专业的恢复,“社会工作”课程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即“社会工作”成为社会学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2]。由恢复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则是于2006年中共中央作出的“构建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决策开始[3],发展至今,许多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但设立了“社会工作”课程,还设置了独立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也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选修课,在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鉴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日益重要性,河北农业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课程,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通过教学,使学生拓宽社会工作知识领域;(2)使学生能够利用所积累知识,理性且思辨地看待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3)为学生今后的综合能力、人文素养以及适应能力提供有益的向导。

二、通识教育理念与社会工作

理解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应明确其含义,从含义中体会通识教育理念是什么,继而了解该理念出现的背景,明确其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含义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最早源自于西方亚里士多德所创设的学苑,研习内容称之为“七艺”,即文法、逻辑、修辞、几何、算术、天文、音乐[4],与之相类似的我国古代也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此二者属于通识教育的古典形态。目前谈到的通识教育大多指向现代形态,包括传统的文哲史经典及社会科学等学科,主要倾向于在大学教育中展开相关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在于避免学生“只见木不见林”,虽然专精于本行但是面临社会多样化需求时难以适应,对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

明确通识教育的含义需要澄清两对词语。其一是专门教育和专业教育,目前高校教育中各系所开之课程,被大多数人理解为专业教育,实则不然,此类课程科目更像是专门教育,而专业教育应是专门教育加通识教育的集合体,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除却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能够对社会的复杂变革具备反思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此培养的学生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其二是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虽然通识教育强调跳出专门教育的限制,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具有健全人格、视野开阔的完整之人[5],然而通识教育并不是通才教育,不是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通一点的教育,通识理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判断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二)背景

大学教育应该是综合教育,但当前大学专业学科分化日益精细,在培养人才方面暴露出一定的片面性,越来越不符合社会日益复杂的变化和需求,且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缺失,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思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导人才[6]。大学本应是人格养成之所和人文精神的摇篮,旨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一台“就业机器”[7]。让学生的心智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应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宗旨,虽然通识教育的理念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至少通识教育的理念能促进大学教育向回归人文教育更近了一步。

综上可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目标有一致性,且通识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工作专业目前的需求:(1)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特点,符合通识教育理念。例如社会工作涉及的知识领域众多,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以及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等,符合通识教育倡导的知识观。又如社会工作认为每个个体都具备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看重个人潜力的提升和适应能力的养成,与通识教育强调的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培养也具有一致性。(2)社会工作目前的教育缺陷需要通识教育理念弥补。由于社会工作这门学科仍然倾向于精细化教育,强调专业教学,忽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无法满足目前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加之教学方法传统老化,侧重于教师的课堂表达而非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思能力,因而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结合的必要,既能满足学生对于一般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挖掘学生的自助能力和思考能力,更能够运用通识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社会工作”课程改革

围绕丰富学习内容、培养思辨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教学目标,利用通识教育理念进行“社会工作”课程改革,将从教学内容通识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法灵活化以及重读经典等4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通识化

“社会工作”课程需要各门学科知识的汇总。在教材的选择上,由李迎生教授编著的《社会工作概论》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该书涉及知识领域广泛,并未局限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中。例如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侧重于关注个人、团体以及社区等治疗方法、沟通方法和行动方法等,而个人、团体或社区出现问题与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密切相关。该教材除却关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还较为关注诸如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社会经济福利政策等内容,这些既是目前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也与社会工作领域有所关联,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总称[8]。目前,“社会工作”课使用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教学的讲授法,倾向于被动式的灌输而非主动式的思考,而通识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然意味着要改革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师能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并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8]。例如在讲到“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保证社会公正”前,可以抛出一个道德选择难题,即飞驰的电车在难以停止的情况下,是继续前行不得不伤害5个正在劳动的工人,还是转向车头伤害另一条铁轨上的1个工人?虽然这个问题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即引导学生发言、思考以及辩论,在辩论中慢慢引申出目前关于公正这一含义的争辩,使学生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以及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如何促进社会公正等问题。又如在讲到“社会工作者应保持价值中立”前,可以先用电影《死囚漫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一个违反法律之人?犯罪者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怎么办?社会工作者如何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使学生提出疑问、思考、相互辩论,继而引导学生领悟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价值中立原则。

总之,启发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扮演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学生经过思想碰撞之后,习得了思辨能力,也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角色扮演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9]。简而言之,就是安排学生以小组模拟表演的形式,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的前提下,以自身探索的方式融入和思考社会工作专业。例如在实验课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工作角色模拟表演,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扮演社会工作者、案主(受助人)、观察员。完成表演之后,由表演学生分享感受和体验,再由其他学生就该组表演提出问题、进行点评,该组学生回应问题,最终完成情景表演。

总之,教师运用情景教学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表演积极地收集案例资料,继而进行小组讨论,钻研角色。既增加了社会工作专业素养,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理念强调激发学生自我潜能的主张。

(三)考核方式灵活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以考试为主,大多侧重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情况,学生成绩背后的思辨能力和自我潜能的提升程度很难通过卷面成绩体现出来,特别是社会工作和通识教育无一例外的强调学生思想上和潜能上的提升,因此需要改革考核方式。

笔者在不脱离考核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在内容方面也更加倾向于结合实际运用知识点回答问题。如“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如何理解人在情境中这一原则?”、“请结合我国社区发展历程,阐述社区社会工作的意义”等,同时增加能够体现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讨论发言成绩和小组表演成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表1 社会工作概论的成绩考核构成

(四)重读经典,培养人文素养

通识教育理念一则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思辨能力,二则通过课内与课外的配合,以研读经典书目为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工作”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可以在符合学生学习能力范围内,选择与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供学生阅读。例如在讲到社会公正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哈佛大学的公开课视频——《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同时该公共课也有书籍出版,推荐学生阅读。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加强学生对公正这一概念的认知,同时提供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以拓宽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做到通识学习。又如讲到社会工作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时,介绍艾思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该书系统地区分和阐述了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3种划分类型,帮助学生追寻3种划分类型的原因;再如讲到社会工作行政及社会福利政策时,将《社会福利政策导论》(Neil Gilbert、Paul Terrell)一书以框架的形式向学生阐述,使其了解社会福利政策有哪些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承担哪些环节的任务。这些书籍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从经典当中了解不同角度的观点,培养广阔的视角,以获取人文素养的力量,提升德行素养。

四、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在“社会工作”课程的改革中,对于如何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改进空间,对于如何深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灵活地进行具体教学,加之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1]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7(3):1-2.

[2]钱宁.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特色[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4-8.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33):15.

[4]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26-27.

[5]庞海芍,郇秀红.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管理,2016(1):12.

[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养成:从聆听通识开始(第一辑)[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7]暴景升.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反差[J].文化学刊,2012(6):5-6.

[8]贾丽凤,张素罗.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农林教育版),2015(2):49-50.

[9]吴凯峰.实践视角下社会工作课程应用性改革[J].社会工作,2012(12):31.

(编辑:刘伟霄)

2016-02-24

王锦(198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社会学和社会保障相关教育与研究。

G642.0

A

1008-6927(2016)03-0075-03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通识人文
人文绍兴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